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離開央視,原來張蕾已經在文聯站穩腳跟

對於張蕾主動離開央視這件事情,大多數觀眾並不能夠理解,畢竟就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比較,似乎沒有哪個平台能比央視更能提供工作機會,然而張蕾卻選擇離開央視進行工作方向的重新調整。

隨着張蕾離職時間的增長,央視已經適應了她的離開,一方面停播了其所主持的節目,另外一方面則開始安排更多新面孔出現在綜藝節目的舞台,以期待這些新面孔成長後能夠頂替張蕾的工作崗位。

反過來講,市場也可以通過張蕾離職後的發展情況來判斷她的選擇是否正確,如果工作機會不受影響甚至有所改善的話,證明張蕾主動離職的決定沒有任何問題。

之所以再次將張蕾主動離開央視的選擇公開進行討論,是因為在文聯文藝志願系列晚會活動的舞台上看到張蕾的身影,當她以主持人身份參與到該活動的錄製之後,市場觀眾恍然發現張蕾已經在文聯站穩腳跟,這恐怕也是她離開央視的根本原因。

對於張蕾來講,她自然是擁有其他選擇之後才會離開央視,如果說沒有更好的選擇,盲目離開央視只會讓她的發展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張蕾在文聯所製作的晚會上出鏡率明顯提高,顯然這就是她的後手。

站在張蕾的角度,繼續留在央視不見得就能夠獲得更多機會,在不被央視晚會製作方重用的基礎上,張蕾所參與主持的節目不過《歡樂城市派》這一檔,對於想要繼續向上發展的主持人來說,這樣的工作量顯然不夠。

更何況隨着越來越多年輕面孔的入職,留給張蕾的工作機會進一步縮減,既然如此,留在央視工作又有什麼意義呢?只是多了一個央視主持人的虛名,對發展並不會產生實際幫助。

反過來看張蕾離職後的工作情況,既有上文所說在文聯相關舞台的主持經歷之外,她自己還進行着網播節目的製作,且不談知名度如何,至少有事可做,只要給其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就代表張蕾有機會被更多觀眾所看好,被更多投資方所看到。

而不是受到央視主持人標籤的限制,即便是在央視舞台上沒有足夠多的工作量,也無法受邀參與其他平台的活動錄製。

目前來看,張蕾的離職是正確的選擇,當然她仍然需要進一步證明自己才能夠保證後續的工作量。

但能夠在文聯站穩腳跟,也是對張蕾業務能力的一種肯定。

考慮到工作平台的轉變,其實張蕾的市場定位以及發展方向也進行了相對應的調整,觀眾對她的認知也需要進行改變。

失去央視主持人的標籤之後,張蕾需要強化自身主持能力的特點,以此來加強在觀眾心目中優秀主持人的標籤,這將幫助她在後續的事業發展上擁有更多機會。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