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TA,定勝糕可難做嘍~

正在cctv-9熱播的紀錄片《鑄就》,講述了中國民營企業家與模具的一段段不解之緣。依靠小小的模具,中國企業打開了世界的大門。

模具,不僅是“工業之母”,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沒有模具,這些小吃可就難做嘍,一起來看↓↓↓

△紀錄片《鑄就》


青餅,是江浙一帶春季特有的傳統時令小食。將混合了艾草和糯米的青米蒸好,加入餡料後,放入單向的模具中壓平翻轉,輕輕一倒,印有中式傳統紋飾的青餅,就製作完成了。


△紀錄片《鑄就》


△紀錄片《美食中國》


《繁花》近日大火,許多人都想品一口寓意吉祥的定勝糕。這種糕點兩頭大、中間小,活像一隻只元寶。


米粉加入腌制好的玫瑰醬一直攪拌,待到顏色變為淡粉,定勝糕的皮就做好了。選上好的紅豆,先煮後洗,熬成綿軟的豆沙,這就是定勝糕的餡兒。


將豆沙和米粉皮一起扣入刻有“定勝”字樣的特定模具,蒸熟後,定勝糕就大功告成了!


△紀錄片《美食中國》《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


△紀錄片《石榴說》


看,這是用石榴做的糖金杏,多像藝術品↑↑↑

石榴,在溫州方言里叫“金杏”,作為一種“多子”的水果,溫州的喜事都會用到它。

將冰糖熔成糖漿,然後染上石榴的紅色,最後用模具壓出石榴形狀,宛如藝術品的糖金杏就做好啦。


△紀錄片《石榴說》



△紀錄片《傲椒的湘菜》


在湖南,米發糕已有2000年的歷史。

將飽含酵母菌的甜酒倒入磨好的米漿,無數小泡泡在米漿中“跳舞”,散發出微酸、混合酒香的味道。

經過四天的多次發酵後,將米漿放入模具蒸制即可。潔白如雪的米發糕細膩鬆軟,咬下一口,如雲朵般在口中輕盈散開。


△紀錄片《傲椒的湘菜》


△紀錄片《美食中國》


觀音柴,是徽州地區的一種野生灌木,俗稱豆腐草,以它為原料,可以製作一種“不是豆腐的豆腐”——觀音豆腐。

在水中反覆揉搓觀音柴,擠出濃稠果膠,加入適量草木灰,連續攪動直至凝固。

再放入模具定型。做好的觀音豆腐色如墨玉,口感爽滑細膩。


△紀錄片《美食中國》



在廣東台山,籮底糍是一道深受當地人歡迎的特色小吃。

在特製模具中烤制出來的籮底糍,可以加入白砂糖、芋頭粒、鹹蛋黃等,這是台山人兒時的味道。


△紀錄片《餐桌上的節日》


糖環,是珠三角一帶過年必吃的糯米食品。在粵語里“蔗”與“借”諧音,因此糖環也代表有借有還,寓意家族循環往複,人丁興旺。

糖環的傳統做法,從用冷水和糯米粉揉搓成條到結成糖環,工序複雜且耗時。聰明的廣東人發明了製作糖環的模具,才讓這口傳統的味道得以流傳。

△紀錄片《餐桌上的節日》


模具

讓曾經繁瑣的製作過程

變得省時又省力


你在生活中

感受過

因模具而帶來的便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