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張潮:62歲又做父親,二婚娶小20歲嬌妻,大女兒也是知名演員

前言

一位大器晚成的演員,歷經坎坷還有無限可能嗎?

曾幾何時,張潮這個名字響徹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憑藉在熱播劇《重案六組》中的精彩演繹,張潮一夜爆紅,成功晉級一線演員之列。

然而在那之前,張潮走過了一段怎樣波瀾壯闊的演藝之路呢?


一個地道北京人,從機修工到銀幕藝術家,張潮可謂是出生入死、起起伏伏。

就在大眾以為他已矢志不渝時,張潮卻又毅然退出娛樂圈,踏上商海搏殺。

命運給了他第二次機會,張潮重回影視圈,並且再婚生子。

如今,在60高齡,他依然在為事業拼搏奮鬥。

那麼,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到底有着怎樣的故事?跟隨筆者的鏡頭,讓我們走進張潮的世界,開啟這段傳奇特寫之旅。


少年志在四方,高考落空踽踽獨行

1956年,張潮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在國企工作,生活拮据但快樂。

張潮從小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

父母都期望他長大後能為國家做貢獻,於是張潮在學習之餘,也會到父親的單位幫忙。

張潮時常觀察和思考着父輩們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忠誠和奉獻,這也埋下了他日後投身共產黨和拍攝革命題材影視作品的種子。

然而好景不長。

文革爆發後,張潮的學業受到嚴重影響。


父母也在政治運動中遭遇不幸,被劃為“黑五類”。

一家三口後來逃離北京,來到大西北一處邊陲小鎮苦苦支撐。

那裡荒無人煙,生活艱辛。

但是張潮在父母的影響下積極面對,努力學習脫貧致富的先進技術和思想。

他深知唯有自強不息,方能驅散內心的恐懼和迷茫。

在那裡,張潮重新投入學習。

高中畢業後,他滿懷理想準備報考大學。

奈何高考制度還未恢復,張潮只能進入當地的一家國企,成了一名機修工。


這本是一份鐵飯碗。

但對於嚮往知識和追求理想的張潮來說,他心裡明白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那段歲月里,張潮經常獨自爬上工廠後的一座小山冥想

他會看着地平線上最後一抹夕陽消失,心中默念:我總有一天會離開這裡,去實現我的夢想!我要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

這樣的思想鼓舞着青年張潮,即使在艱苦環境中,他也保持幹勁不變,並且通過自學吸取營養增強自我。

考入北影,演藝之路跌宕起伏

1977年,高考終於恢復。

在父母的鼓勵下,張潮毅然決然辭去了機修工的工作,返回北京備考。


然而10年空窗使得複習異常艱難。

張潮整日泡在圖書館裡看書,還自學課外知識。

終於,在1978年,22歲的張潮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這對已經是成年人的張潮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儘管在校學員的平均年齡比自己小了10歲有餘,但他毫不氣餒,仍然充滿熱忱投入學習。

在北影期間,張潮勤奮刻苦,深得老師喜愛。

他的外形條件出眾,加之表演天賦異稟,很快成了班裡的明星學生。

與其他同學在宿舍打牌聊天不同,張潮幾乎將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鑽研表演技巧上。


他還積极參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生活經驗以提高演技。

老師們都說,張潮是北影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表演演員之一!

1979年,張潮在校期間就出演了第一部電影,一舉成功。

從此,他在校內外參演了多部影視作品,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也積累了一定的人氣。

儘管資歷尚淺,但張潮那張標誌性的臉龐已在影視圈小有名氣。

1982年,張潮順利畢業,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

在那裡的數年時光是張潮表演生涯的高峰期。

他先後出演多部熱門電影,其中以1986年主演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最為突出,在全國掀起了不小的轟動,將張潮推向了人氣巔峰。


那時年僅30歲的張潮已成為電影界的當紅小生,不少影迷為他痴狂。

但是好景不長。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電影產業開始轉型。

張潮代表的那種風格逐漸被市場拋棄,資源變少,他也漸漸淡出視野轉型配角和客串。

這對於當紅演員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曾幾何時,張潮也站在流行的浪尖;轉眼之間,大環境與群眾審美的變遷已將他拋到了身後。

