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然走紅吸引大量外來遊客,讓不少城市嘗到了甜頭,從淄博到哈爾濱,網紅城市的成長之路有所差異,但地方的努力顯而易見。最近,不少城市開始發力,通過各種方式在網絡上製造話題,擴大城市影響力。先是河南文旅亮家底,一天連發二三十條視頻,甚至凌晨兩點半還在發稿。然後河北不甘示弱,“河北文旅”狂發70多條視頻,其中穿着戰國袍的河北美女頗為吸睛,不僅如此,該社交賬號發起話題“山河四省互不內卷條約結束”,讓人忍俊不禁。
看得出來這些城市都很努力,放在平時,地方文旅的社交賬號一天也就發三五條內容,就像很多政務媒體一樣,內容往往平平無奇,很難吸引到粉絲。文旅領域的政務賬號倒是有些特別,因為有很多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可以作為素材,小編們用心的話可以出很多活。即便如此,像這兩天河南和河北兩地的文旅政務賬號如此賣力的情況還真是少見。從媒體的反饋來看,最初是當地的網友羨慕哈爾濱的熱度,認為自己家鄉的文旅資源也很豐富,於是提醒相應的政務賬號發力宣傳,於是就有了後續有關部門的接力。
無論是無心還是有心,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河南、河北兩地還是吸了一撥粉。政務賬號本身自帶流量吸引力,網友習慣了他們的網絡形象,一旦姿態轉變,比如話風變一下、內容多一點,就能吸引注意力。更別說像河北文旅那樣,別出心裁主動出擊,發起“山河四省互不內卷條約結束”的話題,足見政務媒體的小編中也是有高人,熟稔網絡話語,知道網友們的口味。稍微用點心,網絡熱度就升起來了,眼下文旅部門的這番內卷操作,顯然網友們是喜聞樂見。
除了政務自媒體,多個城市還打出明星牌,沈騰力薦網友去齊齊哈爾吃烤肉看仙鶴,且張口就是“王子公主們”;河北文旅邀請趙麗穎回河北,後者積極互動,發話“我為河北文旅扛大旗”;河南也迎頭趕上,請了王一博為洛陽代言。網友們也是盡心儘力,為影視明星布置作業,期待他們為家鄉文旅宣傳發聲。這兩天的社交媒體,大量熱搜被地方文旅話題所覆蓋,在淄博和哈爾濱之後,各地爭先恐後,都在賣力宣傳。
很難說這種做法能起到怎樣的效果。一個城市的走紅有很大的偶然性,就拿當初的淄博來說吧,印象中當地也不是靠努力換來了人氣,倒是一句“進淄趕烤”就像一個流量發動機,吸引了網友們對淄博這座城市的好奇心。相對而言,過去地方文旅部門為宣傳自己可謂不遺餘力,主政官員賣力出鏡,打拳的、跳舞的,再近一點,也有地方邀請“挖呀挖黃老師”為地方文旅做宣傳。可以說,各種套路都玩出花了,至於效果則很難說清楚,有時能帶來短期的影響力,在社交媒體上作為話題套路一陣子,但幾乎無一例外缺乏持續性。就連淄博如今也面臨被遊客冷落的局面,新晉網紅城市哈爾濱,也不敢保證當下的熱度能持續下去。
網友們和地方文旅政務媒體,以及各路明星們,在社交媒體上協同作戰,就像發起一次大型的直播帶貨。春節長假將至,又是民眾出遊的時間窗口,這或許可以解釋地方文旅在此時發力宣傳。不過,畢竟文旅領域做的是實體經濟的生意,營銷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如何服務好遊客,才是工作的重點。文旅領域的網紅現象,終究要靠口碑傳播,如果遊客反饋好,熱度自然可以持續,這個硬道理,不能不懂。
文l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