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近日,楊迪僅憑一張照片就再次見識了,娛樂圈的“殘酷真相”,原來不紅的人,但凡做事有一點不妥當的地方,就很可能被“全盤否定”。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跨年夜結束之後,楊迪分享了他在跨年演唱會上,與眾多明星的合影,本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奈何在他分享這組照片之前,當紅男星檀健次也分享了一張跟他類似的照片,也就是他們“嗨6團”的合影。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兩張照片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檀健次發的那張,似乎做了調亮處理,每個人狀態看上去都不錯,而楊迪發的卻是一張原圖。
其實對比這兩張照片,在別的明星身上,我們並沒有發現太大的不同,但由於檀健次在鏡頭的最前方,他被照得最清楚。
於是,在楊迪發的原圖裡,他的狀態就比處理過的差一些,而且很明顯,比如皮膚的狀態,還有頸紋等等。
其實原圖裡檀健次的顏值已經十分“扛打”了,按說楊迪發出來,也應該不會引起爭議才對,但楊迪絕對沒有想到,檀健次的顏值確實沒有引發爭議。
但他在人情世故上的不妥,卻被一些網友揪着不放,有人稱他不會做人,都不知道把照片P一下再發,還有說他心機深,稱其就是有意為之,想讓檀健次尷尬。
總之,僅僅是一張沒有P的照片,就讓楊迪再次見識到了娛樂圈的“殘酷真相”,原來不紅的人,稍有不妥當的地方就可能被“罵上熱搜”,甚至之前的往事也會扒出來。
眼見輿論已經開始發酵,楊迪只能趕快發文解釋,還不忘幫檀健次的新歌做宣傳,儘管仍有一小部分粉絲不買賬。
但總的來說,大部分檀健次的粉絲已經沒啥事了,還感謝楊迪幫自家哥哥做宣傳,也就是說這場“P圖風波”總算是可以翻篇了。
這次是翻篇了,類似的事情,楊迪也經歷了很多次,他應該也見怪不怪了,但他到底是走錯了哪一步,才造就他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會被網友罵上熱搜的呢?
楊迪當下在娛樂圈的“尷尬處境”,自然與他的成名之路脫不了關係,因為他走紅這一路都充滿了心酸,如今被網友“罵上熱搜”,或許對他而言,也算是反向的“苦盡甘來”而已。
1986年,楊迪出生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他“羌族小煞”的藝名,應該就是由來於此。
楊迪的家境還算可以,父母都在基層當科員,也正是因為打小不愁吃穿,他愛搞怪的性格才逐漸建立起來了。
再加上楊迪從小就長得小鼻子小眼睛,完美避開了父母的長相優點,這些種種,就導致楊迪似乎就是“天選的綜藝咖”。
當然,他日後走上這條道路,也需要他自己主動選擇才行,而這就得益於他本身對“搞笑事業”的熱愛了。
小時候,楊迪雖然學習不行,但卻酷愛參加文藝表演,哪怕演一個被全班排斥的“傻子”,他也樂此不疲,並且通過他的精彩演繹,大家都拍手叫絕。
可以說,文藝匯演就是楊迪重拾信心的寶地,讓他可以忘掉自己顏值和學業上的不足,也許從那刻起,楊迪就有了清晰的目標,他日後要成為一個逗笑別人的人。
但那時的他顯然不知道,即使他天賦異稟,但搞笑藝人的路也異常難走,人前歡笑,背後只能偷偷藏起眼淚。
好在,對於楊迪的選擇,他的父母很是支持,要不是父母在他高考前,花精力砸重金請老師給他一對一輔導,他也就沒有機會考上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成為謝娜的師弟了。
