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馬老師,前幾天有位明星爆出原本不符合報考條件,但動用關係改了學籍檔案,後被調查;更早之前還有明星被調查出畢業論文為抄襲。由此可以看出有些明星素質堪憂,甚至我們觀眾看到的都是被公司包裝出來的。請問馬老師,您如何看待這些欺騙觀眾的行為?
當今社會中,有些人的貪慾越來越大,想要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因此,極盡各種各樣的手段達成目的。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們生活的人世間,是一個陰陽平衡的空間,有善惡共存、也有好壞共生。因此,無論在哪一個時代或社會,不良行為都是存在的,屬於正常的社會現象。又有人詭辯道,既然不良行為屬於正常現象,那為什麼不能用不正當手段達成目的呢?
很多時候,在自己用不當手段行事的時候,冥冥中就為人生設置了一道道障礙。看看現實中的例子,某明星違規修改學籍檔案,如今不僅失去了演藝事業,可能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還有某明星樹立“學霸”人設,結果被發現抄襲他人論文,人氣、口碑也一落千丈。從中可以看到,若通過不正當手段達成目的,或許會得到一時輝煌,但最終也需要承受相應果報。
生活在這樣一個亂象頻出的時代,必然會有不同的選擇、方向和結果。說到底,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競爭。但是,很多人認知出現錯誤,認為人生就是要與別人比、與別人爭,只有贏了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競爭不是一件壞事,但要持有慈悲之心、選擇智慧的方式進行。否則,只想着為己利己,終會害己傷人。
實際上,人們常常以“術”為主,對於“道”卻茫然無知。因此,很多人無法分辨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的對錯,反而以自己取得的小小成績沾沾自喜。殊不知,由於對慈悲、善良缺乏認知,不知不覺地做了不義不利之事,最終不僅損了自己的福報,還要承擔相應的惡果。所以,人如果缺乏“道德”教育,就容易誤入歧途、不知悔改。
就拿“貪慾”來說,沒有道德底線的人,貪慾往往越來越大,不僅給別人帶來困擾,也使自己陷入困境。如同一個部門,所有人相互關愛、彼此溫暖,相互競爭、共同進步,才能形成良好工作氛圍,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但是,自私自利的人寧拖後腿,也不願與他人合作共贏,這就為自己、集體設置了障礙。
我常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一味地自私自利,自己必然會遭受某種災禍。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若是自己的德才不如他人,那就以他人為榜樣,學習他的優點、長處,彌補自己的短板、不足,同時做好當下的點點滴滴,自然而然,自己的能力、德行就能得以提升。
在管理公司的過程中,我非常注重細節方面的事情,別人覺得不入眼的事情,我也會清楚指出、嚴厲批評。在我看來,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對於公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要指出他們的錯誤或者不足,讓他們覺知自己、修養德行、培植福報,將來承載更多的智慧和財富。
曾看過一句話,“德要在位,行要在軌”。其實,就是鞭策人們樹立正確價值觀,選擇正確處事方法。但是,如今通過媒體的肆意宣傳,很多不良行為深入青少年的心裡,給他們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提升文化自信,學習經典中正確的為人處事方法,當我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也就知道如何避免犯錯、彌補錯誤。
“我”是一切的根源。做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一切都由自己決定。因此,從現在開始,學習智慧、提升品性,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努力彌補過去的錯誤和不足,從而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