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浪”計劃中的青年文化,B站在玩什麼?

導讀:從演播舞台到LIVE HOUSE,從錄音棚到火鍋店,誰說日常生活的說唱不值得一個RESPCET呢?

文 | 黎河

“不自量力的絆腳者最好給我收腳,跟不上的同行全部給我後退。輸,不在乎……”節奏加快、旋律多變、不同成員一邊說唱接力,一邊身體碰撞,觀眾們也跟着吶喊。在剛剛熱乎上線的首檔說唱廠牌音樂旅行節目《造浪》中,W8VES廠牌帶來了首單《萬悟說》的第一次線下演出,節目也從12月11日起每周五20:00在B站獨家上線。

“我們十個人都想更好,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凝聚力”“每個人都有一個風格,站在台上就是會潛移默化地帶動其他人”“它跟比賽完全不一樣,室內演唱完全沒有壓力。大家擊掌、唱歌,一起嗨”……隨着新世代們的再度“造浪”起航,B站的綜藝創作似乎越來越上道,不斷給青年群體的渴望帶來驚喜。

聽見說唱的延續,

也看見真實的成長

如何造浪?

今夏爆款綜藝《說唱新世代》雖然已經落幕,但說唱歌手們不斷創新、不斷奮鬥的狀態卻通過《造浪》延續了下來,實力與有趣兼具的十位成員以W8VES廠牌成員的全新身份再度集結,在首期節目中帶來線下首演的同時,他們也將前往不同城市,重新發現和演唱屬於新世代的聲音。

作為W8VES廠牌的首支單曲,《萬悟說》是每個廠牌成員拿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接力說唱的一首精品。在各自完成創作的同時,他們也在旋律、歌詞風格等層面進行了完美融合,讓整首歌曲既有特色又充滿統一性,配搭洶湧而來的“炸燃”現場,為觀眾們奉獻了最佳的視聽感受。看完W8VES的首單演出,現場觀眾評論道:“這個說唱接力,把他們在節目裡面沒有展現出來的一些魅力展現出來了,每個人都很有特點。這十個人的特點又融合在一首歌里,聽得非常爽。”

歌曲在延續《說唱新世代》風格基因的同時,《造浪》的內核也值得討論,它從一開始便是一個說唱廠牌“共同成長”的故事。節目多了舞台生活之外的體驗,他們進入多彩世界中的真實場景,通過反覆將自己投入到陌生環境中,不斷與新鮮的人和風景碰撞,從而在舞台表演之外,為自己新增了更多對世界的思索和感悟,“讓萬物皆可說唱”的理念也得以在節目中更深刻地體現。

正如概念片中,W8VES不斷向前跑着,不斷地說著內心最真實的獨白,“總有一種聲音的力量,從宇宙深處召喚着我們……迎着光,踏着浪,這種力量來自日常,來自城市最平凡的街巷,來自生活中的挫敗。”

真實的體驗促進了真實的成長,不同群體或場景之間的強化互動,催生個人思考和發現世界的正向化學效應,在不斷的碰撞中回歸生活初心。此前的物料中,這樣發掘生活中的靈感的感召就已經非常強烈,火鍋滾燙地沸騰着,W8VES廠牌的成員們嘆息着“完全沒有靈感”,但隨着筷子的敲擊、杯勺的碰撞,以及服務員一聲川味十足的“上菜了,躁起來”,瞬間讓整個火鍋店變身說唱舞台;而男生宿舍里電腦鍵盤的擊打聲、易拉罐捏扁的金屬聲也同樣成為說唱最富靈感的前奏;更不必說,沙灘上抱着椰子吸着冷飲的說唱歌手們把藍天大海也當做創作的來源。能夠看到,在火鍋店、沙灘、男生宿舍等地方重新演繹了生活中的“佛系瞬間”,充分調動這些空間里的各種器物、聲音,從而讓說唱最大程度釋放其在生活中的生命力。

而從首期節目來看,節目採取紀實敘事的拍攝手法,通過展現成員們再度集結、全新分組互動與創作等過程,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勾勒出成都、西安和三亞等地文化的全景,也在相輔相成之下記錄成員們的成長。

越真實,越“有趣”,

多場景才能更歡樂

“線下的派對將在三個小時後,立刻開啟。”