儘管大學期間,楊迪學習的是編導專業,似乎跟搞笑沒有什麼關係,但這並不妨礙他主動走上了“搞笑藝人”的道路,並且開始小有名氣。
2005年,彼時初代網紅已經誕生了許多,察覺到這是一個好時機的楊迪,就拉着自己的同學周翔宇,組了一個叫“羌族雙煞”的搞笑組合,開始在網絡上發布一些誇張的搞笑對嘴視頻。
也就是配合音樂,做一些誇張的表情,以及完成歌詞的對嘴展示,他們的表演就跟同期爆火的“後舍男生”差不多。
楊迪一向能豁得出去,他的長相也很有記憶點,再加上他跟周翔宇又配合默契,因此,楊迪確實憑搞笑對嘴視頻火了一段時間,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粉絲群。
那時的楊迪肯定覺得自己未來一片坦途,畢竟那時他才20出頭,就找到了奮鬥的方向,但他並不知道,希望也能在瞬間破滅,化為烏有。
2009年,臨近畢業的楊迪和周翔宇,也因為擇業的問題不得不分道揚鑣,在這之後,楊迪來到四川電視台實習。
按說能在電視台實習,已經很不錯了,但楊迪那段時間卻度日如年,他知道這份工作並不是他想要的,於是,他又重新做回了搞笑藝人。
由於彼時的他形單影隻,所以他只能自稱“羌族小煞”,又在網絡上更新了很多搞笑視頻,而且藉著在網絡上的知名度,他也參與了很多節目的錄製。
我們現在都知道,楊迪還未成名之前,參加過《全運向前沖》這樣的闖關節目,參加該節目時,他還特意準備一段自我介紹,並且穿着一件印有“羌族小煞”名字的短袖。
可見,那時的楊迪是多麼想要成名,哪怕別人參加闖關節目都是為了拿獎品,可他卻能獨樹一幟,竟然想藉此節目,給觀眾留下一些印象。
雖說楊迪此舉絕對是徒勞的,但他拚命想要把握住每個機會的努力程度,還是為其帶來了改寫命運的機會。
2010年,楊迪接連參加了《中國達人秀》和《才子來了》這兩檔才藝展示節目,在節目上,他向全國觀眾表演了他最為擅長的誇張表情,還喜提了“表情帝”這一美譽。
而更讓楊迪開心的是,他的誇張表演竟然得到了周星馳的賞識,這使得他有幸在電影《西遊·降魔篇》里露了一次臉。
不過,能在周星馳的電影里客串,只能說明他被人注意到了而已,他離真正意義上的成名,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所幸,在這條路上,楊迪結識了很多貴人,首當其衝的必然是謝娜,我們也都聽說過謝娜在某個頒獎典禮上,力挺他的故事。
經此一事,謝娜見識了楊迪這個“綜藝咖”的不容易,所以經常推薦他參加綜藝,他能參加謝娜主持的《娜就這麼說》,就全靠謝娜的力薦。
在這之後,楊迪又被薛之謙和劉維推薦參加了《火星情報局》,最初楊迪只是“中級特工”,也就是說他要坐在觀眾席,只是比觀眾多了一個麥克風而已。
這就意味着,楊迪不止鏡頭屈指可數,發言的機會更是少到幾乎沒有,好在楊迪仍舊沒有放棄,他努力博得關注的表現,引起了主持人汪涵的注意。
正是在汪涵的提議下,楊迪一下就升級成了“高級特工”,這也就意味着,他不僅不用坐在觀眾席,還多了很多發言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楊迪在《火星情報局》上經常分享自己的搞笑日常,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他就是天生搞笑,所以在他身上發生的故事,都能被他講得很搞笑。
但我們終究還是忽視他在背後的努力,他的那些搞笑故事,其實都是他在私下偶然想到,就立馬記錄在手機或是本子上的。
由於這樣的靈感時常都會出現,所以楊迪已經養成了習慣,他在綜藝上的故事素材,已經被他當成日記來寫了。
而且楊迪私下還特別喜歡積累,各種影視劇和音樂知識,連網絡上的熱梗他也是從來沒有錯過,為的就是在參加綜藝時派上用場。
事實證明,他的努力真的贏得了收穫,2020年,他憑着超強的綜藝感,成為了《青春環遊記第二季》的常駐嘉賓。
