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量趕不上訂單量!月銷3萬的“鴻蒙智行”,到底被華為施了什麼魔法?

今年二季度開始,在銷量統計的榜單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叫“鴻蒙智行”。

鴻蒙智行是一個新的品牌,或者說是一個序列,以華為為主導的產品體系已經落地,aito m5、m7、m9、智界s7都屬於“鴻蒙智行”。

很多人對鴻蒙智行作為一個品牌來統計,有很大的質疑,其實大可不必。

一個是,很多品牌就是以序列的方式來統計銷量的,比如說奇瑞捷途剛出來的時候,不以品牌的方式對外宣發,而是以“序列”的方式來運營。

另一個是,aito系列以及智界系列,目前能取得如此多的銷量,用戶用高於30萬的預算選擇中國品牌,背後不是賽力斯、奇瑞的能力,而是華為賦能之後帶來的驅動力。

福耀、寧德時代、華為,雖然更多都是在扮演供應商的角色,但華為和其它供應商完全不同。

消費者不會因為你用了福耀玻璃、寧德時代的產品而選擇或者放棄,但會因為華為賦能之後的芯片、雷達、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系統而選擇。

華為不會做太多基本、繁雜、高壓的生產工作,這種工作一般會交付給“代工企業”來完成,其實和賽力斯、奇瑞的合作關係,更像是前者提供產品思維導圖、產品定位,後者負責生產。

24年開始,華為在車圈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應,在30萬以上的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績。

一方面,傳統燃油車市場的產品力過於平淡,無外乎優化設計、動力、配置、操控表現,只是細微的量變,無法對高端用戶市場造成質變的消費衝擊。

另一方面,智能汽車、網聯汽車、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逐步建立起了消費觀念,5月份的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了45%,整個市場接近一半的消費者開始拋棄傳統意義上的燃油車。

5月份,鴻蒙智行新車交付了30578台,今年累計交付量接近15萬台,平均每個月的交付量達3萬台。

根據博主孫少軍的透露,全新atio m7 ultra改款上市之後的周訂單已經在1.9萬台左右,成為30萬級新能源suv市場的冠軍車型。

其實不僅僅是30萬級新能源suv市場的冠軍車型,全新atio m7 ultra更是高端市場的領跑者產品。我們也在不斷的思考,為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虹吸效應出現。

還是一個核心原因,其改變了之前的消費市場環境。

智能駕駛、科技座艙,加之不錯的豪華感、氛圍感、舒適感,以及全棧自研的芯片、雷達、電驅、控制模塊,讓其擁有站位高端市場的能力。

什麼人在買鴻蒙智行?

過去30年,預算充足的消費者會在bba之間反覆選擇,無二之選。

電動化之後的選擇更多了,電驅之後帶來的出行生活更豐富,曾經擁有過bba的老一派消費者早已厭倦,會是鴻蒙智行的潛在客群。

另外,95後、00後這種浸泡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生代消費者,很多天生就對bba喪失了興趣。

國內市場,鴻蒙智行的出現,會伴隨着產品體系的完善、口碑的建立、技術的成熟以及規模的擴大,會逐步對bba的聲譽市場進行快速蠶食。

未來的格局,沒有電動化、沒有智能化、沒有自動化的高端車型,是很難繼續用品牌來維繫和用戶群體之間的親密度的,擁有全套體系運營能力的鴻蒙智行體系,將會逐步成為高端市場的重要一份子。

預計,鴻蒙智行在24年的銷量將會突破40萬台,25年的銷量將會突破60萬,成為服務高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