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論壇聚焦IP開發,主講嘉賓王長田透露:張藝謀曾拒絕執導電影版《三體》

極目新聞記者 戎鈺

張藝謀要執導電影版《三體》,是今年上影節公布的最重磅新聞。

6月18日,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主題論壇,多位國內外知名電影人就“ip全球多元化開發的潛力與想象”展開一席談,作為主講嘉賓之一的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也被問到有關電影《三體》的問題,他首次透露,自己幾年前就邀請過張藝謀拍《三體》的電影,但被拒絕,“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太難的事情。”

主講嘉賓合影

電影版《三體》已準備好“挨罵”

在前幾天的上影節活動上,王長田突然宣布光線傳媒和“三體宇宙”共同開發的電影《三體》,將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在18日的論壇上,王長田再次回應相關話題,表示電影版《三體》目前正在打磨劇本,以及篩選除導演和編劇以外的其他主創人員,並強調會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選拔。

論壇現場

王長田坦言,電影版《三體》將面臨改編和創新這兩大難題。在改編環節,如何取捨原著內容是關鍵難點,“我覺得不管怎麼取捨,可能都會有人不滿意,所以我們也準備好了,將來要承受一些非議,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在創新方面,王長田認為首先要尊重導演的創造力,“這是張藝謀導演和我們合作的第5部電影,我非常了解他現在的創造力、活力、學習力和領導力,他是我們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導演人選。”

據王長田透露,幾年前他就和張藝謀提出拍攝電影版《三體》,但被對方以難度太大而拒絕,好在經過幾年的溝通,張藝謀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導演任務,“我們也理解,他將來會在電影的創新上面臨極大的壓力,既要解決原著和電影之間的平衡問題,也要解決中國觀眾和國際觀眾之間的關係的問題。”不過王長田強調,電影版《三體》首先是一部中國電影,所有的創作都會在中國電影的框架中完成。

考慮到《三體》原著主題的宏大與情節的複雜,電影版《三體》的投資不可能是個小數目。對此,王長田表示,出品方目前還沒有確定投資額,但原則上投資無上限,“需要多少投資,它就會有多少投資,我們不會捆住自己的手腳,希望它能成為最好的《三體》作品,不辜負大家這麼長時間的期待。”

王長田

《三體》全球粉絲超過3億

王長田開玩笑說,光線做了那麼多電影ip,都沒有“拼”過一個《三體》,“張藝謀執導《三體》”的話題熱度讓他都感到吃驚。而三體宇宙ceo趙驥龍在論壇上的一段分享,也證明了《三體》在世界範圍內的價值。

據趙驥龍介紹,作為中國首部摘得全球科幻界最高獎“雨果獎”的科幻作品,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目前已被翻譯成35種語言,全球銷量突破3000萬冊,而三體ip的全球粉絲數字也突破了3億,其中約30%為12至23歲的學生群體,“三體已逐漸成為跨代際和跨地域的文化符號,通過全球化專精打造本土內容和海外落地傳播,三體宇宙正在將中國優秀的科幻ip帶給世界,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中國文化。”

趙驥龍認為,尊重ip、尊重中國文化是三體ip全球化開發的基礎,而《三體》所傳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以及“平衡”“共存”“不屈”的文化包容性,是其能夠跨越文明、跨越地域,贏得全球共鳴的關鍵。

趙驥龍

奇幻與科幻更容易走向世界

好萊塢科幻大片《沙丘》聯合製片人許智豪在論壇上分享道,再好的ip都需要等到一個合適的創作者,才能共同“把這個ip宇宙正確地打開”。

據許智豪介紹,《沙丘》雖然也是科幻小說領域的超級大ip,但在10多年前,好萊塢並沒有太看重它,很多好萊塢一線導演都不願意接拍電影版《沙丘》,直至遇到了“大神”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才成就了後來在全球收穫成功的《沙丘》系列電影,“就像《三體》和張藝謀導演,有一種不謀而合、不期而遇的美好。”

華納兄弟探索院線發行(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庫爾特•瑞德也從他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如果想讓一個電影ip衝出本國、擁有全球影響力,相對容易的題材是奇幻與科幻,因為這類影片的世界觀是架空的,與政治、文化的關聯性較弱,更容易被全世界觀眾接受。他舉例說,“所以你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世界都獲得了成功,因為它所構建的世界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不管你是否了解英語世界的文化,都能理解哈利·波特所處的這個奇幻世界。”(圖片來源:上影節組委會)

庫爾特•瑞德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