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台灣的小朋友起昵稱,你會起什麼昵稱呢?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會起“小鳳梨”吧。
畢竟大家現在起的昵稱都是盡量跟水果有關的。
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水果,也是跟吃的有關,比如小籠包、小折耳根等。
但是最近有兩個小女孩在視頻里自稱“小當歸”!
這讓人一下子淚目了!
台灣小女孩表示自己是小當歸
有個台灣小女孩在寫作業,她媽媽拍下了一段視頻。
在視頻里,她跟媽媽說:“媽咪,我們班上很多同學都想去哈爾濱大世界玩,我也想去!”
她的媽媽說:“好啊!等你去了哈爾濱,他們會稱你小鳳梨哦!”
可是小女孩卻糾正了這樣的昵稱。
她說:“爸爸說我們叫小當歸!”
沒想到,是她爸爸這麼教育她的。
這個爸爸真是太了不起了!
對啊,就應該從小這麼教育孩子。
當歸是一種中藥,早就有節目提出這樣的概念
在第二季寶島季的宣傳海報上,台灣為當歸。
在第三季上,台灣為奔向父母的小孩。
這樣的節目,就應該多做一些,有很多台灣的小朋友也會看到。
台灣是我們的寶島,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一年級上冊就有一篇《歡迎台灣小朋友》。
我們是教育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要喜愛台灣的。
關於台灣的課文,還有很多。
曾經有一個台灣女生很感慨:大陸小學課本關於台灣的每一篇課文都很友善。
是啊!
台灣人是我們的同胞啊!
我們一直都是對台灣人很友善的。
又一個台灣小女孩想到哈爾濱去玩
這個小女孩面向鏡頭,大聲介紹自己:“我是台灣小當歸!”
就這麼一句話,讓很多網友淚奔了。
我們一下子很感動,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這個台灣小女孩。
孩子,你來吧!
我們這裡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很想謝謝哈爾濱
突然之間,很想感謝哈爾濱。
是哈爾濱對遊客的熱情,才把大家緊緊凝聚到一起的。
尤其是哈爾濱對廣西小砂糖橘的熱情,更是讓人很感動。
而廣西又回饋了200噸的砂糖橘,更讓人覺得大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寫在最後
哈爾濱火了,省份與省份之間的感情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希望我們不管到了哪裡,大家都能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