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玲子雖然長期在白泉社旗下的少女漫畫雜誌上連載作品,但比起那些情情愛愛的少女漫畫,她卻對一些冰冷的故事情有獨鍾。其中最能表現其“清水式殘酷”的,大概就是“傑克與艾利系列”了。
傑克與艾利是兩個高智能機器人,外表與常人無異,他們在不老不死的漫長歲月中與各種各樣的人風雲際會,發生了一個個獨立成章卻又多少有些內里聯繫的小故事。我們還是來看一些故事吧。
故事一:傑克的故事《22XX》
這是傑克在執行一個營救某國公主的任務時遭遇的一個故事。因為任務的關係,傑克降落到生活着吃人部落弗裘里人的星球,然後就機緣巧合地遇到到了弗裘里人露比。
露比與她的族人一樣相信着吃人是神聖的,被吃掉的人與吃他的人融為一體一起活下去。而且在弗裘里人看來,被吃掉是最有價值、最不浪費的一種死。露比的母親吃掉了露比的父親,而愛上傑克的露比也渴望着有一天吃掉傑克。當然,她不知道機器人是什麼,並不知道傑克是不能吃的,只能是她的單相思而已。
後來傑克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被困在了廢墟里,斷糧斷水數日。當時造的機器人為了力求接近真人,也給他們設置了飢餓感,雖然吃東西對機器人而言並無必要,但不吃的話他們會像人類一樣感受同等的飢餓。當露比找到傑克時,他就已經餓得要死要活了。露比目測去聯絡救援還要好幾天,在不知道傑克是機器人的情況下,為了讓他活下去,露比毅然切下了自己的左手,扔給傑克充饑。
最後傑克和公主都順利得到救援,同時救援人員為了逼出綁架公主的恐怖分子防火焚燒森林。而露比當時還留在她從小生長的森林裡。最終在傑克的脅迫下,救援的直升機還是飛回去尋找露比,但由於燃料不夠,無法降落停留,傑克只能扔下一段繩梯讓露比死死抓住。但失去一隻手的露比無法用單手抓牢繩梯,在鬆手掉落的最後一刻,露比只盯着傑克不住地詢問:“我的那隻左手,你吃了嗎?”
對於打獵為生的弗裘里人而言,失去一隻手就幾乎失去了捕獵能力,是直接事關生存的。所以讓傑克吃掉那隻手就等於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他人,所以露比才在臨死前那麼在意傑克有沒有吃掉自己的手。
說是出於信仰也好,還是對傑克的愛也好,露比對傑克吃掉自己這件事抱着理所當然的態度的。就像她自己往常吃鳥獸一般,如果有一天她需要吃掉傑克,也會不假思索地去執行。
吃人的題材並不罕見,但《22XX》給人的衝擊感是那種對於弱肉強食和資源最大利用的習以為常。試想我們平常吃肉畜家禽時毫不猶豫,卻對一些家養寵物憐愛萬分,這是很奇怪的。
其實食物鏈上端的生物吃食物鏈下端的生物原本就是自然的法則,你若有心最多就是把它們吃乾淨了不要浪費,而那些對寵物的“愛”無非都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進行的一種“自嗨”。就像有些父母打着愛的名義去做些“都是為了你好”的事情一樣,都是立足於自身精神需要而非他人需要的自我滿足。一旦阻止他們的那些“施愛”行為,最感到渾身不舒服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因而食物鏈上端物種對食物鏈下端物種從來都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眷戀,都只是為了自己的生理或精神的需求而已。
這種原本就該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很多時候卻因日益繁複的文明和自己對其他物種的“愛心”而一葉障目。照例說你真心愛你家的寵物就該放它自由,讓它任意交配,而不是絕育後關在家裡。就連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出於自然平衡的破壞會危及到人類而已,我們怎麼就不去保護那些不瀕危的動物呢?那些家畜也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
