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CBA|有恩怨有質量,衝上熱搜的遼粵大戰足夠精彩

cba半決賽又見“遼粵大戰”。

不得不承認,“遼粵大戰”在過去10年里已經成為cba聯賽最好的ip,沒有之一。

5月3日晚,遼寧體育館裡,頂着主場球迷山呼海嘯般的鼓噪聲,廣東男籃以110比94大勝遼寧男籃,將半決賽的總比分扳平成1比1,帶着主場優勢返回東莞。

對於廣東男籃而言,這是一場有可能改變系列賽走勢的勝利。內線核心周琦的回歸為球隊找到了支點,而球隊主帥杜鋒的主動變陣,則是廣東男籃的勝利之匙——啟用喬丹·貝爾代替沃特斯,利用威姆斯限制張鎮麟,派出李奕臻纏鬥趙繼偉……

從2007-2008賽季在總決賽相遇至今,這兩支球隊已經成為了cba里的不折不扣的“宿敵”,恩怨、衝突、對抗,當他們在季後賽第11次碰面,cba的對抗強度和話題討論度被再次拉滿。

徐傑怒吼。

衝上熱搜的怒吼

就在第三節還剩下6分半時,廣東男籃的徐傑和遼寧男籃的張鎮麟“製造”了全場比賽最有話題度的一個瞬間。

彼時,徐傑在三分線外控球組織進攻,趙繼偉緊緊貼防跟隨,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徐傑將球交給大外援喬丹·貝爾,然後,他自己一個加速擺脫了防守,衝進內線。喬丹·貝爾眼疾手快,一個擊地傳球再次找到徐傑。那一刻,在徐傑的面前是身高2米05的張鎮麟,但他沒有任何猶豫,用一個拋投越過後者的長臂,將球送進籃筐。

這個進攻讓廣東男籃在客場將分差改寫成70比53,也讓徐傑的情緒徹底宣洩,他沒有立刻回防,而是一步步走向張鎮麟,並且握緊雙拳,對着比自己高出22厘米的對手怒吼。

這次怒吼,雖然給徐傑換來了一個技術犯規,但也讓他在賽後登上了社交網絡的熱搜第一。而徐傑突然爆火全網的原因,多少也有張鎮麟的“功勞”。

張鎮麟隔扣後情緒激動。

就在這輪系列賽的第一場,張鎮麟曾經頂着廣東男籃內線球員徐昕完成了一次技驚四座的隔人暴扣,瞬間點燃了主場球迷的激情。在隔扣之後,張鎮麟指着對手喋喋不休,還做出了籃球場上常見的“too small”的手勢,這個舉動也在賽後引發了不小的討論和爭議。

“關於張鎮麟的這個球,我想說的是,季後賽場上就是在打仗……所以某種程度上,張鎮麟只是做了他該做的,所以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支持徐昕或者其他球員直接噴回去。”第一場比賽結束後,就有這樣的網絡評論力挺張鎮麟,而在第二場之後,徐傑的怒吼則帶來了廣東球迷一方的隔空回應,“某種程度上來說,徐傑只是做了他該做的,為了贏球我能夠理解他的行為。所以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支持張鎮麟或者其他球員直接噴回去。”

徐傑的怒吼和張鎮麟的隔扣,顯然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球迷討論的熱點話題,同時,這也成為了這輪系列賽里最好的註腳——兩場比賽,球員之間的身體碰撞每個回合都在發生;趙繼偉、胡明軒,甚至是內線韓德君都會不惜一切地倒地拼搶;此外,也有喬丹·貝爾“偷聽”遼寧男籃戰術布置然後發生推搡的小插曲。

就連知名籃球評論員蘇群都在社交網絡上感慨,“張鎮麟吼徐昕,徐傑吼張鎮麟,有點意思,有點季後賽的感覺。”

喬丹·貝爾偷聽戰術引發衝突。

教練鬥法,杜鋒變陣

“徐傑怒吼”的詞條能夠衝上熱搜第一,足以說明“遼粵大戰”的關注度和流量有多高,但當廣東男籃和遼寧男籃站在季後賽的同一片球場,他們的對抗之所以受到關注,更是因為高水平的對抗。

系列賽第一場,廣東男籃在缺少周琦的情況下,只撐了兩節時間,張鎮麟的34分幫助遼寧男籃在下半場徹底拉開分差,光是首場比賽的第三節,張鎮麟就得到了14分、4個籃板、1次助攻和3個搶斷的全面數據。

也就是在第一場比賽結束後,不少籃球圈的自媒體都開始看衰廣東男籃,認為張鎮麟是廣東男籃“無法解決”的最大難題。

但系列賽的魅力就在於,兩支球隊從教練到球員的鬥法,能夠讓“五局三勝”的走勢變得充滿懸念。

系列賽第二場比賽,廣東男籃不僅迎回了內線核心周琦,而且主帥杜鋒主動變陣。他在比賽中啟用了小外援沃特斯,增加了陣容的高度;而在防守端,他則將盯防張鎮麟的重任交給了37歲的老將威姆斯;在外線的防守上,杜鋒還派出了年僅18歲的李奕臻配合徐傑輪番消耗趙繼偉。