這讓張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職業困境與焦慮中。

在演藝低谷期,張潮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婚姻。

但好景不長,6年後二人最終選擇了離婚收場。


這無疑給跌入低谷的張潮雪上加霜。

正值事業和感情雙雙遇冷的張潮陷入了深深的困頓與絕望中。

他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演藝事業。

與業內轉型失衡,張潮選擇退圈經商

1994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巨變。

張潮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電影業開始商業化轉型,注重娛樂和市場。

而張潮那種含蓄內斂、注重內涵的表演已然過時。

他在深思熟慮後,最終選擇退出演藝圈,轉戰商海,創建了一家專營建材的貿易公司。


起初,張潮對自己的商業前景充滿信心。

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並不擅長經商管理。

公司的發展愈發困難,幾年下來虧損嚴重。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張潮陷入了又一次的迷茫與彷徨。

這期間,張潮經常想起在北影度過的那段歲月。

課堂,舞台,綵排......所有的回憶都在提醒他,演藝才是自己的天地。

終於,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張潮鼓起勇氣,選擇再次出山闖蕩娛樂圈!


重案六組一夜爆紅,張潮再度巔峰

2000年,44歲的張潮重新復出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當年轟動全國的《重案六組》。

作品一經播出,立刻收視冠絕各台。

而張潮飾演的刑警鄭一民也大受觀眾喜愛,成為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二次高峰

憑藉在該劇中的精彩演繹,已經是中年演員的張潮一夜爆紅,成功轉型為實力派演員!他也由此被冠以“大器晚成”的美譽。

眾人皆知張潮是憑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紅透半邊天;沒想到在14年後,他又以全新的面貌重返人們的視野。

這無疑是張潮演藝生涯的一次蛻變與飛躍!


之後的幾年時間,張潮接連不斷地出演了多部與警察相關的影視作品,被冠以“專業戶”之名,並憑藉著過硬的演技獲得了廣泛認可。

這無疑是張潮從影30年最輝煌的時期。

如今的張潮不僅是娛樂圈的前輩級人物,也是實力演員的楷模。

那些錯過、遺忘他的人們,終於再度認識到了這個大器晚成者的不凡魅力!

60高齡再婚生子,與女兒關係起起伏伏

在事業順遂之時,張潮的感情生活也迎來了春天。

在拍攝《重案六組》期間,他邂逅了比自己小20歲的新晉女演員艾麗瑪。


兩人在工作中熟稔,漸生情愫。

艾麗瑪正值青春年少,張潮卻已步入中年。

然而愛情面前無年齡差距。

他們互補的關係,讓兩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依戀。

沒過多久便走到了一起。

2002年,張潮與艾麗瑪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後生活美滿,只是兩人一直沒有小孩。

直到十幾年後的某一天,艾麗瑪突然宣布懷孕了!當時的張潮已經年過60。

對於這個意外之喜,他心中五味雜陳。


然而更讓他無所適從的是,這個晚輩的降生,卻讓他與大女兒張曄的關係生出了裂痕。

本就因為聚少離多而漸行漸遠的父女倆,因這個“納吉”弟弟的出現而加速決裂。

張潮急於修復這份至親親情,最終決定帶着女兒一起參加真人秀女兒們的男朋友》。


通過節目互動和真心交流,父女二人關係得以升溫。

儘管依然存在問題,但張潮堅信只要雙方客觀、理性看待,總會慢慢調和,重拾當年那份真摯熱忱的骨肉之情!


結語

60多年的風雨歷程,張潮不是沒有過錯也未必做到最好。

但一路走來,他頑強拼搏的影子一直傳遞着正能量。

註定大器晚成的人,也同樣擁有無限可能。

所以,我相信經得起風霜考驗的張潮老師,依然會在影視界創造更多精彩絕倫的作品,持續發光發熱。


當年的機修工張潮不甘平庸,離開故土闖天下;中年沉寂後的張潮又重整旗鼓殺回娛樂圈。

無論人生經歷如何跌宕,他始終保有那份赤子之心般的夢想與熱情。

這也正是我們這代人學習的精神力量。

我衷心期許健在的張潮老師可以順遂而行,繼續耕耘演藝這片沃土,開出屬於他的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