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年前紅遍半邊天的九位歌手,可惜現在好多都不唱歌了!!!

阿杜——2003年,阿杜榮獲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等五項大獎, 自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天黑》以來,憑藉其在演藝圈內的出色表現,早已成為新加坡家喻戶曉的明星,不僅在新加坡當地深受人民的喜愛,而且在港澳台、中國大陸以及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也有極高的影響力。

品冠——是樂壇極少數擁有純凈透徹溫暖聲線的創作型男歌手。2014年,品冠《歌手2》返場,溫暖的聲音直唱入人心,再次成為當晚的催淚治癒情歌,雖然沒有令人震撼的高音,但品冠溫暖的聲音卻讓人感受到堅定而沉靜的守候與保護。品冠的創作,特別是這些年的創作都趨於一種平淡、簡單,相比起主打或在可聽性上減分,但是這些創作都很能代表品冠的內心,因而哪怕再平淡,再簡單也有令人觸動的地方,情懷的東西有時候真的就是說不清也道不明。

齊秦——作為華語樂壇的偶像,多年來他一直廣受讚譽,已然是代表流行音樂的一面鮮明旗幟。他出版的多張唱片都引起了樂評界的廣泛討論。一匹馳騁樂壇的桀驁孤狼,出道至今,創造了無數經典。算得上華語流行樂壇的一個傳奇。三十多年時間,他的江湖地位也只有寥寥數人可以超越。

邰正宵——“數字情歌”是他的專利,也是這位創作歌手最成功的創意,使我們能見到邰正宵專輯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概念和非常流暢的延續。幾乎每一張專輯裡都能至少看到一首有關數字的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紙鶴》、《一千零一夜》合稱為“三千情歌”,讓巔峰時期的邰正宵有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感覺。

童安格——集作曲、作詞、演唱於一身,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的發言人。一個活在很多人青春記憶中的清雅俊朗的男子,一個充滿學生味、書卷氣的優雅歌者,不尋常的“王子”氣度。洋溢着台灣式的文藝氣息,以及童安格音樂中慣有的淡淡的哀愁,似乎以旁觀者的身份吟唱着芸芸眾生的心聲,用音樂徹底撫慰人們心底的傷痕。隨着時間的推移,童安格聲音有了一些改變,更多地運用了一些近於沙啞的、喃喃低語一般的音色,顯得更加滄桑、更加親切。

伍思凱——他擁有深厚的學院化根底、儒雅的書生形象、高亢乾淨又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和東西方音樂結合的獨特表現方式,作為全能型的音樂人,他能在一群實力派與偶像派的夾縫中將歌聲留給那些懂他的人,被台灣歌壇譽為“愛的歌手”。他的歌曲曲調和意境都極具標籤性,曲調易記、唱腔獨特,尤其是他偏愛在緊湊的旋律中數度攀升音高。

熊天平——他是當年齊秦非常看好的歌手,彈得一手好吉他的他,更因為如此,所以在作品裡總是會呈現出一種書卷氣質。他在華語樂壇,確實是屬於那種只聞其名和其歌,但很少有機會見真人的代表。他的經典作品如《火柴天堂》、《愚人碼頭》、《夜夜夜夜》和《愛情多惱河》等,至今仍然是KTV里暢銷不已的金曲,在很多選秀節目里,更是經常能夠聽到。

張信哲——被譽為“情歌王子”,以他高亢溫柔的聲線,誠摯動人的歌聲,唱出了令人沉醉的情歌世界,在他出道二十二年中,推出了三十二張經典情歌專輯。以其特有的“憂鬱氣質”與“療傷唱法”深得大眾稱讚及支持。雖然張信哲在歌唱事業的平緩期完成了歌手到演員,藝人到商人的多重身份轉變,但是阿哲開始嘗試新的音樂風格,不斷推出新作,“哲式唱法”保留原有精髓的同時也融入現代化音樂的元素。

張宇——以創作藝人身份立足歌壇,自出道至今一直都有穩定的市場銷量和創作口碑,從《用心良苦》到《一言難盡》,從《消息》到《月亮太陽》,爆發力又兼具細膩情感是 “宇式情歌”的標牌,雖然音樂的潮流隨着新世代出爐一直在變,但張宇的創作風格並不隨波逐流,每首歌,似乎都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各自的情感和歷練,聽張宇的歌讓壓抑的情緒得到宣洩、咀嚼情感的味道、回憶感情的煎熬,用情歌滿足人們淚中帶笑自尋煩惱的愛情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