年齡相差接近20歲的“一老一小”,幫助杜鋒的變陣達到了超出預期的效果。

趙繼偉。圖片來源:新華社

張鎮麟比首場比賽多出場了接近4分鐘,但得分卻從34分跌到了15分,全場17次出手僅僅命中4球,還有5次失誤。而遼寧男籃全隊則是出現了26次失誤,這項數據是遼寧男籃在過去幾個賽季的最高紀錄之一。

不僅如此,在臨場指揮上,杜鋒教練也在不停調整,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在第二場比賽下半場,杜鋒在開場時讓攻防核心周琦和威姆斯坐在場下,而是用喬丹·貝爾作為場上的中軸,全場比賽,喬丹·貝爾在23分鐘里雖然只有6分,但是搶下了9個籃板並且送出10次助攻。

“從我打球的時候我就喜歡會傳球的球員,我覺得籃球運動,一個人不可能打敗一個隊,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去分享球,然後按照我的打球方式來打球。”贏下了關鍵的客場之後,杜鋒也對喬丹·貝爾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此前把貝爾找回來,也是因為他是比較一個全面的一個球員,他很無私,這個是球隊特別的需要。”

如果說喬丹·貝爾是杜鋒調整出來的一台發動機,那麼周琦就是能夠讓這台發動機持續工作的支撐架。在24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周琦貢獻了12分和18個籃板,還有2個蓋帽,正是他的回歸讓廣東男籃從第一場輸掉14個籃板變成了第二場贏了3個籃板。

“周琦是國內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好的內線球員之一。”杜鋒在賽後也提到了周琦對比賽走勢的影響和改變,“他對隊伍的幫助,不管攻防兩端,對國家隊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

周琦。圖片來源:新華社

宿敵恩怨,就用籃球解決

事實上,周琦對於這一輪系列賽的影響,遠不止於在球場上。

就在廣東男籃贏下比賽之後,廣東跟隊媒體記者就分享了賽後更衣室的視頻。在杜鋒表揚了年輕球員的表現之後,周琦還特意再次強調了李奕臻和張皓嘉的貢獻,“他們兩個防守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消耗對方的體力,他們會犯一些錯誤,但是我覺得他們不惜體力,才能給我們最大的幫助,我希望你們兩個繼續保持。”

就在比賽結束前3分19秒,李奕臻拼到大腿抽筋,但這位18歲的年輕人在22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回報了杜鋒教練的信任,成為了這場比賽的奇兵。

“現在敢於承擔,敢於造殺傷的球員少了點,廣東一直在突分,擋拆,分享球,希望更多的球員能承擔。”賽後,就連遼寧男籃的主帥楊鳴都給對手送上了肯定,“廣東的強度拉滿,外援的調整提升了比賽強度,貝爾的防守讓我們分享球變少,他的防守面積很大。”

楊鳴。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重掌遼寧男籃教鞭之後,少帥楊鳴也在很多方面提升了衛冕冠軍的化學反應,只不過,在缺少了後場核心郭艾倫的情況下,楊鳴手上的冠軍班底還沒有齊整,“只有趙繼偉控制得比較好,其他後衛包括外援,控制得都比較差,是我們陣容上的缺陷。賽後我說需要外援和年輕後衛站出來,要不廣東隊一直抓失誤打反擊。”

從楊鳴的賽後總結也不難看到,在接下來的兩個客場之旅中,他也將對球隊做出調整,來回應杜鋒教練在系列賽第二場的改變。

從1995-1996賽季至今,廣東男籃和遼寧男籃已經11次在季後賽碰面,其中9次都是在半決賽和決賽這樣的重要舞台,遼寧和廣東這兩支球隊完全可以配得上“宿敵”之稱,而“遼粵大戰”也已經是每個賽季都最受期待的對決。

對於cba聯賽而言,能夠持續多年在聯賽里看到這樣的“宿敵之爭”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喬丹·貝爾賽後被扔水瓶。

不過,場外的一些不和諧因素,卻給這樣精彩的“宿敵之爭”蒙上了一些陰影。系列賽兩場過後,社交網絡上的不少賽後視頻將cba的觀賽風氣又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其中便有球迷扔水瓶砸向外援貝爾的不理智行為。

球迷支持主隊的情緒可以理解,即便在nba,“紐約市長”特雷·楊和球迷的紛爭以及威少和球迷的對罵也使比賽更具故事性。但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則需要球迷們變得更加成熟。

終究,球場上的恩怨情仇還是應該用籃球來解決。就像在比賽結束後,徐傑和張鎮麟依舊握手致意。

“周琦是從遼寧青年隊成長起來的,所以對於周琦的關愛也非常深,希望兩個地區的球迷都更有愛,互相祝福兩支球隊和兩支球隊的球員。”就如杜鋒所說,他也希望雙方球迷能夠以更成熟的方式去對待這樣的“宿敵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