四足機器狗靈巧變換各種形態、外牆清洗無人機高效安全作業、國產芯片打造“數字新基建標杆”……3月26日,“網絡名人江蘇行”走進江蘇無錫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基地,解碼無錫梁溪區如何以“算力為筆、算法為墨”,書寫新質生產力的時代答卷。
無錫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基地
無錫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基地是全國唯一採用全華為最新一代昇騰訓練芯片的算力中心。平台軟硬件技術完全實現國產自主可控,避免“卡脖子”風險。推開基地大門,華為最新atlas 900計算集群和hcso混合雲平台機房正高速運轉。ai算力機房集計算、存儲、網絡、能源為一體,相較普通機房可節約84%空間。雲平台機房則採用華為先進hcso混合雲架構,實現軟件、存儲、用戶調度和網絡安全服務。
依託昇騰算力平台,基地率先部署deepseek和阿里千問大模型,聯合生態夥伴打造“算力部署-模型調優-場景落地”全周期服務體系,賦能製造、醫療、體育、文旅等領域;deepseek一體機(游隼)則為政企單位打造穩定快速、安全隱私、深度定製的全棧式ai能力基座;還有追覓科技智能的機器狗、快倉智能的智慧物流機器人、遠也科技的肌肉外甲可穿戴機器人……近年來,基地賦能各項創新應用成果,令人矚目。
無人機高空清掃建築外牆
走出展廳,一台噴洒着細密水柱的無人機正清潔着大樓的外立面。只見無人機下方的水槍里噴出高壓水柱,清潔液被均勻地噴洒在外側玻璃幕牆,清洗過程絲滑且高效。“我們這款無人機在7級大風環境下,掛載40公斤設備也能平穩飛行,搭載ai污漬識別與智能避障系統,再刁鑽的異形外立面,也能精準貼壁飛行完成清洗,比人工清洗效率提高了20倍,整個過程也無需‘蜘蛛人’高空作業,高效又安全。”基地負責人介紹道。
從液冷機房的科技陣列,到大模型重塑的城市肌理;從“工業銹帶”到“ai秀場”,無錫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基地以“智”破局,助老城煥新。基地所屬的無錫梁溪科技城近年來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以“算力窪地”打造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持續為千行萬業注入智能動能。尤其是創新孵化方面,依託基地算力賦能,蔻町智能成功打造了江蘇省首個具有行業頂尖水平的“aigcode錫月”大模型;支持中船702所研發船海領域垂類大模型,項目入選工信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建設船舶物理場智能預報平台,助力船舶工業軟件生態突破;與江南大學合作開展“多模態腦機雙向視覺重建技術研發”,為視障人士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聯合夥伴單位訓練中國國民體質標準大模型,助力國家體育總局構建國家級數智化健康評估體系。
依託領先技術、健全生態、豐富場景。基地還積極鏈接江南大學、無錫學院等高校、協會、“大院大所”,為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搭建了全鏈條式人才實訓基地。現已覆蓋無錫市內10余所院校、100多位教師,持續為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輸送“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