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自上映以來,票房成績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2月17日,該片以120.52億元超越《獅子王》,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位。這也是全球影史票房前十里唯一一部非好萊塢電影。
但隨着電影的走紅,坊間也出現了一些對特效製作張冠李戴的猜測,比如謠傳“土撥鼠的製作其實是由《熊出沒》團隊做的”“追光團隊參與制作《哪吒2》特效”等等。日前《哪吒2》的視效總監石超群發文澄清了謠言,他在文中首先說明“影片的絕大部分內容都由可可豆動畫內部團隊主導完成,因為核心主創團隊都在可可豆”,隨後他對具體特效環節的製作者做了澄清。
近日,南都記者專訪石超群,他說道:“初衷還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幕後真正的團隊是誰,尊重大家的勞動成果。”《哪吒2》對於他乃至很多團隊來說,都是一個時間緊任務重的高難度項目,巨大的心血投入都體現在每一幀畫面上,折服了每一位觀眾。
視效總監石超群。
01
時間緊任務重,還是有不完美的地方
南都娛樂:你之前也做過很多優秀的動畫作品的視效導演和總監,在你職業生涯里,你會如何定位《哪吒2》?它算是你目前為止最花功夫和最成功的作品嗎?
石超群:《哪吒2》最初計劃是希望在2024年春節檔上映,但是由於時間、技術難度、工作量等等考量,最後才延遲到今年的春節檔。
《哪吒2》是我到目前為止,接觸到的包括真人電影、特效電影、還是動畫電影等各種類型的電影里,特效量最大、難度最高的電影。至於說是否最成功,我覺得就像餃子導演說的有一些遺憾。我們團隊里導演會追求極致的效果,總監也是傳承導演的意思,但製片需要考慮到整個項目的周期、檔期等各方面內容,所以製片為了儘快推進項目,就會要求我們放過一些瑕疵。但這時候,總監可能還會偷偷私下裡再去改,再去做一些內容的提升。比如說天元鼎爆炸的時候,有很多灰燼、碎塊,包括爆炸的熱浪、不斷向外滾的煙霧等。正常來說,這些小顆粒和煙霧是有交互的動態的,就像一個石頭飛到煙霧的時候,煙霧應該會產生被影響的動態。雖然整個畫面裡面是很小的一塊,甚至可以說觀眾可能在意不到這個細節。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希望做到真實符合物理學,又要表現出鏡頭的美感,我們希望能強化這種交互。一個作品只要想,就肯定可以永遠做下去,打磨得更好。
南都娛樂:《哪吒2》相比於上一部,有了哪些新的挑戰?
石超群:續集和第一部相比,首先是特效量。可能在普通人眼裡,從第一部的1400個鏡頭,到第二部的1948個鏡頭,數量上沒有特別大的翻倍,觀眾可能感受不到工作量。但是對於我們特效製作而言,《哪吒2》的特效元素更豐富了,有岩漿、海水倒流,再到巨量的爆炸,錯綜複雜的藤條,樹枝的運動等等。特效的豐富程度是遠超第一部的。
再從特效難度上來講,《哪吒2》裡面有很多的水特效,水特效就屬於一種比較高難度的特效,它有各種形式,各種變化。我們不只是單純的有海水破開往後倒流的宏觀視覺表現,我們還會去呈現細節,比如海水通過海底龍宮遺址的時候,會形成很多交互的水花,裡面還有水霧、氣泡等。大家熱議的2億人對撞的畫面,它不僅是宏觀的展現,也有很多細節,觀眾可以發現每一個人形都不一樣,被衝撞後還會飛濺出血液。這種細節就能體現導演對電影的要求極高。不管是宏觀展現上的形式感要足夠強,細節展現上也要足夠逼真,讓人信服。
南都娛樂:《哪吒2》卓越的視效呈現,離不開優秀的設備和技術,我很好奇你們特效團隊會用到那些前沿的設備和技術?
石超群:首先我們個人工作站(電腦)的配置就已經非常高,必須具備超大內存等。本片畫面體量需要渲染的層特別多,每一秒是24幀,每幀有十幾層甚至二三十層的圖片,就需要大量的集群渲染。我們目前幾乎都是雲渲染,就是利用雲渲染平台去集群渲染,其中涉及大量的物理模擬,不管是海水還是爆炸需要超級多的計算機集群去渲染模擬。
02
光看分鏡就已經看哭了
南都娛樂:《哪吒》系列作為改編自傳統文化的國產動畫電影,在視覺呈現上,是如何在傳統國風和當下流行元素做好結合的?
石超群:《哪吒2》整體還是偏國風的,裡面很多的特效都是偏中國傳統意境,不管是它的山水風格,還是魔法的運用,都講究一個韻律。不管是氣、煙霧,還是爆炸等等,這些都追求形式感。這部影片和現代的結合更多的是精神的結合。文藝作品需要與當下的時代精神相符,要在傳統上做一些現代的詮釋。
南都娛樂:據說各位被餃子導演的高要求“折磨”得身心俱疲,光是敖光的龍牙刀就修改了200版,你如何評價餃子導演這位“甲方”?
