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許娣:丈夫照顧我的生活事業42年,拍戲掙的錢都交給他

作者|永遠的卡布

編輯|知愚

前段時間,都市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榮登“癲劇”榜首。



電視劇講述的是眼瞎男主秦峰,有個身材高挑、貌美如花的妻子安心。


安心原本是位優秀舞蹈演員,因車禍被迫截肢,秦峰無法忍受她的醜陋殘肢,竟然出軌了自己的女上司。


但這個女上司,朝天鼻,腫泡眼,形象和原配一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用秦峰媽媽的話說,“你真是餓了,什麼都吃得下!”


這段發瘋情節一度屢上熱搜、引發熱議。



待到觀眾被狗血情節雷得七葷八素後,再細看這部劇,發覺這部劇里也有值得細品的人物和暖心接地氣的情節。


這個人,就是女主角安心的媽媽趙秀芳。


她胖得臉連着脖子,後背像城牆,愛財如命,還貪吃無節制。卻為了鼓勵車禍後的女兒走出痛苦,自己三個月減掉100斤,差點把命豁出去。


看着劇中人邋遢的外形,誰能認出,她就是《我的前半生》里時尚新潮的薛甄珠。更想不到的是,資深老戲骨許娣為扮演好這個角色,不惜自毀形象。


她任由化妝師為自己“畫”上200斤的肥肉,還主要要求在腿上綁沙袋,刻意演出胖子走路蹣跚笨拙的模樣。


老戲骨的敬業精神,值得點贊。



除了努力讓外貌“形似”,許娣更着力讓人物“神似”。


安心剛剛出車禍時,她無法接受女兒失去雙腿的現實,逃開醫院,自己一個人點了一盤子炸雞腿又哭又吃,把絕望情緒通過歇斯底里式的大嚼特嚼體現得淋漓盡致。


止不住的眼淚,嚼了一半含在嘴裡咽不下去的雞肉,都讓觀眾瞬間破防,不得不佩服老戲骨表演功力深厚。


一路走來,許娣演過太多的“婆婆媽媽”,可以說幾乎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給她當過兒子、女兒、女婿或兒媳,但她演的每一個“婆婆媽媽”都不重複。


神話》中,她是胡歌的媽媽,隱忍又執着;



大丈夫》里,她扮演李小冉的慈母王慧娟,對女兒千依百順;



小丈夫》里,她是俞飛鴻的“戲精”母親,不論多大歲數都活得生龍活虎。



《我的前半生》里,她飾演的薛甄珠是世俗功利又護女心切,讓人又愛又恨。



很多觀眾都好奇,這麼好的演員究竟是怎麼把自己百鍊成鋼,煉成了最火的婆婆媽媽?


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老戲骨的養成要從許娣16歲開始說起。


1974年,北京大妞許娣已經長成了身高1.66米的出挑美人,在人堆里一眼都能被人注意到。


當時,她在134中讀書,正遇到北京戲曲學校來招生。


儘管許娣對曲劇沒有一點了解,但她吐字清晰、聲音甜美,憑着一段課文朗誦,意外考進了戲校。


但由於是半路學習曲劇,許娣既沒有童子功,也沒有演出技巧,更沒有理論知識,在學藝的道路上吃盡了苦頭。


她不懂練聲技巧,靠蠻力硬練,有時嗓子都練啞了;別人練戲曲都是童子功,許娣直到17歲才開始拉筋壓腿,經常要承受別人幾倍的痛苦,有時疼得她眼淚汪汪。


但許娣咬緊牙關,堅持每天早出晚歸練功從不間斷。她當時的同學都說,許娣不是條件最好的那個,但一定是最刻苦的那個。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娣漸漸成了班裡的尖子生,並在畢業時被順利分配到北京曲劇團工作。



許娣的天賦和努力,曲劇大家魏喜奎都看在眼裡。


1990年1月,她破例收許娣為弟子。值得一提的是,魏喜奎是曲劇創始人,藝術成就與梅蘭芳齊名,一生只收了許娣這麼一個徒弟。


在名師指點下,許娣的唱腔日趨成熟。


1996年,許娣因在曲劇《龍鬚溝》中飾演“程娘子”,一舉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她也是北京曲劇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2.


曲劇是小劇種,受眾面窄。


許娣雖屬行中翹楚,但仍然收入微薄。直到1986年的一次偶遇,改變了許娣的生活。


當時她正去曲劇團的傳達室拿報紙,偶然遇到了導演劉文田,劉導慧眼識英才,問許娣對拍電視劇感不感興趣。


生活單純的許娣還有一些不願意,覺得自己是個戲曲演員,不適合拍電視劇,再說了,在她看來,戲曲工作看起來更高雅。


劉導開導她,即便天天演出,場場爆滿,也只有1000多人看,還不如演一部電視劇,一晚上起碼有幾十萬觀眾。


許娣被說動了,她意識到,影視劇是另一個舞台,一樣是創作角色,為觀眾服務。


從此許娣開始接拍一些影視劇,包括《愛你沒商量》、老版《三國演義》、《趟過男人河的女人》、《黨員馬大姐》等。



剛開始,許娣還有點不太適應影視劇的表演。


影視劇的走台和說詞跟戲曲表演有很多不同,沒有人專門教許娣,她就自己琢磨,從模仿其他演員開始,再經過導演的點撥,聰明的她逐漸積累了影視劇表演經驗,越來越駕輕就熟。


在《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中,她扮演的“大彪子”,是一個潑辣能幹又愛惹是生非的農村婦女形象。


