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人,就不配當影帝?

“喜劇創作難,但是地位並不高。”

說出這句話的,是內地數一數二的喜劇演員沈騰

3月11日,第一屆澳門國際喜劇節正式開幕。

開幕論壇嘉賓,請到了張藝謀寧浩,這兩位執導過多部喜劇片的知名導演。

沈騰和馬麗,這對公認的內地最佳喜劇搭檔,共同擔任發起人。

眾多喜劇人齊聚的場合,本該是熱熱鬧鬧的。

然而沈騰,卻提出了這個尖銳的問題。

或者說,指出了一個很矛盾的現象。

張藝謀畢竟是老戲骨,立刻找補:

“從商業價值和影響力,喜劇都是排第一的。”

*畢竟他已經連着執導兩部喜劇了

這話說的沒毛病。

咱們回看票房榜前三,就有一部是喜劇。

去年的票房榜第一,也是喜劇。

還在散發著餘熱的春節檔,有四部撤檔。

剩下的四部,無一例外,全是喜劇。

再往前倒,引發眾多打工人共鳴的《年會不能停》,也是一部標準的喜劇。

就連最近爆火的現象級作品《周處除三害》,都有十分明顯的黑色幽默元素。

如此優秀的票房表現,一方面證明了喜劇片的市場價值

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普羅大眾的認可

但是,張藝謀很微妙地迴避了一個問題——喜劇片和喜劇演員的地位

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似乎都對喜劇不屑一顧。

近幾年,只有屎尿屁橫飛的《悲情三角》的導演魯本,拿到過金棕櫚獎

奧斯卡獎,號稱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近幾年裡只有《鳥人》和《瞬息全宇宙》得過獎。

後者還是因為美國政治正確,拿到不少“附加分”。

國際獎項排斥喜劇,國內獎項則青睞歷史正劇。

沈騰本人對此深有體會。

他在2022年的第36屆百花獎上,經歷過0票出局的尷尬處境。

雖然大家都知道,金雞百花的“含金量”。

但玩得這麼明顯,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為什麼電影圈,這麼不待見喜劇片?

為什麼喜劇演員,在影視圈裡處在鄙視鏈底層?

其實這種怪現象,早已存在多年了。

首先,中國古代存在各種形式的喜劇。

比如宋元的雜劇、清末出現相聲,都是喜劇的雛形。

給皇帝逗樂的俳優、雜劇的優伶戲班,應該算最早的喜劇演員。

他們的社會地位低下,所受的欺辱更是多於常人。

到近現代,喜劇有了更具體的“樣貌”。

它是東北的黃色二人轉,是天津的天橋葷段子相聲,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喜劇人的社會地位,說“戲子”都算高攀,比叫花子強不了多少。

單論喜劇電影,應該從1913年張石川鄭正秋等人投身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以後,拍攝的一系列“滑稽短片”算起。

誇張地表現十里洋場的俗人奇事,展示了上海都市眾生相。

可以說,喜劇片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

但是礙於政治、社會因素影響,喜劇片的作用被嚴重忽略了。

比如,提到為電影爭取市場,大家都知道《火車進站》

卻很少有人提起世界第一部喜劇:《水澆園丁

由此可見,對喜劇以及喜劇演員的輕視,自古有之。

除此之外,我認為喜劇的特殊性,也是它不被待見的原因之一。

別說什麼“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喜劇的底色是悲劇”,那都是扯淡。

悲劇不要面子的嗎?要當你喜劇的內核?

