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2025年04月03日18:50:31 動漫 3560

有報道說,山西長治某校門口,一名初一女生的父親,毆打同校一名六年級男生。

1


視頻顯示,一成年男子在兩名保安面前揪着被打學生頭髮。

被打的六年級學生說,“該女生父親扇了他十幾個耳光”。

被打學生的家長稱,不會與打人者和解,希望能依法處理。

學校工作人員說校方事發後一直在處理,教育局已獲知此事,轄區派出所也介入了。目前正在等待後續結果。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該事件在網絡上掀起巨浪。
有人憤怒質問:“保安為什麼不阻止?學校沒裝監控嗎?”
有人揣測隱情:“六年級男生是不是霸凌了初一女生?”
更有家長留言:“換成我女兒被欺負,可能也會動手。”
為什麼女生家長會在校門口打這個六年級的男生?很多網友都想知道原因。
大家都很主觀地猜測,一定是這個男生欺負了女孩,所以女孩家長才大打出手。具體是怎麼回事,還是等後續報道吧。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評論區里支持家長動手為女兒討回公道的言論,映照出成年人世界的集體焦慮:我們究竟是在保護孩子,還是在縱容自己未癒合的童年創傷?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家長的情緒往往比孩子更激動,最常聽到的話是”我咽不下這口氣“。

這場暴力讓人想起2019年5月的江西上饒。

因懷疑女兒被同桌男孩欺負,一位父親持刀衝進教室,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將10歲男孩刺死。

所謂的“霸凌”並沒有得到證實,這起慘案留下的不只是兩個破碎的家庭,當時目睹慘案的學生都將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2


孩子矛盾,家長加入的事件很多:

兩個媽媽因孩子搶籃球發生爭執,最後演變成雙方家族十幾人持械鬥毆;

爺爺聽說孫子被推搡,帶人圍堵對方孩子致其鎖骨骨折。

家長直接介入孩子的矛盾中,特別是本來就沒多大矛盾的時候,往往會把矛盾激化,孩子已經和好了,家長們還打得不可開交。

為什麼面對孩子被欺負,家長就沒辦法保持理智,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呢?

對有些家長來說,他們不是在保護孩子,是在保護曾經弱小的自己。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成年人在處理孩子間的衝突時,往往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情感創傷和未竟的心愿投射其中,將簡單的孩童爭執升級為複雜的成人戰爭。

這種行為的背後,隱藏着的是對過往無力感的補償心理,以及對子女過度保護的焦慮情緒。

在山西長治這起事件中,那位初一女生的父親,他的舉動也是一種極端反應。

在沒有確切證據顯示六年級男生存在霸凌行為的情況下,直接採取暴力手段,不僅違反了法律,也違背了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則——教會他們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種行為,看似是在為女兒出頭,實則是在示範一種“以暴制暴”的錯誤價值觀,可能會給女兒留下深刻的負面印象,影響她未來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回顧江西上饒那起悲劇,那位父親的衝動之舉,毀滅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生命,更是兩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

在那一刻,他的行為已經超越了“保護”的範疇,演變成了無法挽回的仇恨與悲劇。

3



我是覺得,孩子之間的矛盾,終歸要回到孩子的世界解決;成年人的戰場,永遠不該設在未成年的校服前。


成年人的手應該托舉,而非重擊。


在長治事件的畫面里,兩個穿校服的身影形成刺眼對比:一個是被暴力摧折的六年級學生,一個是將成人世界的戾氣宣洩在孩子身上的父親。

孩子的矛盾是成長的沙粒,成年人的暴力卻是砸碎水晶的鐵鎚。

兒童的很多衝突,大多數可通過自主協商解決,自主解決衝突的孩子,後續相處更融洽。孩子需要學習妥協,而不是被成人剝奪學習的機會。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成年人的越界,反而會摧毀信任的橋樑。

有孩子把跟同學的小摩擦告訴家長,家長反應過激,在家長群對老師和對方家長開罵,去學校吵吵嚷嚷,孩子都覺得無地自容。

從那以後,再也不敢把學校發生的時候告訴家長了。

當然,如果孩子們之間的矛盾超出了他們自身能夠解決的範圍,比如遇到了校園霸凌這種嚴重的問題時,成年人的介入就變得必不可少。

但這裡所說的介入,並不是指家長直接對孩子動手,或者以暴制暴,那樣的行為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甚至可能給孩子帶來更深的心理創傷。

初一女生家長打六年級男生,欺負我女兒,我教你做人? - 天天要聞

當家長發現孩子遭受校園霸凌時,首先應該保持冷靜,與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事情的全貌,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安慰。

然後,家長要與霸凌者家長、學校取得聯繫,向學校反映情況,必要時報警尋求幫助和支持。

霸凌行為的發生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背後也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

通過與霸凌者家長的溝通,讓他們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促使他們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如果以上都沒能解決問題,只能“以暴制暴”,那也應該是成年人之間的較量。

大人把拳頭伸向未成年人,本身也是一種霸凌!