石超群:餃子導演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導演,同時他非常自律、謙虛和平易近人。他每天都準時上下班來跟我們對方向。《哪吒1》取得了現象級的成果,所以餃子導演的壓力也挺大的,他為了呈現給觀眾不一樣的東西,對於效果的要求就會非常細緻,用他的話來講,他會設定一個大家墊着腳尖才能完成的目標。我第一次拿到電影的概念設計和分鏡的時候,當時還沒有成片,沒有特效效果,我光看分鏡就已經看哭了。這部電影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我們在做特效的時候就常會感慨,這麼短的時間能否做完這些高難度的工作。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要放棄,我覺得是被導演所影響的。
南都娛樂:那你們之間是否有過一些分歧呢?
石超群:當然會有,但我們總體還是比較開放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能達到導演的要求,甚至能比導演想得更好,他都非常願意接受。在整個過程中,餃子導演還是比較清晰、明確地告訴我們他的想法。其實他的想法很多都是很超前,很具有想象力。舉個例子來說,當天元鼎被點燃的時候,它的內部已經燃起三昧真火,表面就會有無數個骷髏不斷翻湧並且噴火,形成一種煉獄的感覺。這一段畫面的呈現中,有很多細節都是他來定的。
南都娛樂:你在近期的闢謠中說“(《哪吒2》)凝聚了全國眾多優秀的動畫公司,真正意義上動畫界的萬鱗甲!”,在選擇外包團隊時,會不會細緻到考慮和結合對方擅長領域進行發配?
石超群:那是必然的,我們肯定會根據團隊特點選擇外包團。比如有一些團隊做角色動畫比較好,有些團隊是在做流體、水體這一方面有很多經驗,我們就會讓他們來製作相應的內容。我們會分得很細,有些團隊可能做岩漿不管是細節、逼真度、動態都特別優秀,我們就會把同一批的這類型鏡頭分包給他們。
我們找的團隊都是業內知名的,像base fx,它其實是相當於中國視效行業的開拓者,他們做過很多好萊塢大片,他們和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有合作,比如《星球大戰》系列、《鋼鐵俠》的系列,漫威的很多電影,都是他們這家中國公司在做,他們培養了很多中國的視效人才,包括morevfx,他們是《流浪地球》的主要的製作團隊。像華強方特,他們只做水體的部分,他們也是製作《熊出沒》系列而家喻戶曉。這些團隊都是很知名的,但是都被張冠李戴了,所以說還是需要出來做一個澄清。我的初衷還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幕後真正的團隊是誰,尊重大家的勞動成果。
03
只有足夠熱愛,才能堅持下去
南都娛樂:《哪吒2》巨大的商業成功,你覺得會給國內動畫產業哪些轉變?比如有沒可能會不會讓動畫從業者的待遇變好些,讓他們更加被重視?
石超群:總的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點就是肯定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本身動畫行業的商業模式,從業人員的待遇肯定沒有遊戲行業那麼那麼好。其實這幾年間,很多動畫人員都已經離開了。很多這個行業的人去了遊戲產業,遊戲產值、經濟價值,包括各方面都會要比動畫產業要高很多。但是《哪吒2》這次的火爆,說明動畫電影是有巨大商業潛力的,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資本、資金注入到這個行業。但我們也還是要擦亮眼睛,當時《哪吒1》上映之後,也有很多粗製濫造的國產動畫出現。
南都娛樂:近些年越來越多海外的動畫製作的工作已經外包給了中國的動畫公司,是否意味着中國動畫在技術層面的水準被世界認可?你覺得還有哪些不足呢?
石超群:首先從技術層面上,我覺得國內的技術已經能去嘗試一些國際一線水準的加工製作了。其實好萊塢電影製作里,比如說《阿凡達》系列的維塔數碼、工業光魔、迪士尼、皮克斯也都有中國人的身影。他們就是從中國走出去後,也在海外發揮他們的作用。還有很多好萊塢的製作公司,會把動畫製作外包來中國製作,所以說只要中國人想努力是能夠把事情做好的。
不足的話,其實國內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是比較少的,就比如說軟件上,不過近幾年也有改觀。就是我國的miarmy群集模擬軟件,拿到了第七十屆艾美獎技術與工程獎。所以不足更多是從政策支持、研發投入,這種偏底層的內容要再去投入更多。
南都娛樂:《哪吒2》的爆火,可能會鼓舞很多新人加入到動畫行業,你有沒什麼叮囑要對他們說?
石超群:在這個行業,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就是你要足夠的熱愛。初期都會很難,像大家所說的一萬小時定律。我覺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有足夠的熱愛,熱愛才是你能堅持下去的動力。這個行業需要不斷學習、探索,還得要抗壓。如果光憑一腔熱血來進入這個行業,可能未必有一個好結果。但是我相信真正喜愛動畫的,真正喜歡這行的人還是能堅持下去的。我最早是做《魁拔》的動畫電影,之後我就一直在這個行業,也沒有動搖過,一直一路摸爬滾打地去做事,一直堅持本心。
采寫:南都記者 劉益帆 實習生 林睿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