許娣為了演好這個人物,在拍攝地門頭溝觀察當地婦女,從走路、說話的樣子,到細微的面部表情,都細緻地模仿到位。


她塑造的“大彪子”身穿大花衣服,說話粗聲大氣,說起男女之事來愛嚼舌根,眼神里都透着“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吃瓜精神。


以至於在觀眾路遇許娣認出她時,恨得牙根痒痒,又不得不說“你看樣也不是這樣的人呢。”


觀眾記住了角色,帶入到演員身上,是對演員演技最大的肯定。


2008年,許娣正式從曲劇團退休。


別的演員都是上了歲數以後片約越來越少,許娣反倒片約紛至沓來,忙不過來。


從1986年至今,她參演的電視劇已達103部,參演的電影16部,徹底在影視界大展拳腳。


許娣出演的眾多角色中,《我的前半生》中的薛甄珠一角最為出彩。


她燙着爆炸頭抹着大紅唇,穿着高跟鞋在菜場得意洋洋走路的形象,瞬間就把精明市儈,又時尚新潮的上海大媽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其實直到開機,許娣還只會兩句上海話,“儂曉得伐”“好滴呀”,還是用北京腔念出來的。


但許娣不放過自己,她私下請上海籍貫的演員幫忙,跟她們上小課,一絲不苟地學說上海話。


等到許娣的戲份正式開拍,她一張嘴已經是一口地地道道的上海話,再加上表演時誇張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大家都驚呆了。


這哪裡是個北京大妞,這已經是個正兒八經的“上海寧”了。



除了語言的地道,薛甄珠還會在超市買菜時帶着小刀,把菜幫子、菜根都悄悄削掉,稱完菜售貨員要貼價簽的最後一刻,再塞進去一把香菜


許娣把斤斤計較的、小市民形象,演到了骨子裡。


2018年,許娣也因為薛甄珠一角的成功塑造,一舉奪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最佳女配角獎。


曲劇舞台上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許娣塑造屏幕形象的時候信手拈來,讓沒啥存在感的婆婆媽媽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3.


如果說許娣的藝術成就讓人羨慕,許娣的婚姻就更讓人嫉妒了。


她和丈夫俞建偉是藝校時的同班同學,還是彼此的初戀,23歲結婚就一直攜手至今。


兩人的相識就頗富戲劇性。


剛入校時,班裡舉行聚會,玩到歡脫的俞建偉突然順口說了一句國罵。


沒想到,坐在旁邊桌的許娣聽不過耳,火冒三丈,一把掀翻了桌子。


嚇得俞建偉回家跟弟弟說,“誰娶了這樣的媳婦誰倒霉”。


但緣分使然,兜兜轉轉這個“倒霉”的人竟是他自己。


倆人同校3年,又同時被分配到曲劇團,許娣逐漸發現俞建偉其實不僅外形帥氣,內心也是溫柔體貼,逐漸和他走到了一起。


1981年兩人結婚後育有一子,生活十分幸福。


當然,再順遂的生活也有坎坷,倆人的生活也經歷過風雨,但一次次都被他們用愛解決了。


1987年,許娣剛開始接拍影視劇時,需要到外出拍戲。如果長期離家就不能照顧孩子,她猶豫不決。


丈夫俞建偉得知後二話沒說,直接向團里遞交了辭呈,主動挑起照顧家庭的任務,解了妻子的後顧之憂。


俞建偉的愛妻之舉,還體現在幫助許娣度過更年期上。


當時許娣情緒不穩,經常為小事發脾氣,但俞建偉沒有表現出過一絲的不耐煩。



相反他體諒妻子的不容易,和兒子一起拉着許娣去爬山,經過半年的鍛煉,許娣的更年期癥狀竟然好了。


其實,在常年的付出中,俞建偉的身體也一度累垮過。那時他被懷疑得了肝癌


因為怕影響妻子工作,俞建偉一直瞞着。


終於,許娣還是知道了。


她從片場趕回來,含淚問丈夫:“出了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跟我說實話?”俞建偉黯然回答:“你拍戲那麼忙,我不想再給你增加心理負擔,我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幸好,發現的早,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在陪床時,許娣鄭重地說:“夫妻一輩子,看起來時間很長,其實真正相處的時間卻很短。我經常出去拍戲,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從今以後,我們要過好每一天,不再長時間分離了。”


俞建偉抓住許娣的手,熱淚盈眶。


半個月後,他出院了,許娣半年時間沒有接戲,在家裡一直陪伴左右。


再後來,為了能更好地支持許娣工作,俞建偉辦了內退。



從此,無論許娣在哪裡拍戲,他都跟到哪裡。


俞建偉是愛妻的財務、經紀人,更是她生活上最貼心的助理。


盛夏時分拍攝間隙,丈夫俞建偉拿起蒲扇給許娣扇風,許娣也拿起蒲扇,一邊掀着丈夫的背心,一面在後面給丈夫扇,互相關愛的情景,令人羨煞不已。



當年,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剛拍攝完,許娣還和導演李江明發微信,擔心自己演的薛甄珠太咋咋呼呼,角色肯定會被人罵。


而李導說,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就是薛甄珠,因為她足夠“真”。


所以,李江明導演在拍《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時,第一個確定的角色就是許娣。


果然如他所願,許娣扮演的胖大媽,再一次讓無數觀眾破防,深深為母愛感動。


網友紛紛留言,“您不拿獎誰拿獎,您不成功誰成功。”


從曲劇名角,到在電視劇里做綠葉,許娣一直認真扮演着每一個角色。


不論戲份多少,不論是否討觀眾喜歡,她都盡職盡責,演出最鮮活的一面。


這樣的老戲骨,如何不叫人尊敬,而這樣認真生活的人,又如何不是人生贏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