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憑藉《狂野時代》,成為華語影史入圍戛納最年輕的男演員

畢贛導演的藝術電影《狂野時代》發布國際版預告、首支片段及全新劇照。

剛官宣就入圍了2025戛納主競賽,角逐金棕櫚

160分鐘片長+意識流敘事,被外媒狂贊“中國科幻的詩意革命”。

《狂野時代》是畢贛導演的第三部電影長片,時隔7年再次入圍戛納電影節

作為首部打上藝術電影標籤的電影,BGM都是由M83樂隊打造。導演畢贛是憑《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封神的文藝片鬼才。

這次挑戰科幻+偵探混搭,是非線性的詩意敘事和暗調美學,光看預告片就顱內高潮。

打破華語影史紀錄的同時,演員的表現同樣令人期待。舒淇搭檔易烊千璽是影后與頂流的破次元碰撞!

舒淇飾演的“意識覺醒者”神秘冷艷,千璽化身半人半機械的仿生人,從冰冷到人性掙扎,演技炸裂預定。

易烊千璽飾演感官蘇醒的仿生人,全程需以極簡台詞和肢體語言完成高難度表演。

這對他無疑是巨大挑戰,但從曝光畫面中他的眼神與姿態,能看到他對角色的深刻理解與投入。

據悉千璽在電影中一人分飾五角,導演畢贛要求他在表演中保持“疏離與溫情的矛盾統一”。

為詮釋半人半機械的仿生人角色,易烊千璽研究了機械運動模式,通過肢體語言表現“非人感”,並在情感層次上展現人性覺醒的掙扎。

他和舒淇兩人的對手戲,火花四濺,讓觀眾對他們在影片中的精彩互動充滿遐想。

《狂野時代》講的是啥?具體故事還沒完全公開,但能入圍戛納,絕對是部有分量的作品。

導演、演員、劇本,缺一不可。這可是全球電影圈的大舞台,能站上去的都是真本事!

戛納的評委們眼睛毒得很,選片標準高得嚇人,能被他們看中,說明這部電影有真東西。

這次《狂野時代》入圍戛納,也不是易烊千璽第一次在國際上露臉。

之前他的電影就在柏林、東京等電影節上展映過,外國觀眾也對他的表演讚不絕口。

24歲已在國際電影節三度打卡,從奧斯卡短片獎入圍到戛納主競賽,他的每一步都不靠熱搜,靠作品贏!

17歲時主演電影《少年的你》獲奧斯卡提名後,24歲帶着一番電影閃耀入圍戛納。

20歲入圍奧斯卡,24歲進軍戛納,票房與獎項的雙重認可,讓他成為華語電影工業中罕見的“全能型選手”。

有網友說,易烊千璽的演技就像是“潤物細無聲”,不張揚,卻能讓你記住他演的每個角色。

不管是青春片、歷史片,還是劇情片,他都能把角色演活。

這話說得挺對,他的表演從來不靠誇張的表情或者大喊大叫。

而是用眼神、動作,把角色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少年的你》到《長安三萬里》《滿江紅》再到《狂野時代》,千璽真的不僅是偶像,而是演員本身。

24歲,對於大多數演員而言,或許尚在摸索戲路的階段。

而易烊千璽卻已站在戛納主競賽單元的舞台上,刷新華語男演員入圍戛納的紀錄。

憑藉畢贛執導的《狂野時代》,易烊千璽成為華語影史入圍戛納最年輕的男演員。

這一紀錄不僅關乎年齡,更關乎一種罕見的職業軌跡。

從偶像到演員,再到國際影壇的角逐者,他的每一步都精準踩在華語電影工業的脈搏上。

值得注意的是,易烊千璽的履歷已遠超同齡演員的常規路徑。

他的存在,某種程度上重新定義了“流量”的價值。年輕演員的標杆,或許就該如此。

這不就是我們一直追的那個“沉默出圈、穩穩爆發”的千璽嗎?

有人說,“題材”一直是限制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問題,因為不敢寫,或者寫了不敢拍,或寫了拍不好。

而易烊千璽有演技有流量,題材新穎的本,他想接,敢接,也能接得住。

“易烊千璽沒有上限,他一直想突破”,他讓中國電影有了更多可能。

《狂野時代》入圍第7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更是證明了其藝術價值。

在全球眾多優秀影片中脫穎而出,它代表着中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