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丨四川兩部門親自下場護版權,護的是《哪吒2》更是營商環境

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王彬

圖片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2月15日,四川省版權局、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版權保護的公告。

公告內容包括:一、切實增強版權法律保護意識,自覺抵制盜版;二、全面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持續激發電影創作熱情,不斷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三、觀影選擇正規渠道、正規影院;四、不以任何形式盜錄電影音頻、視頻;五、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分享盜版音頻視頻;六、未獲得權利人合法授權,不得製作電影相關周邊產品;七、發現違法違規線索時,歡迎向各級版權管理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或當地市長熱線舉報。

電影盜版侵權,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牛皮癬式的頑疾。現在,是因為電影《哪吒2》火爆,再一次將這個問題擺在了明面上。實際上,這幾乎是每一部在院線上映的電影,以及每一部在線上正規平台上播放的影視作品,都會遇到的現實共性問題。在網盤、搜索引擎和短視頻平台上,找到影視作品的盜版資源,並非什麼難事。可以說,合法正規的影視從業者乃至整個影視行業,都苦“盜版泛濫”久矣。

如今,《哪吒2》成全民焦點。這個節點上,四川兩個省級部門,親自下場護航電影版權,別有一番意味。不能簡單理解為“護犢子”,其本質是對盜錄影片等違法行為的“零容忍”,是對法治的捍衛,是對產業鏈上相關企業以及觀眾合法權益的守護。這樣的官方公告,再一次表明了態度,提高了聲量,有利於讓“支持正版,抵制盜版”“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保護好版權也就守住了電影市場的勃勃生機”等正向聲音,傳得更廣,深入人心。

這則公告,是四川護航電影版權工作的一個縮影。近期,四川對版權的守護,堪稱是“全鏈條”的,也是“多措並舉”的。從春節前夕四川發布《關於開展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專項工作的通知》算起,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月中旬,四川共出動執法人員3000人次,巡查電影放映單位1000餘家次,未發現電影放映單位發生盜錄影片的違法行為。通過網絡監測,下架數十條電商平台鏈接以及相關網站鏈接、網盤鏈接。四川省版權事務中心還開通“綠色通道”,對著作權方作品登記開展“點對點”服務。

相關部門將對企業對社會的承諾,轉化為持久的行動力和有效整治,這值得“被看到”“被肯定”。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擔得起“守護者”三個字,讓企業更安心,發展更有信心。

四川相關部門為電影版權織就嚴密防護網,護的是《哪吒2》,更是營商環境。企業的合法正當權益能夠得到有力保障,是服務好企業的基本要義,是一個良好營商環境的基本體現。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努力每“多一分”,營商環境的提升優化就“高一度”。在這個過程中,要緊握住“法治”這把利劍,畢竟法治是最大的規矩,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社會最大的福利。

加強電影版權的全鏈條保護,需要在全國範圍內持續推進。要不然,這裡管嚴一點,那裡管松一點,盜版資源依然存在,這樣的治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版權保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也別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必須探索長效機制,聯合相關各方,多維度入手,形成治理合力。

其中,作為盜版資源的重要載體,一些網絡平台,是治理的重要一環。其必須要擔起責任,主動自覺與盜版“絕緣”。“避風港原則”不是免責令牌,對盜版資源“視而不見”的平台,法律應該追責。何時平台上不那麼容易搜到盜版資源,版權保護才算真正有了實質性進展。不徹底扭轉平台與盜版生意之間的“曖昧關係”,就無法改變盜版資源泛濫的現實,版權整治就像“打地鼠”一樣無休無止,這是相關部門在守護版權時一大“攔路虎”。這一“攔路虎”能否及時清除,關係著營商環境的“含金量”。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