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鄧超送了一個“屁”給孫儷當生日禮物的微博在熱搜上掛了好幾天。
大家紛紛被逗笑的同時,也都羨慕起擁有幸福婚姻的孫儷。
但是,或許只有孫儷自己清楚,在這場幸福來臨之前,她經歷了多少的不幸。
在一場節目中,她談及了在她12歲時就離婚了的父母。
自打她記事起,他們之間無休止的爭吵、冷戰就陪伴了她的整個童年。
而當父親扔下兩千塊錢就離開這個家庭之後,孫儷更是跟着母親顛沛流離了很多年。
與母親的相依為命讓孫儷學會了獨立,父母婚姻的不幸也在她心底里留下了陰影。
若非後來遇到了鄧超,孫儷可能一生都不會相信愛情。
鄧超深知這些不好的回憶讓孫儷一直缺乏安全感,所以便堅持不懈地在微博上高調地向妻子示愛。
有時他會一本正經地曬出全家福,宣示主權。
有時也會調皮搗蛋,像講段子一樣記錄他們的日常。
但是即使過的越來越幸福,孫儷的心中一直還是抱有遺憾。
她至今還記得母親在婚姻中過的痛苦時說的那句抱怨: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這是無數媽媽無從訴苦的辛酸,也是貫徹很多孩子一生的夢魘。
02
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成長中不留有陰影,婚姻中的女人其實忍受了很多:
“抓到老公出軌了兩次,但是為了孩子忍了下來,結果現在懷二胎的時候,又發現他們出雙入對。”
“我忍耐了30年的家暴就是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
“好想離婚,但為了孩子又不想讓這個家散掉,真的好累!”
......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敏感的多,他們或許不懂什麼是愛戀,卻能察覺到父母眼中的相看兩生厭。
當冰冷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卻偏偏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勉強維繫起來之後,孩子不會有拯救家庭的成就感,只會責怪自己才是所有人不幸福的根源。
先生有一個朋友就如此,她從小就覺得自己是整個家庭的罪人。
她爸爸的性格不好,喝醉酒後還喜歡打人。屢教不改之後,媽媽已經對他絕望,但是因為孩子還小,所以一直猶豫着不敢離婚。
此後,家庭的氛圍常年處在低溫。當別的父母在帶着孩子一起看電影、玩遊戲的時候,朋友的父母不是在爭吵就是剛爭吵完。
每次看到媽媽身體上的淤青,朋友都備受煎熬。她甚至因此想過要自殺,或許那樣媽媽就能獲得解放。
最終,委曲求全維持的家庭讓媽媽的生活皆是苦難,也讓她的童年充滿了陰影。
《麥兜故事》里有這樣一句台詞:“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
強扭的瓜尚且不甜,強迫註定不合的人繼續在一起,只會擴大傷害。
最終,媽媽們想要保護的不僅保護不到,自己也是一身的傷。
03
其實,形式上的三口之家不一定幸福,相依為伴的單親家庭卻也能夠很溫暖。
一位跟先生訴說過離婚經歷的讀者就是如此。
當初在發現老公出軌了以後,她也曾試着為了孩子忍耐了幾天。
但是,有情感潔癖的她最終還是發現自己接受不了背叛,尤其是在後來男方還理直氣壯地讓她為了孩子原諒他一次。
“出軌的時候怎麼沒見你想着孩子,犯錯的又不是我!”
她非常震驚和憤怒,也因此下定決心必須要離婚。
一個人撫養孩子的生活的確有些艱難,但也很充實。
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全職主婦的她從頭開始,漸漸從一無所有到後來慢慢打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孩子也被她照顧的很好,每天她們都會抽出單獨的時間聊一聊今天發生的趣事。
與孩子互相陪伴的快樂時光讓她愈發年輕,身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優秀的追求者。
在離婚被妖魔化的今天,像這位讀者一樣離婚後重獲新生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有之前遇到過一地雞毛的人,在二婚後被寵成公主;
有當夠了免費保姆,而今帶著兒子重新起航的女勇士;
也有人因為當今的快樂時光,而萬分感恩當初離婚的決定;
離婚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已經身處不幸的漩渦之中卻又不敢改變。
放眼餘生,人生的全部遠遠不是婚姻。如果遇人不淑,不必心生絕望,也不必破罐子破摔。
不妨大膽一些,勇敢一些,踏出熟知卻冰冷的環境,尋找新的可能。
畢竟,已經沒有比在討厭的人身上浪費餘生更差的選擇了不是?
點個「在看」,
女人可以為了幸福結婚,
也可以為了幸福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