喜劇就是逗樂,滿足觀眾的最基本、最低級的生理需求。

所以幾乎沒人不愛看喜劇。

喜劇的功能性,註定了它沒有足夠的篇幅,來增加文本厚度、深挖主題內涵。

否則故事講深了,觀眾看懵了,就笑不出來了。

*北京日報銳評《龍門鏢局》太深奧

很多觀眾看的時候嘎嘎一頓傻樂,看完了那點小小的虛榮心就出來作祟了。

人還沒走齣電影院,就去某瓣打了個兩星。

並點評:深度不夠。

這就是為啥某瓣對動作片、恐怖片和喜劇的打分極為苛刻。

因為這三種類型片,滿足的是觀眾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最低級的生理需求。

況且喜劇的深度確實不夠,所以很難入圍高端大獎。

2019年的《圓桌派》中,王晶接受竇文濤的採訪,曾經吐露過心聲。

作為公認的“爛片之王”,就連他也“看不起”喜劇。

認為喜劇片在電影市場里地位低,王晶拍的喜劇就經常被媒體說低俗,還被拿來跟王家衛比較。

王晶心底里也更認可文藝片,他給許鞍華投過不少錢,擔任《桃姐》的製片人。

還有個比較偏的角度。

一部好萊塢視效大片,和一部國產喜劇片,票價差個十幾塊。

前者斥巨資打造,後者成本只有前者的零頭。

觀眾的感受天差地別,肯定會覺得喜劇“不值這個價”。

所以喜劇的票房表現很好,但口碑大多在及格線上下。

除此之外,為了提高代入感,引起觀眾的共鳴,喜劇往往具有貼近性

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自然又親切。

演員也都很接地氣,可正是因為這種貼近性,讓部分觀眾產生了一種錯覺:

喜劇演員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演技,也不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

和正劇演員相比,喜劇演員嬉笑怒罵形於色,舉止誇張瘋癲。

當他們被和“滑稽小丑”划上等號,觀眾又怎麼可能給予充分的尊重?

甚至當逆反心理和仇富心理發作,還會覺得喜劇演員不配賺得盆滿缽滿,享受很高的社會地位。

所以無論是圈內還是圈外,都普遍輕視喜劇演員。

對於喜劇演員而言,有一點比“輕視”更可怕。

刻板印象。

*葛優演啥都讓人發笑

一旦被打上喜劇演員的標籤,就很難再改變戲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沈騰在《滿江紅》里痛苦掙扎,觀眾卻難以共情,只有反差帶來的荒謬和滑稽;

馬麗在《第二十條》里傷心落淚,觀眾卻還沉浸在她上一秒的“彪悍”里;

徐崢在《我不是葯神》里,為癌症患者們痛苦掙扎的時候,觀眾卻很難從“囧”系列裡走出來。

為了獲得業界和公眾的認可,喜劇演員們幾乎都在轉型。

趙本山憑藉在落葉歸根中的出色表現,提名第33屆金像獎影帝,惜敗於《色戒》的梁朝偉

而後在《一代宗師》飾演丁連山,表面上是優哉老者,實則關東之鬼,暗夜孤星。

身上承載着最中國、最通透的亂世哲學。

就連曾經擊敗他的梁朝偉,都差點接不住戲。

趙本山的老搭檔范偉,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拿下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漫長的季節里,他又是失孤的父親,在老婆孩子的幻象中,苦苦追尋着真相。

觀眾忍不住感慨:“喜劇演員,是我對范偉最大的誤解。”

卻沒發現,自己對於喜劇演員,也有着很深的成見。

王寶強喜劇出道,當過打星,拍過爛片。

演員代表作《hello!樹先生,一支煙抽出十八種花樣來;

導演代表作八角籠中,展現出了他對草根階層的回望,以及自己能夠想到的“出路”。

而有的演員,則在對立的道路上狂飆猛進,穩定產出大量影視垃圾。

我印象最深的,當屬鄧超孫儷兩口子的《惡棍天使》。

2015年之後,類似的爛片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頭。

它們都有相似的特質:

笑點是尷尬的,段子是低俗的,表演是浮誇的,製作是粗糙的,目的是賺快錢的。

作為一名影視區up主,其中絕大部分我都看過。

真不是某瓣對喜劇有偏見,實在是有些破玩意爛得出奇,評分實至名歸。

如此劣幣驅逐良幣,用心打磨的喜劇佳作都被洪流埋沒。

對喜劇和喜劇演員的輕視,也就積重難返了。

我認為,上至高高在上的學院派,功成名就的電影藝術家們。

下到平民百姓,普通觀眾。

都應該重新認識喜劇。

都市風光第一次將“音樂”,當作一種結構性元素,進入了中國電影;

《太太萬歲》,深刻而細膩地描寫女性心理,版本領先現代好幾十年。

黑炮事件另闢蹊徑,開創了國內黑色幽默的先河;

甲方乙方為內地院線,首創了“賀歲檔”……

這些不同年代的喜劇片,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偏見是一座大山,很難輕易撼動,歧視的消除註定是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喜劇創作者和演員,不妨試試轉變心態。

即便主流電影節不認可,電影圈不待見。

但喜劇片的市場價值、商業成功,是電影節電影比不了的。

與其強行變道,不如在自己的賽道走遠一些。

喜劇大師卓別林,有人懷疑過他在電影界的地位嗎?

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被稱為“用卓別林方式演戲的英國金凱瑞”。

沒人能質疑他的影史地位。

我始終相信一點:任何事情,只要你做到極致,都能成功。

今天就說到這裡,咱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