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這一處便能看出日本對於養老的嚴謹

日本的養老體系被廣泛認為是完善的。這一點的重要原因在於,日本早早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不斷進行養老系統的探索、改進和完善。

作為全球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日本總務省於2022年9月18日發布的數據,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預計已經達到了3627萬人,佔總人口的29%。預計到206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將達到38.4%。

此外,老年人在日本幾乎是最富裕的人群之一,他們願意為自己的養老生活投入資金。因此,要想在日本賺取老年人的錢,養老院必須在各個方面考慮到養老需求,經濟利益也推動了養老設施的不斷完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目前也正步入老齡化社會,但養老院的受歡迎程度卻不容樂觀。許多老年人由於觀念問題以及養老院本身存在的問題,對養老院持抵觸態度。相比之下,日本的老年人通常都願意選擇進入養老院養老。

這種差異如此之大。今天我們不討論觀念問題,只談客觀情況,僅從日本養老院對於空氣質量的管控方面,看看日本養老可以做到何種程度,是否值得國內學習。

日本養老院、診所等醫療福利機構對於老人的生活環境要求如下:

1. 保持空氣清新:老年人免疫力較弱,所以保持敬老院的空氣質量對老年人的健康至關重要。為了降低老年人感染疾病的風險,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加濕器對空氣進行凈化,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細菌、病毒、黴菌等有害物質。

2. 溫濕度適宜: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老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因此,養老院應該保持全年室溫在18°C-22°C之間,並且室內環境濕度應該保持在60%左右。

3. 室內乾淨整潔:定時對老人的卧室進行清掃,保持物品擺放有序,並按照原擺放位置的原則及時分類存放。定期進行大清潔和清潔管理,並定期更換床單。特殊情況應及時處理。

一些日本的養老院,會採用定製或是高端的空氣凈化加濕器。這些設施不僅降低了公共空間內的疾病傳染概率,還減少了異味,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適。

不僅在空氣質量的健康方面,在更多細節方面,日本對養老院、診所等醫療福利機構進行相應的適老化改造,增加很多適老配置。如:

1. 灶台高度降低,便於操作。

2. 使用感應式龍頭。

3. 化妝櫃高度設為80cm,更適合老人站立或坐着進行自理。

4. 智能馬桶,提供溫水清洗、自動烘乾和除臭功能。

5. 設有坐式淋浴器,配備防滑墊,方便老人坐着洗澡。

6. 床的高度設為40~50cm,方便老人上下床。

7. 卧室內配備移動式坐便器,方便夜間小便。

8. 房間採用隔音設計,確保良好的睡眠環境。

9. 室內濕度保持在50%~70%之間,老人對濕度變化敏感,過乾的空氣容易導致皮膚瘙癢、感冒和傳染病等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

10. 走廊和拐角處設置35mm的圓形扶手,方便抓握,提供安全保障。

11. 地面無障礙設計,減少高低差,方便行走(包括輪椅)。

12. 所有傢具設計圓角或配備防護墊,以確保安全。

13. 提高照明亮度,亮度是普通照明的兩倍,因為老人視力較差。

也正是對於這些細節的嚴謹,讓日本的養老院很受歡迎。且不止硬件方面的嚴格,護理人員日常對於老人的照料等,也是值得國內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