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張藝謀:支持女兒離婚,回來爸養你,絕不能讓你受委屈!

也因此,張末一直非常痛恨父親張藝謀,並對他產生深深的怨恨之情。

除了怨恨父親,張末還連鞏俐也記恨上了,認為她是導致自己父母關係破裂的元兇。

阿德勒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張末,最終也走上了母親的老路,真是令人唏噓。

上初二那年,班裡從北京來了一個插班生肖華,由於這個女孩喜歡畫畫,張藝謀對她大有好感。

為了接近肖華,他磨破了嘴皮子才換到靠近她的座位,此後他們漸漸熟識,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兩人又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一份奇妙的感情悄悄在他們心裡滋生。

畢業後,由於時代原因,張藝謀被安排去乾縣農村插隊,他想要肖華隨行,便給她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情書。

感動之餘,肖華不顧父母反對,跟隨張藝謀來到乾縣,兩人的關係就這樣定了下來。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他們心中有愛,再苦的日子也是甜蜜的,彼此互相鼓勵,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三年後,他們從乾縣回來,張藝謀進入陝棉八廠工作,為了看望女友,他周末得騎25公里的車程。

到了1975年,肖華接到上海交通大學的保送通知書,要不要去外地上大學,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去了和男友的關係有恐生變,如果不去又十分可惜。

於是,她想徵求男友的意見,只聽張藝謀這樣說,你讀完大學後,今後肯定就會嫌棄我,說不一定就看上別人了。

這什麼心理,因為怕失去就綁住女友的腳步,不讓她展翅高飛,多少有點自私吧。

就這樣,肖華放棄了這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很快國家恢復高考,張藝謀很想去念北京電影學院,但由於祖上的地主成分不過關,於是央求肖華姐夫托關係,最終驚動當時的文化部部長,才破格進了北電

此時,張藝謀會不會擔心,如果自己將來飛黃騰達了,會不會嫌棄這個沒有大學文化的女人?

就在去北京讀書之前,他和肖華喜結連理,從此夫妻倆開始了異地生活。

大學畢業後,張藝謀來到偏遠的廣西電影製片廠,而不是就在家附近的西安電影廠,其實很有深意。

一年後,他和肖華愛情的結晶張末出生了,那時張藝謀的事業還沒起步。

不過就在他拍攝電影《紅高粱》時,與劇中的女主角鞏俐傳出了緋聞,儘管內心有些不安,肖華仍然相信丈夫不會這麼不顧情面背叛她。

但人性總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男人發跡以後,身邊總是會有形形色色的誘惑,更漂亮的女人更甜蜜的聲音,張藝謀也未能免俗,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鞏俐。

就這樣,張末五歲那年,父母就離異了,這讓她缺乏安全感,從此性格變得內向。

在學校里,她受盡了各種目光,有同情的也有嘲諷的,這些都讓張末變得極其自卑。

張藝謀與鞏俐的合作,造就了許多經典之作,讓他們在電影圈大殺四方,取得了難以匹敵的成就,但這些卻是以張末的童年幸福為代價換來的。

後來,鞏俐曾多次想跟張末和解,但她都對這位漂亮阿姨愛搭不理,最終鞏俐也只好死了這條心。

有一次,張末給爸爸打了幾個小時電話,弄得鞏俐沒機會跟張藝謀交流,為此發生了爭吵。

張藝謀覺得鞏俐在無理取鬧,他和女兒通個電話也要吃醋。

兩人多次爭吵之後,張藝謀也沒有要娶她的意思,鞏俐這才徹底死心,轉頭與黃和祥領證結婚。

隨着鞏俐的離去,張末內心的恨意也逐漸消失。為了補償女兒,張藝謀不惜花費巨資,把張末送到美國名校學電影編劇。

不久之後,卻傳來父親和陳婷生子的消息,張末幫母親復婚的夢想破滅了,她再次斷了與父親的聯繫。

留學期間,她愛上了做金融工作的外國人托維,即便父母反對,她也要嫁給對方,沒想到母親的悲劇在她身上重演。

婚後,這段婚姻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表面溫文爾雅的丈夫,有時會做出過激行為,讓她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直到有一天,托維再次對她動手,張末才流着淚打電話給張藝謀:“爸爸,他打我了。”

張藝謀急忙飛往美國,看到女兒的樣子心如刀割,他堅決表示“只要你願意回家,爸爸會照顧你”。

有了父親的大力支持,張末才與托維順利離婚,然後回到國內生活。

幾年後,她遇到來自瑞士的男友孟丹青,2013年兩人喜結連理,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

直到此時,張末才理解父母離婚的苦衷,有時候分開並不是不愛了,而是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如今,張末把花甲之年的媽媽肖華帶到北京,和她一起生活。除了照顧自己的母親外,她還和陳婷這個“後媽”走得很近。

對於張藝謀來說,儘管他並不是一個好老公,卻可能是一個好父親,同時更是一個出色的導演。

但不管怎麼樣,他帶給女兒的傷害永遠無法抹去,雖然張末現在已經看開了,依然會影響自己的思考和生活。

——END——

在別人的故事裡,品味自己的人生。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