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70後80後可能還記得,小時候上學時女生的髮型基本上就是兩種,短髮就是娃娃頭,長發就是高馬尾,基本沒有低馬尾。
很多女孩子喜歡扎高馬尾,把頭髮高高束起來,露出光潔的額頭和稚嫩的面龐,走起路來很有精氣神,那一把頭髮兩邊甩來甩去甩得老高了,影子也跟着左跳右跳,很有意思。即便是安靜不動的時候,也顯得很有精神。可是,現在女生似乎都不喜歡高馬尾了,都紮起低馬尾來了。
“突然發現,我女兒四年級,只有她是扎高馬尾,班裡其他女生都是低馬尾。”一位家長還真觀察了。
“我外甥女高一,也是低馬尾的髮型,一天學習累得邋裡邋遢的,扎高馬尾非常精神,但她就是懶得收拾。”一位網友也發現了。
一位老師發現班上很多女生都是低馬尾。
老師分享了一張全班的背影照片,照片中好像有18個女生,只有一個是高馬尾,一個好像是短髮,其餘的就都是低馬尾了。除了髮型一致,很多女生都穿着戴帽子的衛衣。
有的家長說,希望孩子能梳高馬尾,這樣更精神,可是孩子就是不肯,也想不通是什麼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網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概是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學業太繁忙了。拿高中來說,現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要六點半左右到校,晚上11點左右才能休息,睡眠時間很寶貴,所以她們早晨起床後都是匆匆忙忙的,而梳高馬尾更難一點,比較花費時間,所以乾脆就梳低馬尾了,可以節省時間。
有學生說,低馬尾可以多睡幾分鐘。想想有點心疼。
這點看看男生就知道了,很多男生也沒什麼髮型,但有的似乎來不及梳頭,常常頂着一頭東倒西歪的頭髮衝進教室。
一些學校讓女生全部理短髮,可能也與學業繁忙有關。確實,現在的孩子學習挺辛苦的。
二是有的家長體會到了禿頭的痛苦,想着要防患於未然。一些80後、90後的家長說,頭髮梳高了扯頭皮,很疼,容易掉發,自己吃過的苦不能再讓孩子吃了,所以會特意給孩子梳低一點。
“別問為什麼,問了就是因為高馬尾的90後已經禿了。”一位媽媽說。聽着讓人心疼。
其實有的學生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高馬尾不如低馬尾舒服,還會讓髮際線變高。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很有主見,更在意自我感受,也知道在某個範圍內追求舒適自在的生活。
以前我們喜歡穿緊身褲,顯腰身的上衣,現在的人喜歡穿寬鬆的服飾,這跟梳低馬尾的內核可能差不多吧。
還有一種觀點,就是女孩子覺得低馬尾顯得比較低調,而高馬尾意味着“愛打扮”,她們可不想給老師同學留下這個印象。
在女孩子心裡,明明高馬尾更好看,而十幾歲的女孩子明明都是愛美的,難道她們只要舒適省時不要美了嗎?並不是。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也是天性。髮型的亮點不在後面的低馬尾,而在前面的劉海。鯰魚須劉海就是女生們對美好青春的執念之一。
鯰魚鬚髮型,就是左右分別留一縷長長的頭髮,像鯰魚的鬍鬚一樣。女孩子們一般不會把這一縷頭髮夾在耳後,而是讓它自由地散落於臉龐,這樣顯得很飄逸夢幻。
如果說低馬尾是一種態度,那麼鯰魚須就是一種嚮往,前者是務實的低調,後者是青春的憧憬。這是屬於這代人的特點。
一位96年的女生問她讀初中的小姑子,說“那兩溜頭髮在眼前真的好看嗎”,結果人家初中生說“你老了,不懂時尚”。這麼說,低馬尾也是一種時尚,一種審美。
努力學習的同時也不忘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既在乎現在也考慮以後,低馬尾配鯰魚須,挺好的。當然,高馬尾也挺好,齊劉海也挺好,等等。
現在的家長可能很難理解現在孩子的審美,但也不要過多關注甚至干涉他們的穿着打扮——要知道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尚”,而應該對他們的一些想法進行理解和包容,應該多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快樂。
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