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灌籃高手》影響了無數青春年少的男生們走進了籃球場,也讓一部分豆蔻年華的女生們為他們吶喊加油!回顧往昔,《灌籃高手》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慢慢地走進人們的內心?讓你愛上這項魂繞夢牽的運動?讓我們打開青春放映機,帶你們回到那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去感受青春的炙熱!
從漫畫到動畫:《灌籃高手》的前世今生
和大多數看《灌籃高手》的朋友們不一樣,筆者是先看到井上雄彥老師的漫畫才喜歡上籃球的。這部當時在國內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漫畫名叫《籃球飛人》。當年喜歡《龍珠》和《幽游白書》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格鬥漫畫才是盜版漫畫市場的主流。像這種爭強鬥狠的漫畫情節明顯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家長們培育孩子的方向。所以像《籃球飛人》這樣勵志又無公害的漫畫在裡面顯得更加獨樹一幟。
當時中國青少年男生們放學後有三大活動場所:租書店、街機堂、檯球室。一般在學校附近,你一定能夠在某個暗藏的角落裡找到這三大娛樂設施的隱秘地點。對於廣大學生朋友們來說,漫畫和小說也許是他們除了課本外最熱愛的讀物了。他們會花上一兩塊錢把租書店裡的漫畫或小說借閱回家。有時候,前一天晚上沒有看完的情節,時刻牽動着少年的內心。於是帶到課堂上偷偷閱讀,一個不小心,老師的“魔爪”撕扯而來。然後你的漫畫或小說要麼被沒收,要麼粉身碎骨。而你在租書店老闆手裡的幾十塊押金從此"不翼而飛"了。
如果說漫畫和小說滿足了青少年們對江湖仇殺和爭強好鬥的想象的話。那麼,街機堂和檯球室(有的地方二者合一)應該就是同學們發泄青春熱血最合適的地方了。這裡有《街頭霸王》和《拳皇》這樣的1VS1格鬥,也有像《三國志》和《恐龍快打》這樣的合作打BOSS的團體合作。檯球室的規矩比較江湖,你可以先請自己的朋友一起陪練。如果覺得自己實力提升了,也可以和不認識的朋友切磋技藝。當然輸球的人付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這裡面也存在着一些非法賭博的行為。所以,咱們國家後來就開始依法整頓和逐步取締了。
除了以上活動外,當時中國青少年放學回家後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躺在家裡的沙發上安逸地觀看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了。但是,國家在引進由漫畫改編的動畫作品時格外的嚴苛。在格鬥動畫方面,通過層層的篩選,國家引進了一部由車田正美老師經典漫畫改編的《聖鬥士星矢》,讓大家領略了古希臘神話和星座的完美結合。因為該片擁有一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那就是正義必將戰勝邪惡。而我們的國家正是通過這個必勝的信念才戰勝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雙重圍剿,建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隨着電視機和VCD、DVD的逐步普及,人們需要不同的文化產品來滿足多樣化的心理需求。在動畫片的引進方面國家也是費勁了心思。像《聖鬥士星矢》、《北斗神拳》這樣的動畫作品雖然宣揚了正義戰勝邪惡的理念,但同時也滋生了爭強好勝、打架鬥毆等不良副作用。當然,這也跟當時混亂的盜版市場上出現的港台電影和電視劇有所關聯。《古惑仔》系列電影和金庸、古龍等一系列武俠劇無疑使得幫派仇殺的情節映射進了一部分不諳世事的青少年的心裡。那麼有沒有一部動畫片既能夠宣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又能把青少年們的滿腔熱血發揮出來呢?《灌籃高手》因此應運而生。
《灌籃高手》的引進和NBA的影響
