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科生到全能型音樂創作人,濟南籍歌手薩吉:要對得起自己,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5月5日晚,濟南歷城二中“勤志之夜”草地音樂會迎來了一位新朋友——濟南籍歌手薩吉,回到家鄉,為師生們演繹了三首歌曲。這次的演出,薩吉感到意義非凡,就像穿越時光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場校園音樂會,讓薩吉用音樂和家鄉重新獲得連接,也用音符為學子們定格了一個難忘的夜晚。演出結束後,薩吉接受新黃河記者的採訪,暢談她回到家鄉為孩子們演出的感想,也分享了她從一名理科生轉變成音樂創作者的經歷與人生感悟。

為學生們精心挑選3首作品

結束演出從操場回來的路上,學生們一路追隨,要簽名、合影,熱情程度遠遠超出了薩吉的想象。這次回到家鄉,給中學生們演出,薩吉彷彿看到了曾經也是這個年紀的自己,“猶如時空穿越”。站在歷城二中的舞台上,面對台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學生們,她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熱情與能量,這種能量的洗禮讓她滿頭大汗,也讓她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

薩吉回憶起小時候在濟南看演出的經歷,那時沒有如今便捷的網絡信息,他們需要自己主動去查找演出信息,她還記得第一次看的是謝天笑的演出。而如今,歷城二中的學生們遠比她那時候要幸福,薩吉笑着說,“他們能在網上聽到那些歌曲的原唱,還能在現場聽到歌手對着他們的耳朵演唱。”這種對比讓薩吉既感慨時代的變化,也心生羨慕,孩子們能擁有如此珍貴的音樂體驗。

今年是歷城二中第二次為學生們舉辦草地音樂會,對於類似的美育實踐,薩吉認為它對學生們建立完整人格和價值觀有着重要意義。在她看來,這場音樂會或許會成為學生們一輩子值得回憶的美好瞬間,甚至可能影響他們未來的選擇。有的同學可能會因此走上音樂道路,有的同學可能會因為某一首歌、某一句歌詞而解答心中的疑惑,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薩吉希望自己的演出能為學生們帶來積極的影響,哪怕只是瞬間的心靈觸動。

當被問及要送一首歌給正在發奮學習的學子時,薩吉表示今天帶來的三首歌都是自己精心挑選的,每一首都飽含着對學子們的祝福與期望,“《on my way》鼓勵學子們只要好好走自己的道路就好;《bang bang》象徵著人生的槍已經開啟,要努力往前跑;《送你一顆星》則寓意着只要願意永遠做自己,就會成為天上明亮的一顆星。”

要“正直、勇敢,有閱讀量”

薩吉畢業於美國mi現代音樂學院,2019年正式進入流行樂壇。薩吉作為歌手、音樂總監、製作人,同時活躍於台前幕後,影視原聲音樂是薩吉的專長之一,參與了《唐人街探案3》《以家人之名》《去有風的地方》《長月燼明》等三十多部影視劇音樂創作,無論是懸疑探案、古裝、玄幻或女性題材都留下了耀眼的作品。

薩吉在採訪中透露,自己與音樂的結緣其實充滿戲劇性。她曾是生活在濟南的一名普通理科高中生,按照常規軌跡,可能會走向學理工工程的路線。然而,在大學學了一陣子建築學後,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學,投身到音樂的懷抱中,“這樣的決定在當時可能有些難以接受,但我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薩吉對音樂作品的“情緒”有着敏銳的捕捉能力,還有着多種風格的詞曲創作能力。從理科生到全能型音樂創作人,薩吉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當被問及這種情緒傳遞能力是後天努力還是天賦時,薩吉認為情緒傳遞中有一部分是天賦,但更多的是需要後天練習。她建議大家多關注身邊發生的小事、小故事,以及身邊朋友的狀態,從而建立自己的情緒庫。就像與每個人建立關係一樣,情緒的傳遞也需要不斷地練習和努力。

薩吉還提到,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和日常做事的準則。她引用電影《好東西》中的台詞,“正直、勇敢、有閱讀量”,這些品質在她看來比所學專業更為關鍵。理科的學習經歷雖然沒有直接體現在音樂創作上,卻培養了她嚴謹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她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能夠更加遊刃有餘。

對於自己的經歷能給學子們帶來怎樣的積極作用,薩吉十分謙虛。她認為每個人的經歷都非常獨特,她不希望自己的經歷成為學子們的模板,而是希望他們能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內心,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

採訪的最後,當被問及回到家鄉最想去哪裡“逛吃”時,薩吉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她表示很想念回民街的燒烤,也懷念曲水亭街的泉水。“以前夏天經常去曲水亭街,把腳漂在河面上,蕩來蕩去就覺得很開心。”

記者:任曉斐 攝影:馮松豪 攝影:王春鵬 剪輯:馮松豪 校對:湯琪 編輯:劉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