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踢開克蘭談判,澤連斯基望向中國

美俄兩國將烏克蘭踢開進行談判。如今澤連斯基的救命稻草只剩下最後三根,關鍵時刻,中方也收到了基輔的求助信號,未來烏克蘭局勢將何去何從?

2月18號,美俄兩國代表在沙特舉行會晤。除了討論恢復兩國全面關係和元首會晤的安排工作外,烏克蘭問題也將是雙方代表討論的一個核心議題。為體現出對於這次會晤的重視性,俄方代表團由俄外長拉夫羅夫所率領,美方代表團則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領銜,美俄外長的同時出席釋放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至少可以證明美俄兩國都非常希望儘快解決烏克蘭問題,讓東歐局勢重新恢復和平穩定。不過,對於這次美俄高層的會晤,烏克蘭方面並不滿意。烏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沒有參與美俄的談判,所以他將不會承認美俄會晤達成的任何有關烏克蘭的協議。

換句話說,即使美俄可以在烏克蘭危機的停火止戰上達成一致共識,烏克蘭也不會支持。但明眼人都知道,澤連斯基的反對並沒有任何效果。這場俄烏衝突表面上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鬥,實際上卻是美國和俄羅斯所展開的一場地緣政治博弈,烏克蘭只是美國扶持的一個“代理人”,不管是前線戰鬥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還是後方政府運行所需要的經濟援助,都來自美國及其盟友。所以,一旦美國切斷對烏克蘭的援助支持,基輔可能一周都撐不下去。並且以下三個因素也是烏克蘭被美俄踢開的關鍵原因:

第一,烏軍無論是庫爾斯克戰場還是烏東戰線均沒有建立任何優勢,相關反攻行動都以失敗告終,所以這讓基輔的談判地位大幅削弱;第二,特朗普政府對於烏克蘭信任比不上拜登,在特朗普看來,澤連斯基一直“謊報軍情,且習慣性獅子大開口”,美國可不會繼續充當冤大頭;第三,克里姆林宮強調,任何談判都需要將烏克蘭缺乏獨立性這一因素納入考慮範圍。面對被美俄晾到一邊的尷尬處境,澤連斯基手上的救命稻草只剩下最後三根,分別是北約援軍、歐洲軍援以及“全球南方”國家在聯合國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但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北約援軍還是歐洲軍援,似乎都難以改變局勢。

特朗普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不願繼續趟這攤渾水,想儘快從中抽身離開。如果美國鐵了心要放棄烏克蘭,歐洲的軍援也只會是白費功夫。當然,澤連斯基也並沒有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歐洲身上,中國也成為了他的求援目標。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不排除中國參與烏克蘭問題和談的可能性。顯然,基輔是希望通過中國的介入,從而在這場危機中找到新的轉機,不至於讓烏克蘭輸得一敗塗地。而中國早已有言在先,主張通過勸和促談來實現停火止戰,接下來中國也將在和談對話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