筆者其實是在初二才開始打籃球,依稀記得當時學校的籃球場還是沙土填平的空地。所以場地上是沒有罰球線和三分線這些設置的。對籃球規則的了解也都是從《籃球飛人》漫畫里知道的。後來又在中央電視台里看到了NBA轉播,目睹了邁克爾.喬丹、科比、艾弗森等NBA球星的神奇表現,從而徹底喜歡上了籃球這項運動。但漫畫和NBA的傳播畢竟有限,再加上籃球這項運動在國內的興起的時間並不長久。所以在中國的影響力並沒有像足球那麼的巨大。而《灌籃高手》動畫片的全面播出改變了這一局面,使得部分放學後喜歡打遊戲和檯球的同學轉移了戰場,掀起了全國青少年進軍籃球場的高潮。
那麼,為什麼《灌籃高手》能夠在波瀾不驚的籃球海域里掀起這波滔天巨浪呢?我認為理由有三:
(一)動畫片比漫畫的受眾面更大
《灌籃高手》播出後,學生們不用再花錢去租書店借閱書籍,而且還可以逃過老師的“九陰白骨爪“。(開玩笑的哈!)那些以前不了解漫畫和NBA的同學可以直接在家裡的電視上免費觀看這部勵志的籃球動畫片。而那些原來看過漫畫的同學不僅通過動畫片重溫了一遍漫畫劇情,還可以和新入坑的同學炫耀和劇透後面的劇情。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認可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啊!然而,知道劇情走向的缺點就是會抱怨動畫片的播放速度實在是太慢了,特別是一些球員的回憶劇情,要好幾集才能回到主線故事。
(二)動畫人物個性鮮明,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角色
《灌籃高手》里的每個人物都性格迥異,不僅主角出彩,甚至是一些配角也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井上雄彥老師厲害的地方。同樣是高中生活,這些新入坑的同學們可以把自己帶入動畫片的人物中來。那些本來就打籃球很厲害的同學都把自己當成了流川楓。很多女生喜歡《灌籃高手》的原因大部分就是因為那個高冷的男神流川楓。當然三井和仙道同學的人氣也很高。而那些剛剛入坑的新同學大部分是籃球初學者,他們天然把自己帶入到了櫻木花道的角色。他們像櫻木花道追趕流川楓一樣拚命地在籃球場上磨練自己的技術,以期得到學校女生們的關注。
(三)增進同學友誼,引發全校討論
108集的《灌籃高手》動畫片以每天一集的龜速在電視台上播放。每天的下課和午休時間,我們都會看到學校班級里的男生女生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前一天的動畫劇情。有時候還會為了自己喜歡的角色爭論得面紅耳赤。而球員們的球衣號碼也成為了班級籃球隊員們爭搶的對象。說到球衣號碼,一般班級裡面的學號都是按照學習成績排名的。所以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牢牢佔據着《灌籃高手》主力球員的號碼。也有意思的是:除了赤木岡憲外,湘北籃球隊主力球員們的學習成績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總之,《灌籃高手》的出現在一段時間內在中國的校園裡掀起了一股學習籃球的風潮。正是這股潮流之風,培育起了中國第一代喜歡《灌籃高手》和NBA的球迷群體。他們不自覺地把公牛隊當成了自己的主隊,把喬丹當成了流川楓,把羅德曼當成了櫻木花道。隨着《灌籃高手》熱潮的褪去,每年在CCTV5觀看NBA卻成為了這一代球迷的生活習慣。邁克爾.喬丹退役後,公牛王朝分崩離析。隨着NBA新一代球星的崛起,我們愛上了科比、愛上了艾弗森、愛上了卡特和麥迪。中國球員姚明進入NBA後,濃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使得休斯頓火箭隊成為了中國球迷的主隊,掀起了新一輪的籃球風潮,也吸引了一部分籃球小白踏上了球場。他們和當年觀看《灌籃高手》的球迷一樣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可謂是殊途同歸。從此以後每年的夏天,當我們在籃球場上看到那些揮汗如雨的熱血少年,都會回憶起《灌籃高手》帶給我們的快樂和自己曾經青春無限的籃球時光。(完)
本文由伊JAM原創,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