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語 | 監管“看場子”:看得住明星假唱,看不住歌迷失望

五月即將到來,五月天又要開演五月即將到來,五月天又要開演唱會了!

4月24日,五月天所屬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官宣:五月天巡迴演唱會北京站將於5月18日至6月1日,在鳥巢舉辦10場。再破紀錄!

上一次他們創造的紀錄,是2023年11月在上海體育場連開了8場演唱會,但隨即陷入“假唱風波”,相關話題接連數日登上熱搜。

隨着“假唱風波”持續發酵,眾多網友化身聲紋鑒定 “福爾摩斯”,逐幀分析五月天的演唱會資料。雖然五月天方面很快回應不存在假唱,但還是承受了巨大壓力。

當時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曾表示,對五月天涉嫌假唱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待有關情況依法核實後,會及時回應網友關切。

如今“假唱風波”過去五個月,沒等來確切官方調查結果,五月天卻官宣要“再破紀錄”。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十分期待,但也有網友質疑,這次更忙,15天唱10場……

真是——“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堅決不放!”

頂着風波即將開唱,此次票房能否熱賣?對此,多位演出市場的資深人士均預測,只要五月天出來,歌迷肯定買單,因為明星假唱很難界定,而在調查結果未出之前,行業通常默認藝人“沒有問題”。

五月天樂隊(圖片來自網絡)

數據很扛打。票務平台大麥app信息顯示,五月天演唱會4月27號泉州站的票已經全部售罄;雖然北京鳥巢的10場尚未開票,但大麥上點“想看”的人數已超過30萬。

粉絲確實給力,但也不排除有人想親臨現場“一鑒真假”。

當然,此次相關部門不會缺席。北京市相關執法部門已經表示,會派工作人員到現場監管,對於“鑒別真唱與假唱”,也有相應的工作機制。

聽上去有點尷尬,但確實是對廣大歌迷負責任的做法。之前,演唱會監管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事後監管又因為證據缺失容易不了了之,這次相關部門“嚴陣以待”,又有歌迷“火眼金睛”,想必五月天不會“自投羅網”。

演唱會走到如此境地,靠監管才真唱,總讓人有些唏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明星都是全棲,能陪粉絲們度過幾十年時光。老偶像們也很爭氣,張學友60歲了還劈叉,張信哲嗓音清亮唱滿全場,郭富城舞跳慢了就被笑話“像快沒電的玩具”。藝人敬業是本分,真唱更是基本功,水平如何自有觀眾投票,輪不到監管“看場子”。

曾經萬人矚目的演唱會,正在慢慢走下“神壇”。

從去年演唱會逐步復蘇併火爆,相關事件就不斷,演出市場種種亂象一一浮出水面。

許美靜南京演唱會引爭議(圖片來自網絡)

前段時間,許美靜演唱會全場喊退票,觀眾們期待的“集體回憶青春”變成了他們的最大失望。剛在上海梅奔開演唱會的徐懷鈺,因上座率不足,一層看台整個不開,頗為尷尬。鳳凰傳奇常州演唱會上,一位歌迷好不容易搶到票,座位卻在巨大的柱子後,好在鳳凰傳奇表示支持歌迷維權,並贈送他們鳥巢演唱會的票。

原來這一屆粉絲可不會慣着誰,回憶殺是回憶殺,演唱會是演唱會,我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再大的明星也必須有職業操守,業務能力不行,組織磕磕絆絆,粉絲的容忍程度有限。花了真金白銀,要看真材實料,不過分!

人人都是“鑒真師”的背後,是演唱會市場的蓬勃,觀眾欣賞門檻的提高,也有對演出內容、場所等多維度容錯率的降低,更標誌着中國的演出市場邁入新的“進化期”。

許多歌迷願意花重金到場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手,演唱會應當成為歌手與歌迷互動的橋樑,而非只是演藝公司、藝人團隊撈金的渠道。讓觀眾高高興興來,滿腹牢騷走,對不起他們的熱情,也背離了藝人的本心。

說到底,監管“看場子”,看得住明星假唱,看不住歌迷的失望。

經歷了柱子票、票價大跳水、歌手現場不當言論、假唱風波等等,各種亂象正在一一釐清,演出行業上下游產業也得以在爆發期不斷修正自身。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達34.24萬場,較去年同期增長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3.74%。演出聚合效應對地方文旅的提振不必贅述,地方政府希望觀眾有更好的文旅體驗,當然無可厚非。

4月3日,福布斯發布第38屆全球億萬富豪榜,34歲的美國樂壇天后泰勒·斯威夫特正式登上富豪榜,以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億元)凈資產,成為史上首位僅憑藉音樂和演藝收入,就成為億萬富豪的藝人。她的演唱會,還誕生了“霉霉經濟學”。

所以,我們的大明星們,娛樂行業可走的路還很寬很長,不止是回憶殺和段子手。

(據安徽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