當導演宣布他們只有很短的時間去為線下觀眾購置禮物時,成員們立馬變得目瞪口呆。但經過快速短暫的分工,他們立馬投身進入城市的街頭,為廠牌第一次的線下演出做準備,雖然手忙腳亂,但足見真誠。

其實,正是因為這些相較於比賽中不常見,也更生活化的畫面,我們才能進一步瞥見他們身上持續涌動的真實、初心、勇氣與衝勁,《說唱新世代》中沒有寫完的追夢故事、有趣人格都得以更完整的描摹書寫。更重要的是,不僅《造浪》中的W8VES廠牌成員們在重新展示自己,他們與觀眾的關係也得以更深度地推進,正如懶惰所說,“這個節目現在已經結束了,但是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會結束。”

整個準備的過程中,陳近南都在努力地做燈牌,儘管精神高度集中導致很累很疲憊,但她依然覺得“更大的意義是一種奔赴,歌迷舉一個燈牌,我想在看到你的時候,你也能看到我”。最後,五個燈牌、三十頂帽子、三十杯奶茶,以及每人十張照片都繼續給粉絲們帶去了歡樂和驚喜。

說唱僅僅是一個萬花筒的鏡面,最真實生活引發的有趣現實關照,才真正成為這檔節目差異化突圍的重要原因之一。

描繪成員們努力做準備的同時,節目也兼顧了趣味與懸念。為了讓首單舞台更加完美,導演組衝上街頭對W8VES的成員們展開了多次隨機“說唱歌詞”抽查。“我問完問題,三秒後準備答題。”當懶惰還沒有反應過來,導演組的話筒已經遞到了他面前,要求他立即唱出這次公演曲目的第三句,屢試不爽的“抽查”,成員們或懵、或機智、或緊張的反應,也製造了更多“笑料”。

《造浪》首次把鏡頭對準說唱廠牌,以其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敘事方式,包括貫穿全程的考核懲罰、滑板遊戲等,收穫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喜愛。說唱歌手們更生活的一面,彷彿呈現出另外一個時空里的W8VES,輕鬆的基調上充滿喜感,眾多網友在彈幕中直呼“太歡樂了”。

節目做得好看又有趣,成員們也都舒服真實。在提供歡樂“追綜”體驗的同時,節目的面貌也成為了引導觀眾向更深層面思考的切入點,它側重講的是人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每位嘉賓都有非常鮮活生動的價值觀,他們努力洞察和溝通周圍世界的過程,其實就是“造浪”的過程,他們將人生態度中的正、敢、燃寫進音樂之中,也唱進人們心裡。

從向心力到引領力,

青年文化應該如何“造浪”?

“絕對不想一再錯過,我敢做就肯定敢說。”當阿達娃反覆唱着這句歌詞時,舞台下和彈幕上的觀眾都陷入到同樣一種共鳴中來。從舞台到街頭,再從綜藝節目到歌曲,說唱音樂中原本只是通過屏幕與大家溝通,現在直接走進大眾中來,讓彼此的精神與想法都能通過此番多元的演繹變成一首首說唱作品,對年輕人產生更持續的影響。

從《說唱新世代》到《造浪》,似乎完成了一次從舞台走向世界的變遷,這樣的表達暗含打破傳統,追求自我,代表着這個時代的青年群體們的集合,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創造了屬於我們以及這個時代獨有的浪潮。

“告別OG,成為新貴……我們集結於此,如流入海。那就出發吧,造出新世代的浪。”W8VES的這波宣言其實也代表了更年輕群體的內在價值觀。

當下,95後乃至更年輕的觀眾愈發顯露出對於圈層文化節目的青睞,《造浪》可以說是網絡視聽與青年文化的一次完美邂逅。對於孵化這一項目的平台方B站而言,這並不只是將創作視點落在某一圈層的首部作品,但B站通過這一系列對特定群體、類型圈層等節目的深耕,更熟稔地抓住了年輕人想看圈層內容背後,更深層的價值表達。

正因如此,B站也從這樣的嘗試升級中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其不僅讓平台在綜藝節目的創作運營上逐漸有了自己鮮明的方法論和品牌特質;還讓以說唱文化為代表的青年文化展現出更強的向心力,並且通過對世界更多主動的理解和體悟,展現出對青年群體的引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