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燃爆大年初一,票房超四億領跑春節檔,影院不斷響起掌聲和歡笑

“視效太棒了”“太乙真人依然是搞笑擔當,‘椒鹽普通話’太好耍了”“小哪吒終於長大了,太帥了”“期待第三部,期待哪吒大顯神通!”……

今(29)日,大年初一,“成都造”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正式登陸全國院線。儘管春節檔競爭激烈,但憑藉“哪吒”這一國民級的ip以及第一部的口碑,《哪吒2》上映首日便掀起觀影熱潮,打破多項票房記錄。截至1月29日記者發稿,票房達到4.12億,暫時位居春節檔榜首。社交媒體上眾多先睹為快的網友也給出好評。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1》)成為暑期檔黑馬,最終創造超過50億元的票房奇蹟,至今穩坐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寶座。作為《哪吒1》的續作,《哪吒2》延續了前作故事。天劫之後,哪吒、敖丙的靈魂雖保住了,但肉身很快會魂飛魄散。太乙真人用七色寶蓮給二人重塑肉身。但是在重塑肉身的過程中卻遇到重重困難,凡間的陳塘關、龍族、仙界也紛紛牽涉進來。

相比第一部中四處惹事的小哪吒,這一季中的哪吒成熟了不少,明白父母的苦心,也心懷天下。面對陳塘關大劫,哪吒挺身而出,拯救百姓,又直面龍族與天庭的雙重圍剿,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逆天改命。

相比第一部,《哪吒2》在特效上有了更多進步。影片以“水”為核心元素,打造了獨特的視覺奇觀。龍宮、玉虛宮等分別以琉璃光影與玉石的潔白構築秘境。哪吒與好兄弟敖丙面對強敵大戰時的“水火交融”場景,更被觀眾盛讚“每一幀都是壁紙”。製作團隊耗時多年打磨細節,將中國傳統畫風與3d技術結合,角色動作設計融入武術與戲曲元素,尤其是哪吒被三昧真火煉化後的新形象,被認為“國產動畫工業化的里程碑”。

今(29)日,也是春節檔電影首映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在成都峨影1958電影城看到,《哪吒2》的場次爆滿,不少家長帶着孩子一起來觀影。觀看過程中,掌聲和笑聲不斷,在電影結束後,大家更是自發鼓掌。

不少觀眾觀影后讚譽有加,“好看”“史詩級中式神話故事被完美呈現”“打破了對哪吒鬧海神話傳說的既定想象,為故事塑造了符合時代的全新內核。”也有網友表示:“一聽到哪吒的聲音,5年前的記憶瞬間被喚醒,那種熟悉感撲面而來,彷彿又回到了當初看《哪吒1》的夏天。”

一位家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哪吒》系列是地道的中國神話,創作者以貼近當下的敘事,讓傳統文化在當代銀幕上煥發新生,“我們傳統文化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期待更多哪吒來鬧海。”

峨影1958電影城運營總監蒲麗稱,《哪吒2》是一部合家歡的電影,非常適合春節時全家來觀影。上映第一天,就有很多觀眾帶着孩子來觀影,工作人員在巡場的過程中,能聽到大家的歡笑和掌聲,說明電影的質量得到了認可。

蒲麗也提到,“哪吒”是國民級的超級ip,幾十年來有不同版本,這一次的哪吒加入了更多的四川喜劇元素,片中還對“親子關係”“友誼”“個人選擇”等進行了深入討論,是春節最適合全家觀看的電影,“特效也有很大的進步,我們的國產電影也不比好萊塢的差。我們也非常希望有越來越多像《哪吒2》這樣的好電影,讓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