動漫分類資訊推薦

插話繪 | 機場的充電寶去哪兒了? - 天天要聞

插話繪 | 機場的充電寶去哪兒了?

前不久,民航總局充電寶新規實施:無3C標識、或屬被召回批次的充電寶一律禁止登機。一時間,全國機場各安檢口“自棄筐”內的充電寶堆積如山。與此同時,在電商二手平台,標榜着“機場貨源”“安檢尾貨”的充電寶以15至30元的超低價熱銷,部分賣家甚至直言“貨源就是機場”。莫非,這些被民航安全體系判定為“高風險”的棄物...
就業季新風口!自動駕駛等AI崗位擴招60% - 天天要聞

就業季新風口!自動駕駛等AI崗位擴招60%

智駕和機器人領域的人才需求在2025年呈現爆髮式增長。最新一份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多家企業高薪招聘核心技術崗位,AI科學家/負責人崗位平均月薪 11.2萬元、大模型算法崗位平均月薪7.2萬元。根據脈脈高聘近日發布的《智駕和機器人領域人才洞察》報告,2025年4月,智駕和機器人領域的新發崗位數量較2024年1月增長了28倍,表明...
特朗普下令多家美企,撤銷對華限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下令多家美企,撤銷對華限制

特朗普政府突然給美國兩大乙烷出口商"鬆綁",撤銷了才實施幾周的對華出口限制。更絕的是,消息一出,8艘滿載乙烷的巨輪立刻拔錨起航直奔中國。 (特朗普撤銷乙烷限制,恢復對華出口) 1....
“技客”達人故事 | 以己之技服務社會,守護生命尊嚴 - 天天要聞

“技客”達人故事 | 以己之技服務社會,守護生命尊嚴

在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中,來自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的黃開泰斬獲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金牌。這位首次參賽便嶄露頭角的青年技能人才,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照護者的專業與溫度。 從省賽選拔到金牌加冕,這條榮耀之路由無數個浸透汗水的日夜鋪就。備賽期間,黃開泰高頻次模擬醫院、家庭、長照中心等四大場景,反覆打磨操作細節...
花79元能當漫畫主角!不少武漢年輕人為情緒價值買單 - 天天要聞

花79元能當漫畫主角!不少武漢年輕人為情緒價值買單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實習生 孔維權“我想把自己和狗狗一起畫進漫畫里。”近日,位於武漢天地壹方南館的PIGGYOO人生四格漫畫門店裡,來往的顧客絡繹不絕。什麼是人生四格漫畫?門店負責人李婧瑜介紹,人生四格漫畫是將顧客最想呈現的四個人生瞬間,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李婧瑜表示,武漢首店自今年6月26日營業以來,累計...
俞敏洪發布情況說明,緊急道歉! - 天天要聞

俞敏洪發布情況說明,緊急道歉!

7月3日上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東方甄選與水木年華成員繆傑直播義賣活動取消一事發布情況說明,並為此道歉。俞敏洪在微博發布的事件說明視頻截圖此前東方甄選曾放出繆傑與主播YOYO做公益直播的預告海報。海報中包含 “白蠟燭”“微笑”“一切美好生活盡在東方甄選” 等元素,被眾多網友認為不合時宜,甚至質疑是在“蹭災...
賴清德稱讓台軍升商務艙?游淑慧批評:重點是讓台灣和平穩定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讓台軍升商務艙?游淑慧批評:重點是讓台灣和平穩定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十講”開出“軍人搭機自動升商務艙”的支票,引發各界議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台灣軍警消都是拿命在保衛家園,“那警消弟兄呢?”游淑慧提及台行政機構前負責人郝柏村曾說過的話,強調執政者應努力讓台灣地區和平穩定,才能讓台軍和台軍家屬安心。賴清德第四講談到台軍福利時,...
日本7月5日大地震預言會成真嗎?據該漫畫家稱15個預知夢已有13個得到應驗 - 天天要聞

日本7月5日大地震預言會成真嗎?據該漫畫家稱15個預知夢已有13個得到應驗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2021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2025年7月5日會有大災害發生,最近這一預言在網絡上瘋傳,甚至導致赴日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大幅下降。日本政府和專家不得不出來闢謠,強調這個預言沒有科學根據。龍樹諒於1976年開始記錄自己的夢境,她將自己記錄的夢境合集稱之為“夢日記”。在《我所看見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