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獎參賽片|《再見德國坦克》:在有限的條件中自由創作

6月18日下午,入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德國影片《再見德國坦克》舉行了劇組見面會。導演Jannis Alexander Kiefer、製片Frithjof Stückemann和演員Roland Bonjour、Meike Droste、Alexander Schuster來到見面會現場,分享影片的創作故事。

跨界者們的共同探索

《再見德國坦克》的故事發生在德國村莊,以一個美國劇組打算在德國一家廢棄糖廠拍攝戰爭題材劇集為起點,延伸出一系列事件。影片呈現出多樣化的氣質:既有人生感悟,又有深奧哲理;既有溫馨情調,又有黑色幽默。這種多樣化色彩,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主創團隊自身的豐富經歷。

演員Meike Droste曾多次參與舞台劇演出,並出演過許多喜劇和犯罪題材的影視作品,她將這些經驗應用到了《再見德國坦克》的角色塑造中。舞台劇和電影的表演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中最讓Meike Droste感受深刻的一點是,舞台劇中,演員和觀眾是在同一時空的現場演繹,演員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因為每一場演出的觀眾不同,每一次的表演也會不同,而電影則是把影像定格的藝術。見面會前,她隨主創團隊一起參加了在上海影城進行的《再見德國坦克》世界首映,此時距離影片拍攝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再跟着畫面回顧自己的表演,她表示:“當我坐在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是現在的我去演繹,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我已經和一年多以前的自己不同了。”

製片人Frithjof Stückemann除了在本片中擔任製片人,此前還曾擔任導演和劇作家。在《再見德國坦克》的籌備過程中,他和導演Jannis Alexander Kiefer合作,共同完成了影片的拍攝選址、工作推進、主旨設計等多方面的內容。

在有限的條件中自由創作

《再見德國坦克》不僅是導演Jannis Alexander Kiefer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他的碩士畢業作品。相對來說,這部影片沒有非常大的班底或是豐富的製作資源,相反,影片在製作過程中數次遇到預算等方面的問題。這使得主創團隊必須做出一些割捨:“創作當中我們還有很多好的情節和設計,因為預算不夠,這些想法最終被放棄了。”為了應對這些問題,Jannis Alexander Kiefer做了非常多前期工作。儘管條件受限,他依然全身心沉浸於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因為“在這個項目中,我擁有了比較自由的創作權,藝術上的自由性讓我非常享受”。

《再見德國坦克》的主創團隊中,許多成員很早之前就已熟識,他們聚到一起,希望完成一部好電影,為此“談論了很多、聊了很多,儘可能豐富細節、壓縮預算,爭取讓所有人都能滿意”。Jannis Alexander Kiefer還希望,能夠借這部電影為德國電影行業提供新的視角、內容和想象,填充新鮮血液。

見面會的最後,《再見德國坦克》的其他幾位劇組成員也從嘉賓席走到台前,他們共同將《再見德國坦克》帶到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舞台,並在此留下了記憶深刻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