所以沒必要去貼那些浪漫和感性的理由,正如露比讓傑克吃掉自己的手,或者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吃掉傑克是天經地義的一樣。
弱肉強食是天定的法則,到底是誰在千百年來一直為人類社會的一些行為鍍金?導致今天我們都快忘記這些法則原本的顏色了。
故事二:艾利的故事《一千個夜》
艾利曾經在亞戴藍徳星球救下一個8歲的小男孩卡奈。那也是個弱肉強食,自然法則直接了當的星球。在那裡10個孩子里只有一個會順利長到成年,他們從小就要練習各種生存和狩獵技巧以便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被救下的卡奈卻是這個種族裡的異類,他智商高達300,卻體弱多病,用醫生的話講就是:智商達到300的人本身就是某種畸形,是會在其他方面有生理缺陷的。之後卡奈果不其然在不到10歲的時候就死在了醫院裡。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後來艾利又巧遇另一個來自亞戴藍徳星球的天才少年詹姆斯,他同樣智商高達300,但此人身體強健,並無病弱體征。帶着對卡奈的思念和對巧合的疑惑,艾利開始對詹姆斯暗中觀察,並最終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卡奈死後研究人員將他的大腦移植到了這個叫詹姆斯的人身上,使得卡奈的大腦得以繼續存活。
而諷刺的是,這具新軀體正是當年殺死卡奈父母的仇人之弟,由於兄弟倆長得很像,卡奈的殘留意識誤把這具軀體當做是當年的仇人,每次在鏡子里看到自己時就想自殺……
最後艾利向卡奈的意識澄清了事實,卻也喚醒了卡奈的記憶,兩人終於相認。之後詹姆斯回到母星進行建設工作並死於意外火災,然後大腦又被移植到另一個人身上繼續未完成的事業……幾度遷移後艾利終於再也找不到卡奈了,卻始終銘記着這段神奇的緣分。
這個故事在清水玲子諸多可歌可泣的短篇中顯得很平淡,就是憑藉著艾利的思念和一個小孩子的殘留記憶再續前緣的故事。但如此平常的一個故事為什麼看到時候還十分動容?已經身為詹姆斯的卡奈重新記起艾利的場景非常感人。
這裡我們來設想一下兩人的心態。8歲時就眼見父母死在自己跟前的卡奈,曾一度把艾利當作是唯一的依靠,而兩百多年來不老不死的艾利也看夠了身邊人類的一個個離去,因而把每一段機緣都看得很重。他們渴望彼此的共同原因就在於——想要抓住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繫。
寂寞是這個世界上最逃避不了的酷刑,哪怕性格再獨立的人也會有感到寂寞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出於人類的群居性本能(機器人也是以人類為藍本製造的),至今都很難解釋寂寞這種不傷及生理肢體的因素為何能這般傷害意識主體。
各方面都高性能打造的機器人艾利顯然是看不起卡奈這種連獨立生存都做不到的小鬼的,但就是卡奈對他的這種唯一性依戀讓艾利動容,只要一想到這個世界上有人離不開自己,就會感受到自己是如何的被需要。這種被需要的感覺也會反過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一直對存在意義抱有疑惑的艾利,在卡奈的依賴中找到了慰藉。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因被工作需要、被家庭需要而找到滿足感,一個人寂寞久了就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意義,但如果自己的存在可以成為他人的助力,就能對自己的存在意義作出解釋了。很多人表面上抱怨着工作多辛苦,家庭負擔多重,但真的剝離了這種他人對他的需求,他也會像艾利一樣陷入無盡的疑惑和不確定中……
很多長久以來一直很自然地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社會形態,都是有其漫長的形成過程的,而逐漸形成今天你所看到的狀態,肯定是有其內里原因的。
