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信變“神探宋世傑”,古裝喜劇還能逗笑這屆觀眾嗎?

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繫,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TVB古裝探案喜劇《狀王之王》在翡翠台和埋堆堆APP熱播,TVB兒童最愛的宋世傑回來了!

《狀王之王》題材取自宋世傑的故事,講述狀師宋世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一支懲惡揚善的小團隊和惡人交鋒,辦理一系列冤案的故事。

宋世傑是影視劇里一個經典IP,1997年張達明郭藹明主演的《狀王宋世傑》和1992年周星馳梅艷芳版的《審死官》,都是收視口碑收視雙收的經典作品,重塑經典對主創來說,是壓力還是動力?

TVB已經很久沒拍古裝喜劇了,《狀王之王》還適合這一屆觀眾的口味嗎?

近日導演林子聰和主演王浩信姚子羚接受採訪,E姐也找他們聊了內心的疑問。

林子聰說,他幾年前就有重拍“宋世傑”的念頭,還特意找了張達明聊想法,結果兩人一拍即合,曾志偉知道後邀請他們把機會留給TVB,於是便有了這一版《狀王之王》。

從故事內容上,《狀王之王》更像是另外兩部作品的“前傳”, 說的是宋世傑成為狀師之前的故事,所以他的能力也不限於公堂上的“三寸不爛之舌”,而是擁有特立獨行的世界觀以及處事手法,除了公堂戲,更大的看點在於懸疑探案故事和喜劇元素,比如蜘蛛精殺人案、幽靈新娘案等“重口味”案件。

林子聰說,TVB給了這版宋世傑很大支持,不僅遠赴橫店取景,內容創作上也更加寬容,會跟以往港劇呈現出不一樣的觀感。

重塑經典的壓力同樣給到主演的王浩信,最初知道他要演宋世傑的時候,觀眾的反應就是“這麼高大威猛?”

王浩信說雖然外型不同,但是人物的氣質、血脈里的正義感還是一樣的。

之前兩部關於宋世傑的經典作品他也看過,但到開機的時候王浩信說已經“全部甩開了”,想的只是如何去投入這部劇,投入這個角色的世界觀,思考他的行為和思想模式,而不是模仿誰。

相比之前版本的宋世傑,王浩信的版本似乎更加“鬼馬”,因為探案需要經常喬裝成不一樣的人物,包括反串女角……

為了演出自己的風格,王浩信在動作和說話腔調上也有一些自己的小設計,比如說話的腔調,他用的是一種南方老粵語的口音。這兩年因為經常在內地工作,王浩信認識了許多“老廣州”,他領略到港式粵語和老廣粵語的細微差別,後者會更有一番韻味,而且因為咬字和發音的不同,抖出來的包袱和喜劇的點也是不一樣的,而說話腔調的改變,可以讓他更快地進入角色的世界,與角色同頻。

基於這一點,強烈建議大家找粵語原版看,感受他說的“老粵語腔調”。

除了口音“調試”,王浩信這兩年在內地還接觸到了一些東北喜劇,《長白山神探》就是和小瀋陽合作的,這些經歷王浩信說讓他在“在喜劇節奏的拿捏和準確性上有所提升。對喜劇表達也有新的心得,比如學會將看似荒謬的事情合理化。”

對於女主姚子羚來說,要演好《狀王之王》的玲瓏更是雙重考驗。一來之前郭藹明“雙刀白玲瓏”的角色已經深入人心,她是否能擺脫前人的影子?二來在一部大男主戲裡,她如何能將這個女性角色演出彩?

姚子羚開玩笑,其實她在這部劇里也是”男的“,因為有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反串男性角色,要貼鬍子穿男裝,還有很多打戲,經常都是滿身的淤青。

她說其實劇本已經把玲瓏這個角色寫得很好了,她只需要把“玲瓏”作為一個全新角色去演繹,而三個版本的玲瓏有一個共同點是,“她們都很愛很愛自己的老公”。《狀王之王》作為前傳,觀眾會看到玲瓏和宋世傑從歡喜冤家變成人生伴侶的故事,而她也是影響宋世傑成為狀師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TVB已經很久沒有出過古裝喜劇了,是觀眾不再喜歡古裝喜劇了?還是古裝喜劇的生命已經到頭了?畢竟如今的觀眾每天都在接觸短視視頻和搞笑小短劇,可能已經不適合原來的喜劇節奏了。

作為和周星馳合作過多部經典喜劇的御用配角,林子聰也一直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感受到不小的壓力,直到他重新回看上世紀50年代的黑白片古裝喜劇,發現自己依然可以看得特別開心,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快樂。他發現尋找快樂其實是很簡單的,那些被淡忘的生活細節其實也可能重新獲得新鮮感,他希望通過《狀王之王》可以將心裡對港式喜劇的情懷呈現出來。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