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示喬
誰火,她就喜歡誰。
一旦出了事情,就立刻出來火速割席。
娛樂圈的拜高踩低,真是讓虞書欣玩明白了。
喜歡誰,誰就“塌房”
虞書欣從進入娛樂圈開始,就被冠上了“滬上公主”的名頭。
家境優越的她,從小享受的就是最好的資源。
最開始她也是因為喜歡追星,而進入了娛樂圈。
第一次看見她,就是在綜藝《一年級大學季》中。
雖然因為太過“作”,招來了很多惡意,但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在節目結束之後,綜藝中的幾位戲劇學院的大學生,之後也沒了什麼聲響。
唯有虞書欣,開始從小網劇開始,之後就當上了女主角。
為了能夠離喜歡的韓娛愛豆Lisa,更近一步,虞書欣就參加了《青春有你2》。
在節目中,虞書欣見到Lisa的時候,表現的也是非常激動。
一些撒嬌的誇張表現,還被很多網友稱作“小作精”。
當Lisa所在的韓國女團在澳門開演唱會的時候,虞書欣還在台下被拍到了。
她全程跟着音樂和節奏蹦蹦跳跳的,能看得出非常開心。
然而就在演唱會,舉辦後不久,Lisa就官宣了參加瘋馬秀的消息。
所謂瘋馬秀,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脫衣舞”的表演。
這種表演在國外不違規,凡在國內絕對是非法的存在。
楊穎就僅僅是因為,在觀看瘋馬秀的門口,被拍到了,立馬全平台被軟封禁。
而脫衣舞表演的本人Lisa,在中國的聲譽和星途,也很快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國內很多關於Lisa的宣傳活動和廣告,也全部或者暫停或者下架。
女明星徐嬌也出來發聲,痛斥Lisa的行為。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青少年粉絲的愛豆,居然甘願去卑躬屈膝,展現最低俗的表演。
事後,也有Lisa瘋馬秀表演現場的合照流出。
作為粉絲眾多的明星偶像Lisa還穿着遮住重點部位的兩塊布,然而旁邊的伴舞卻全部脫光了。
這一幕真的將現實的諷刺展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底層的伴侶,連和主演同樣穿上衣服的資格都沒有。
人生來有羞恥心,脫下衣服容易,可穿上衣服就太難了。
然而這時候,虞書欣卻發了一張帶着長江七號的照片。
因為徐嬌曾經出演過《長江七號》,“畫臟妝、拿捏七仔” ,疑似就是在內涵怒斥Lisa的徐嬌。
雖然每個人都有喜歡的自由,但在是非大義的方向上,人們的總體方向卻是不能錯的。
因為這件事,當時虞書欣也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
就僅僅是喜歡她的表演,就忘記了所謂禮義廉恥,實在是不應該。
從虞書欣這樣的年輕人身上,也能看得出,韓娛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在“禁韓令”剛開始的時候,不少人都在質疑時國內的環境不夠包容。
直到如今才幡然醒悟,華流才應該是主流。
如果任由其他文化侵襲,造成消費的偏差還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對青少年的思想造成影響。
外來的文化不一定就是正向的,所謂的絕對化自由也僅僅是一種託詞。
而且因為禁令的影響 ,之前很多中韓明星一起合作的電視劇,都沒有了在中國上線的機會。
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虞書欣在不久之前被問到最想合作的男星的時候。
虞書欣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說出了金秀賢的名字。
然而這次,又是她喜歡的明星,塌房了。
“取關”的割席
說起虞書欣對於金秀賢的喜歡,可以追溯到她進娛樂圈之前。
那時候還沒有成名的虞書欣,就專門去韓國打卡。
走那些金秀賢曾經走過的地方,或者去金秀賢曾經拍戲的地方拍照打卡。
後來成了明星,虞書欣也同樣不掩飾曾經的喜歡,不止一次說最喜歡的男演員就是金秀賢。
在韓國女星金賽綸離世之後,前老闆金秀賢就被牽連在了其中。
而且金賽綸的親屬還爆料了兩人曾經談過六年的戀愛。
在女孩15歲的時候,就被金秀賢盯上了,然後用愛情的名義來“哄騙”她,簽約到了自己公司。
然而你就是因為戀人的關係,所以金賽綸也接受了公司不平等的分成關係。
可金秀賢還是不滿足,他不止一個目標,還勾搭了其他女演員。
後來金賽綸因為酒後駕車而塌房,也沒了繼續在娛樂圈發展的機會。
在韓國媒體的爆料中,金秀賢先是幫金賽綸,還上了違約金,然後拿這筆錢來永遠控制她,榨乾女孩最後的價值。
具體的操作,就是逼她“下海”陪客人。
萬萬沒想到,表面上衣冠楚楚的韓國歐巴,居然是這樣的“禽獸”。
目前,金秀賢已經承認了確實曾經存在戀愛關係,但不承認他還有其他的企圖。
眼見情況不對,虞書欣立馬取關了金秀賢,這件事還上了熱搜。
果然喜歡是一時的,而利益是永久的。
就像曾經李雪琴說喜歡吳某人一樣,
因為蹭流量而出名的她,如今卻絕口不提曾經的喜歡。
不過,雖然虞書欣,已經做出了態度,取關了金秀賢。
但網友們的聲音,卻依舊是在一邊倒地批評她。
而且現在也是虞書欣的新劇《噓,國王在冬眠》正在熱映的時候。
劇中的虞書欣,延續了她一貫的風格,還是擠眉弄眼的可愛。
同樣是現代劇,對比虞書欣五年前《下一站幸福》中的蔡敏敏。
虞書欣如今的演技,卻沒有絲毫的進步,反而還不如當初有靈氣。
而且她今年也三十歲了,也不能永遠裝可愛吧。
與她同一個階層的小花白鹿,因為《北上》的播出,已經一直腳踏進了正劇。
雖然也不全是正面的評價,但敢於邁出第一步,就是一種成功。
結語
虞書欣新劇播出數據的“滑鐵盧”,證明營銷只能錦上添花,並不能拯救一部劇。
與其琢磨如何玩轉流量,不如好好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