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曾對劉若英說,你一個女人,永遠不要對別人和盤托出。因為你將來是要嫁人的。如果都交出去了,那麼等結婚的時候,還拿什麼留給你丈夫呢?
重新開始,勝過重蹈覆轍。錯的愛情也並不是全無道理可言,至少它讓自己明白面對下一段感情自己該如何去愛、而誰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02
為愛痴狂,是很多人青春里做過的“傻事”,若是兩情相悅,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但若是錯愛,那毀滅的可能是一個人的一生。
劉若英和陳升的故事,讓不少人感慨,也許有的愛情就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03
01
1970年,劉若英出生在台北一個非常富有的家族。她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學鋼琴,求學過程和音樂一直脫離不了關係,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之後返回台北,1991年,經好友介紹劉若英認識了台灣滾石樂隊的著名歌手兼音樂製作人陳升。陳升非常看好劉若英,便邀請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劉若英答應加入滾石唱片,跟隨陳升學習流行音樂與創作。讓人想不到的是,她在工作中悄悄愛上了才華橫溢的陳升。
陳升也對劉若英動了心。每天下午的午間茶點陳升總是點奶茶,大家很好奇:“陳升,你怎麼這麼喜歡奶茶?”陳升笑着說:“因為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麼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麼澀,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陳升又看着劉若英,半是打趣半是認真地說:“劉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雖然不算標準美女,但就像杯溫暖的奶茶,雖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大家所熟知的劉若英的外號“奶茶”,便是擔任助理時由陳升所取。
兩情相悅在愛情中是好事,但他們卻不能在一起,因為此時的陳升已經有了妻兒,他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既然給不了她婚姻,就只能將這段感情埋葬。
陳升在事業上對劉若英的幫助巨大,他為劉若英寫下了很多經典歌曲,如《風箏》、《為愛痴狂》等,面對這樣成熟、穩重、有才華的一個人,劉若英對他動情也無可厚非。可這種沒有結果的感情對當時剛剛20歲出頭的劉若英來說,打擊是巨大的,長時間她無法從這段感情中走出來。
即便後來兩個人在事業上不再合作,但難免有碰面的機會,在後來的一次節目中,兩個人再次碰面,劉若英因為用情過深,全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得泣不成聲,可是這又能如何呢?面對一個有家庭的人,他即便再動心,也只能拒絕,兩個人就像是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相交的可能。
劉若英沒有做錯什麼,唯一錯的是愛了一個不該愛的人,這段感情帶給她的陰影,讓她用了很多年才慢慢釋懷。直到2011年8月8日,41歲的劉若英才與從商的鐘小江在北京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
對劉若英來說,她早已把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熱血交付出去了,不得已用了很多年才從“失敗”的感情中走出來。她愛的人,在事業上成就了她,但在感情中差點毀了她的一生!
與劉若英相似的,還有演員叢珊。《牧馬人》是叢珊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戲,1981年的她才剛上大一,剛剛19歲,按照當時學校的規定,大一、大二的學生是不能外出拍戲的,但在導演謝晉的“努力”之下,叢珊破例被允許出去拍戲,但前提是不能耽誤學業。
叢珊能被導演謝晉看中,與她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教育熏陶以及她清純甜美的長相密不可分。叢珊的父母都是崑曲演員,深受藝術熏陶的叢珊,從小就氣質不凡、能歌善舞,而且她的長相確實與所出演的角色非常匹配。《牧馬人》的導演謝晉曾說:“讓她來扮演這個角色我是看中她那一臉的‘純’和那一身的青春的氣息。”
叢珊的搭檔是飾演許靈均的朱時茂,因為朱時茂的表演經驗遠遠多於叢珊,在拍戲過程中給了叢珊很多的指導,除了一遍遍地講解,更陪她一遍遍地練習,給叢珊帶去了很多她從未體驗過的自信和開心。
看電影的時候不難發現,年輕時候的朱時茂非常英俊,叢珊就在不知不覺中對他動了真情。戲中有一個擁抱的戲份,叢珊怎麼都進入不了狀態,經朱時茂的不斷開導,叢珊才努力克服最終順利完成拍攝。
當時的朱時茂比叢珊大8歲,拍戲過程中兩個人互生好感,可當時的朱時茂已經有了未婚妻,出於責任,他們只能是“戲裡夫妻戲外兄妹”。
《牧馬人》電影火了,可戲中的兩個人早已“分道揚鑣”。朱時茂結婚了,叢珊卻遲遲無法從這段感情中走出來。25歲的時候,叢珊踏上了去法國求學的路,可她在學業上她並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在國外的種種不適以及不順也只能在電話里和朱時茂傾訴。
後來,叢珊也選擇走入了婚姻,但好景不長便離了婚,可能還是對年少時的動情念念不忘,又或者是別的原因,對自己的感情她一直選擇閉口不談。
又用了10年的時間,她遇見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才重新開始了自己平淡幸福的一生。
對叢珊來說,她19歲的動心也許是第一次婚姻失敗的原因之一,她仰望朱時茂,但他不屬於她。
年少時的感情最純真,也最刻骨銘心,如果後來的感情無法超越第一次的心動,很多情況下只能以失敗草草收尾。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第一次心動就遇見對的人,能和初次心動的人白頭到老。可現實不是童話,總有很多因素橫亘在兩個人中間,看見的、看不見的,讓人無法擁抱彼此。
比起不愛,更可怕的是愛錯了人。因為不愛,就不會付出太多,更不會捨本逐末,感情帶來的傷害也能減小到最小值;可如果愛錯,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痛,橫亘人心,不能後退更無法前進。
就像劉若英的歌《後來》中所唱的那樣: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那愛錯了人怎麼辦?作家連岳說,首先是遠離,然後要有新路徑,將注意力轉移到新事物上,一個新人也好,一次新旅行也好,如果你覺得這種“新”太難太昂貴,那就走條新的路線回家,讀一本新書,煮一道新菜,學一點新的技藝,讓你腦部有個新的區域發亮,抹去原來的舊路徑。
愛情的跌跌撞撞,就當是命運所賜予的“禮物”吧!正如一句話所說,終有一天,我們會談到愛情,說到相伴,說到同老。多數人會得到他們的婚姻。或許並不是他想要的,但必是他應得的。只有懂得愛的人,才能夠從愛中獲得滋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