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後宮的姐妹情,華妃一向是不相信的,她曾說過這樣的話:後宮哪有什麼姐妹情,不過是強者依附弱者罷了。
皇后更不相信姐妹情,她的親姐姐就曾搶走了原本屬於她的嫡福晉位置。
姐妹情,於她是不存在的。
那麼,後宮真的沒有姐妹情嗎?
自然是有的,眾所周知如甄嬛和眉庄的這段姐妹之情就讓許多人稱道。
在後宮這個名利場,人人追求的大多是個人利益。所以,甄嬛和眉庄之間的姐妹情在眾人眼中尤為珍貴。
這份感情即使放在現代的背景中也一樣讓人羨慕。
我在看《甄嬛傳》時,其實一直有個疑問,後宮畢竟是女人相爭的修羅場呀,居然有這樣鐵的姐妹情,她們是怎麼做到保持這樣好的感情的呀?
帶着這個疑問,我陷入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最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1
彼此了解坦誠相待,思想高度一致
我一直覺得兩個人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她們之間一定各方面都對等的,而不是差別很大的。
這份對等包括背景和思想。
這意味着她們都在同個階層圈子裡,不管是思維還是價值觀等,其實都是極其相近的。
而甄嬛和眉庄之間是符合這點的。她們都是同個階層的貴女,且自小就相處一處,有一定的感情基礎。
兩人能在後宮繼續友情當然有感情積累的因素,但僅僅靠過去的友情支撐其實是很難保持這份感情的。
我覺得兩人友情牢固除了過去的感情積累外,她們之間足夠了解並坦誠相待才是兩人走得更遠的原因。
眉庄初入宮時十分得寵,甄嬛並沒有一絲妒忌,而是打心底為對方高興。
在她看來,眉庄如此美麗優秀,獲寵是遲早的事。而她不妒忌眉庄,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想獲聖寵也不難。
而且眉庄獲寵,她自己也是受益的。
眉庄對甄嬛獲聖寵也如此,即使對方恩寵更勝於她,她也一樣由衷為甄嬛感到開心。
雖然,最初她也有過吃醋的時候,但最終還是戰勝了人性里的妒忌,真誠為甄嬛開心。
這一點心思的轉變, 她並沒有對甄嬛隱藏,而是老老實實說出了內心的感受。
猜忌和妒忌是最容易使友情變味,而彼此坦誠相待卻能令友情長存。
眉庄和甄嬛顯然十分明白這一點。所以,她們在面對外界的挑撥離間時,都會問問彼此的感受。
而兩人也會真實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
因為她們明白,無論她們之間誰受寵,另一個也會受益的。
並且,她們更明白在後宮生活抱團才能走得更遠,而相互猜忌使絆子只會讓自己滅亡更快。
兩個人能有這樣的覺悟和相同的思想,跟她們自小就被灌輸的觀念有很大關係。
所以,就算她們心裡有些小想法,也一定不會改變這些從小就養成的思維:利益共贏。
就因為有這樣的共識,所以,在眉庄被華妃陷害的時候,眉庄相信甄嬛會救她,並囑咐她不要着急救她,必要時先保全自己。
不得不說眉庄真的太了解甄嬛了,甄嬛的確為眉庄的事情急得不得了。如果沒有眉庄的叮囑,甄嬛估計也會因為太冒進而被皇帝生厭。
其實眉庄假孕這件事是十分考驗友情的。
你看安陵容口口聲聲說是她們的姐妹,可眉庄遇到事情了,牽連到她了,她就覺得自己吃虧了,好處沒享到,被人落井下石倒是有。
這正是安陵容無法和甄嬛她們的姐妹情走遠的原因,思想不在同個維度上,友情的基礎也沒有這麼深厚,更別提相互了解和坦誠相待了。
她們的信任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打破,從而走向決裂。
眉庄出事,成了三個人友情的試金石。
好在甄嬛和眉庄兩人之間的感情在這件事上完成了很好的考驗。
彼此了解,不猜忌,互相扶持。
2
彼此可以提供情緒價值
眉庄和甄嬛友情穩固,除了第一點外,還因為她們可以為對方提供情緒價值。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提供情緒價值,是需要條件的。
雙方之間不會妒忌,而是帶着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去相處,同時還能更好的處理對方的情緒,彼此都擁有點醒或是安撫對方的能力。
甄嬛和眉庄在這點上等同的。
甄嬛小產後,很長時間緩不過勁來,是眉庄帶着她去冷宮,讓她見識沒有皇帝寵愛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而且孩子也會因為她失寵而白白喪失性命。
加上長街之辱,甄嬛最終清醒過來。
我想如果沒有眉庄及時點醒,甄嬛恐怕很長時間都會停留在自己的哀怨中不能自拔。
眉庄遭遇華妃陷害,同樣是甄嬛在她身邊安撫她,讓她暫時放下仇恨,等待時機伺機而動。
她們會在彼此煩惱和想不通時,能夠給予對方很好的安撫及助對方分析各種利弊,讓對方少走彎路。
她們不會因為這些交流而有其他的小心思,更不會歪曲對方的意圖。
她們是真正能從對方的思想里獲得養分的。
這一種情感鏈接是極其難得的,甚至比獲得實際利益更讓人覺得珍貴。
情感的共鳴始終是無價的。
3
她們骨子裡都有傲骨
一個驕傲的人,骨子裡一定是一個自認擁有與眾不同東西的人,這樣的人其實不那麼容易覬覦妒忌別人擁有的東西。
因為她自信自己所擁有的已經是世間最好的了。
眉庄是大家公認的一個驕傲的人。
一次假孕事件,皇帝冤屈了她,並囚禁了她。
後來真相大白 ,皇帝也恢復了她的位份,可她寧肯成為邊緣妃嬪,也不願低下高貴的頭向皇帝要寵愛。
原本以她的品行樣貌才華,重新獲寵當然是沒問題的。
因為驕傲,所以不願委屈自己做那個為了物質名利喪失自尊的女人,她終究是個驕傲的女人。
而甄嬛同樣身有傲骨,連皇帝說起她都是又愛又恨。
因為封妃,誤穿了純元皇后的故衣這件事,甄嬛才發現,原來自己多年恩寵只是別人的替身而已。
甄嬛後來生下了朧月,堅持離宮,那句與君長訣就表達了她內心的想法,她寧可離去也不願意再與皇帝修復關係。
當然,這裡面有怨恨皇帝打壓嚴懲自己娘家這件事因素,但更多的是因為甄嬛骨子裡的傲氣,她至始至終都不願意成為別人的替代品。
即使她明白只要她願意,她依然可以是皇帝的寵妃。
可甄嬛就是甄嬛,永遠不是別人,更不願意成為別人。
她與眉庄一樣,都是不願為獲得別人爭破腦袋都想擁有的聖寵而低頭的人。
她們呀,到底是從裡到外都盛滿驕傲的人。
驕傲的人只會欣賞和珍惜同樣驕傲的人。
所以,眉庄和甄嬛可以在後宮這個名利場里依然能成為姐妹。
寫到最後:
可見,後宮不是沒有姐妹情,而是很少有兩個人能如此各方面契合併願意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
人與人交往,終究是需要一點緣分的。
華妃沒有遇到對的人,皇后也沒有遇到對的人,後宮的妃嬪也沒有遇到她們覺得對的人。
所以,眉庄和甄嬛之間的姐妹情成了許多人眼中的可望不可及。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