在該節目上,我們就看到了楊迪對於各種娛樂信息的超強儲備量,像各種音樂猜歌遊戲,他總是能輕鬆奪冠,以至於其他嘉賓都以為他“偷題”了。
不過隨着人氣上升,參加的綜藝越來越多,楊迪的搞笑和多才多藝,自然也就被不少觀眾看膩,甚至還招致了不少的禍端。
比如在一個猜詞遊戲里,楊迪只是為了給嘉賓提示,說了一聲“三缺一”,張藝興的粉絲就不樂意了,覺得自家哥哥被內涵了,立即就將楊迪罵上了熱搜。
儘管楊迪很委屈,他根本沒有那個意思,但為了平息風波,他還是做了道歉回應,而這還只是他遭遇的最小風波而已。
2021年4月,楊迪在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參加活動時,由於主辦方害怕引起騷亂,就對到場的遊客進行了一定的管控。
誰知,即便不是楊迪的本意,他卻還是被罵上了熱搜,只因一條短視頻在網絡上不斷發酵,讓很多網友都誤認為他“耍大牌”,排場竟敢那麼大。
而這件事的結局,也是以楊迪出面澄清收的場,或許換做其他明星,壓根不需要解釋,他們只要讓“子彈飛一會兒”,網友們就會遺忘此事了。
再加上他們的粉絲也會幫他們澄清,所以對於這樣的小新聞,他們根本不放在眼裡,而楊迪卻根本不敢這樣,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覺得自己連耍大牌的資格都沒有。
因為覺得自己還是“小糊咖”一個,所以楊迪從不錯過任何能夠上節目的機會,哪怕是很着急的“救場”,他也是絕不錯過。
他這麼努力,自然是想要再紅一些,所以他是一丁點的負面新聞都不敢有,也正因如此,他沒少發文澄清和道歉。
但楊迪的工作就是要多說話和多表現,否則綜藝邀請他參加幹嘛呢,而多說多做難免就會出錯,或是被人誤解。
這樣就使得一些網友,逐漸從喜歡楊迪,轉變為厭煩他,甚至開始討厭他,而這也是他作為綜藝咖,頻繁參加各大綜藝所必然經歷的環節。
好在,多年的打拚,見識那麼多的人情冷暖,這點打擊,楊迪還是能夠承受的,但2023年,楊迪還是經歷了一場他差點承受不住的風波。
風波的起因是2023年1月,楊迪突然聲稱自己是單身,也就是說,他和那個2006年就開始談的女朋友分手了。
這件事一經公布,網友就將其歸類為了“渣男”,畢竟他曾在節目上親口承認,一定會對這個陪了他16年的女朋友負責,可他最後還是食言了。
剛官宣分手的那段時間,楊迪遭遇了一場很嚴重的網暴,不少網友甚至開始攻擊他的家人,這是楊迪所不能忍受的。
好在,楊迪的前女友並沒有指責楊迪,見狀,一些網友也就不再罵楊迪了,但他的口碑卻因此事下滑了不少。
經過這場輿論風波的洗禮,楊迪徹底明白了人言可畏,也明白了像他這樣還不算很紅的藝人,真的稍有不慎就會墜入谷底,到那時候,他之前的優點也很可能被全盤否認。
感情的事,畢竟是他們兩個人的事,人家女方都沒說什麼,作為外人,我們自然就沒資格品頭論足了。
可隨着楊迪參加的綜藝越來越多,跟越來越多的藝人產生交集,他終究難逃“人情世故”這道很難不出錯的題。
就像這次的“P圖事件”,楊迪或許覺得原圖沒什麼要修的,就直接發了,誰知卻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不少人還借題發揮,將之前他引起的爭議全都扒出來了。
這樣的經歷,楊迪一點都不陌生,甚至輕車熟路,畢竟他早就見識過娛樂圈的“殘酷真相”,不紅的人真的不敢出錯,也不敢被被別人誤會,否則分分鐘淪為眾矢之的。
好在這次楊迪還是巧妙應對了,這樣的事情經歷多了,他已經知道如何巧妙化解,而能夠熟練地掌握這樣的技能,就更顯得楊迪心酸了。
不過就沖他最近幾年,風生水起的綜藝事業,這點苦楚他還是可以承受的,畢竟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隱藏着一段充滿眼淚和汗水的心酸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