故事三:傑克與艾利的故事《銀河銀河》
傑克與艾利的故事並不總是分頭進行的,他們兩人之間也有交集。艾利是如何與傑克相遇的呢?是艾利刻意尋找的結果。
傑克的外貌原本是照着一個名叫天龍的人打造的,而那個叫天龍的人,就是艾利的第一任主人。身為機器人的艾利在230年前愛上了他的主人天龍,並在天龍與其他人結婚後自殺過一次,但高性能的艾利沒那麼容易死,是一次自殺未遂。後來他在天龍死的時候又自殺了一次,同樣沒有成功。再後來,艾利就陷入了習慣性自殺的死循環,一次次地自殺卻又一次次的死不掉……
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了有個機器人長得和天龍一樣,就不顧一切地找上了傑克。當然傑克不是天龍,只是外貌一樣而已,但僅僅因為這樣就讓艾利很容易喜歡上傑克。而同時傑克身邊也有一個初戀的替代品——露易絲。傑克也在170年前愛上了人類,但人類終究是要死的,後來傑克就遇到了與初戀無比相似的露易絲,恰好露易絲也喜歡他,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為情侶住到了一起。
所以艾利的介入就形成了一段非常奇妙的三角關係。
後來傑克帶艾利到距離230光年的佩斯徳米瓦星上旅行,由於地球的影像要通過230年的傳遞才會傳達到那個星球上,所以能通過光影殘像看到230年前的地球情形。結果艾利只是看了一眼天龍還活着的影像就感動到淚流滿面……
沒錯,這是個愛情故事。
其實傑克與露易絲的感情原本也不牢靠,不然不會有他人的介入餘地的。傑克把露易絲當成初戀的替代品,這自然不是什麼健康的動機,而且機器人與人也不能長久。但露易絲卻對傑克全心全意,在明知道他是機器人的情況下還義無反顧,甚至在《天使進化論》里用天龍的冷凍精子進行人工受孕,就為生下一個長得像傑克的孩子。
而同樣為愛情無條件付出的還有艾利,他在天龍死後一直都重複着自殺,直到遇見和天龍長得一樣的傑克。
傑克沒能得到他的初戀,艾利沒能得到天龍,而露易絲最終也得不到傑克。這堆情感糾葛其實講了一個叫做“求,而不得”的故事。
如果世間的愛情都是在我愛你的時候你也剛好愛我,那還有什麼悲傷和凄楚?不就是因為有太多的當我愛你的時候你並不愛我,才會有各種虐心嗎?
相較於白泉社的其他少女漫畫,清水玲子的故事更加冰冷,但這也是很多愛情的真實面貌,沒那麼好的事,就因為我愛你深切,你就非得要顧及我的感受,這世上連好人卡都不發,扭頭就走的比比皆是。
而這種求而不得並不只是在愛情里,朋友、親族間的交往,對各種事物的索求皆是如此。你看中一份工作,人家卻未必看中你;你參加一次選拔,人家卻在第一輪就涮掉了你;你看中一件物品,它的高價位卻不肯屈尊……這世間原本就有那麼多求而不得的事情,無論你如何努力,哪怕下跪苦求,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不會出現什麼戲劇性逆轉。
只是每每在想起這些事的時候,有些人已然習慣,並不會哭爹喊娘,而有些人則需要清水玲子澆一盆冷水:你那點委屈有什麼好矯情的,世間之事原本如此。其實最後傑克與艾利的相依相伴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已,傑克還是失去了初戀,艾利也沒有得到天龍。雖然聽起來殘酷,但這就是尋常之理。如果反過來有人喜歡你喜歡到尋死覓活,用各種付出來對你實行道德綁架,你也會很為難的。
有人說清水玲子的作品屬於軟科幻,一旦和科幻掛鈎,故事就難免硬朗起來。但時光君覺得這種說法站不住腳,打着科幻的招牌而大肆宣揚愛情的不乏其數,未必融入科幻元素的作品就一定“硬朗”,清水早期的《月之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披着科幻的外衣卻實際是個地地道道的愛情故事。
所以清水玲子的冰冷與科幻無關,是她有意為之。即使今天讓她脫離軟科幻來寫故事,她也依然會保持着這樣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