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九四四》編劇:關雪和宋卓文只是逢場作戲

隨着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過半,關於劇情的討論持續如火如荼。

《哈爾濱一九四四》講述了共產黨情報人員宋卓文(秦昊 飾)被冷血多疑的哈爾濱警察廳特務科科長關雪(楊冪 飾)誤認成自己的雙胞胎哥哥宋卓武。而藉著宋卓武與關雪的“一命之恩”,宋卓文潛入特務科試圖取得關雪及日本高官的信任,爭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到底關雪與宋卓文之間是何情感?宋卓文與宋卓武兄弟間的“替身文學”又會如何展開?關雪這個角色該如何理解和演繹?日前,新京報記者專訪該劇編劇王小槍解讀該劇的劇情與人物設定。

宋卓文和關雪鬥智斗勇。

雙胞胎“替身文學”如何創作?

在兄弟互換的戲份中,埋藏了很多伏筆

《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故事創意至少要追溯至七八年前。

彼時,打開影視“雙生文學”局面的作品《白夜追兇》尚未播出,而過往市場中的“雙胞胎”梗也大多是“一正一反”或一開始就只活下了弟弟去頂替哥哥,正如王小槍和《對手》的導演盧倫常在2012年合作的諜戰劇《密使》。因此,深諳諜戰題材的兩人就商議,是否可以挑戰創作一部兩兄弟在同一陣營的劇本。

秦昊飾演宋卓文。

“雙胞胎的創作難度在於‘高概念’,創作者要格外花一些工夫把兩人的故事細節豐富、落地。尤其同一陣營會更難。”王小槍解釋,如果兄弟針尖對麥芒,天然能生出無數矛盾衝突,但像《哈爾濱一九四四》中宋氏兄弟信仰相同、目標相同,編劇只能花更多心思去設計他們的分歧、異同。而且,雙胞胎萬變不離其宗,戲劇性一定在“替換”,但怎樣的替換能讓觀眾意想不到?多年未見、性格迥異的兩兄弟,怎樣的替換又能讓觀眾陷入曖昧不明?

最終在王小槍的筆下,卓文、卓武兩兄弟人如其名,一個文質彬彬、心思縝密,一個豪情粗獷、行事不羈。性格之外,無論是面對關雪,還是處理麻煩的方式,大到性命危機,小到吃東西的習慣、喜歡東西的區別,都經過了縝密的設計。

但《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懸疑感並不止於此。王小槍透露,在兄弟互換的戲份中,編劇們悄無聲息地埋藏了很多伏筆。或許二十集過去,在一些劇情中觀眾也像關雪一樣,對到底是卓文還是卓武產生了錯誤判斷。“兩人會有很多不同方式的替換,可能有時候觀眾以為是弟弟,但其實是哥哥,之後我們通過閃回才會解開某個環節到底是誰。”

楊冪演的特務頭目故意讓男人們爭風吃醋?

所謂“曖昧”戲更多是權謀手段

《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後,楊冪飾演的關雪引發諸多討論。作為哈爾濱警察廳的特務科長,她為何看似既狠厲又念舊情(對宋卓武)?

關雪率領特務科一眾男人。

對演員形象塑造的討論,不能脫離於人物本身。關於關雪是一個怎樣的人,王小槍給出的答案是:“她一定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特務頭子,一個反派角色。”王小槍也看到一些觀眾對於該角色的猜想,比如,關雪或許是經歷諸多苦難才成為了一名殺人不眨眼的女特務,但在王小槍看來,不管關雪當年是不是為了混口飯,吃飯的方法也很多,她一定不是被日本人“逼上梁山”的,“成為特務是她自己的選擇,不是所謂的人性拷問。關雪是一個想得很清楚的人。”

而對於關雪與宋氏兄弟之間的情感羈絆,劇中用了不少篇幅若有似無地表現她與宋卓文的“曖昧”。王小槍解釋,關雪與宋卓文、宋卓武的曖昧拉扯大多只是逢場作戲。他將諜戰題材中的感情戲分為兩類,一類是真的產生了感情,比如《對手》中丁美兮(譚卓 飾)和女兒;而另一類則像《哈爾濱一九四四》,“關雪和宋卓文一直就是相互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關雪作為特務頭目,‘曖昧’或者感情表達一定涵蓋了試探、考驗、求證、欲擒故縱。”

此外王小槍解釋,一開始關雪讓宋卓文進特務科,是為了打破原本特務科的權力平衡。關雪是特務科里為數不多的女性,心狠手辣,但身邊的人也沒有一個善茬,比如行動股的胡彬是關雪的擁護者,但他之後也曾想方設法要拿捏關雪;情報股的潘越更是心計頗多。“所以關雪的一些台詞可能並不是她心裡真實所想,很多時候就是一種手段。有一些可能是為了試探宋卓文,但可能過兩天又當著宋卓文說潘越,當著潘越說胡彬……我看有些評論說,關雪好像故意讓幾個男人為她爭風吃醋,我覺得這也是她權謀的一種。”

《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故事背景發生於1944年的哈爾濱,據史料可知,當時很多老百姓其實都意識到日本人的日子可能不長了。而故事發生的次年,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在這樣不斷時移世易的背景下,王小槍認為,關雪的心態在第1集、第20集、第40集也一定有所不同,“關雪是非常聰明的人。局勢變化下,她心裡到底怎麼想?這很微妙,也很複雜。她真的不知道宋氏兄弟有問題嗎?也不見得。但她為什麼一直沒有揭開?這些我們都要拆分到劇情各個階段去分析。”

王小槍透露,故事走到結局,關雪和宋卓文之間會有一場重要的對話,揭開過往他們之間種種,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宋卓文和關雪到底是如何看待對方,以及他們對局勢的不同看法。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