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野心掛在臉上,程式化演技卻越來越嚴重了?

沉寂了很久的藍盈瑩,終於在新劇《被遺忘的時光》里露臉了。


這一次,演的不是律政佳人的職場廝殺,也不是打友情牌的閨蜜情深,而是這兩年被頻繁拍到的題材——姐弟戀。


和藍盈瑩組年下CP的,是小她整整十歲的范丞丞。



在既往的印象里,他們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藍盈瑩,天生有張三好學生的臉,理性又克制,連微笑的弧度,都控制得剛剛好,很少有越界的行為。



反觀范丞丞,一看就是那種沒怎麼吃過苦的小孩。


有明星姐姐給他鋪路,出道即巔峰。


隨時隨地都是蓄滿電的狀態,舞台上充滿激情,平時也是表達慾望很強,沒什麼戒備心。



倆人反差太大,最開始完全不相信,深情虐戀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而看過劇後的觀感,也沒有打破預期。


這部《被遺忘的時光》,和普通的偶像劇不太一樣,多了點現實魔幻主義的色彩。



一切都是圍繞典當行展開的。


劇里的典當行,不是那種普通的以物易金的典當行,典當的東西很特殊,是人的感情,用感情交換願望。


路小凡(范丞丞 飾)為了讓曾經的愛人吳恙(藍盈瑩 飾)沒有生命危險,選擇了典當自己的感情。



後來倆人重新遇到,吳恙已經失憶了……


這樣的劇情設定是否太過懸浮,暫且不討論,單說倆人表演的部分。


因為這部劇的核心是“虐”,對演員的演技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互相的配合,要演出那種衝突感、矛盾感,才足夠打動人。


可坦白說,男女主的表演,讓觀眾遲遲入不了戲,常常遊離在情節之外。



最本質的問題出在了哪?


一個太過用力,另一個在重複自己。


范丞丞不是表演科班出身,雖然演過幾部戲,但演技還是比較稚嫩。


之前和文淇搭檔《致命願望》,范丞丞就時常接不住對手的戲。


有一段倆人在隧道里的對話。



文淇的質問是循序漸進的,有層次的,還帶着微微的喘息聲,很有生活感。


但范丞丞的回應,就過於激動,“演”的痕迹太重。


到了這部《被遺忘的時光》,范丞丞依然存在同樣的問題。


很多情緒大起大落的戲份,他的情緒太直給,幾乎看不到他內心活動的外化。


看到更多的是,用力地蹙眉,驚詫的表情……



而藍盈瑩,恰恰相反,她對演技的駕馭,已經自成體系了,出奇的穩定。


《被遺忘的時光》里,有一段小高潮。


路小凡質問吳恙,為什麼要去典當?


吳恙有自己的苦衷,但還是口是心非的,把典當的原因歸於貪慾。


甚至還辯駁道:以情換願,這個買賣很划算。



咄咄逼人作出回應的時候,藍盈瑩是眼中含淚的,但卻很難讓人感受到,那種難以言說的悲慟。


藍盈瑩的表演,程式化的痕迹,越來越嚴重。


淚凝於睫,但一滴也不會落下來,控制得格外精準。


大段大段的台詞,節奏抑揚頓挫,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的淡定模樣。



相比之下,范丞丞像一張白紙,雖然不夠成熟,但最起碼,還有很大的可塑性。


而藍盈瑩,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看似完美無缺,其實已經喪失了最寶貴的個性,變得庸常乏味。


藍盈瑩彷彿陷入一種表演上的怪圈,我願將它概括為:藍式表演風格。


簡而言之就是:


一切都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你挑不出錯兒,但也感受不到絲毫的驚喜。



演來演去,不管演多少角色,角色間差異有多大,都像在演她自己。導致的結果是,大家往往記不住角色名,但只知道那是藍盈瑩演的。


其實這幾年,藍盈瑩一直有在做新的嘗試。


原來你還在這裡》里的章粵,不嬌氣的富家千金,獨當一面的職場高管。


到了《精英律師》里,演了完美逆襲的菜鳥實習生。



去年的《北轍南轅》里,藍盈瑩又化身京城大颯蜜。



每個角色的出身背景、性格特質,都不是一個路數的,但她處理的方式,都是往自己身上靠。


每一部劇里,都有藍盈瑩同款微笑。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種勁兒勁兒的,下巴總是不自覺地往上抬,有種很迷的傲氣和自信。



以致於現在換到《被遺忘的時光》里,已經很難感受得到,吳恙這個角色,曾經有過多麼悲痛的經歷。


藍盈瑩不是沒有演技的女演員。


當初參加《演員的誕生》,可是被章子怡宋丹丹點名表揚過的。



老戲骨劉敏濤,都在和她的一對一PK中,敗下陣來。


可是藍盈瑩表演上的靈性,也停留在了,拿下《演員的誕生》亞軍的那一刻。


當年《甄嬛傳》熱播之後,除了孫儷,藍盈瑩也靠“浣碧”的角色,小小地火了一把。



但同樣的,這個角色也給藍盈瑩帶來了爭議。


外界總在詬病她,面相有點苦,沒長一張大女主的臉,只能演配角。


但藍盈瑩還是靠自己的努力,打破了這個魔咒。


從2019年的《精英律師》,到今年的《被遺忘的時光》,藍盈瑩幾乎部部大女主。



但豆瓣評分卻一部比一部低。


《精英律師》5.3分,有馮小剛坐鎮執導的《北轍南轅》,甚至低到4.9。


藍盈瑩曾經以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人藝,說明她對表演,是有過純粹的堅持和執著的。



可這種執念,在她離開人藝,參加浪姐那一年,就開始逐漸消弭了。


藍盈瑩參加浪姐,給觀眾最深的印象是:


初舞台最高分,總把野心掛臉上,不僅自己想當“卷王”,還帶着慵懶的吳昕一起卷。



最後的成團夜,一向高調的藍盈瑩,成了14個姐姐里的排名倒數第一,讓很多人愕然。


為什麼一場比賽下來,藍盈瑩會從第一變成了倒一?


因為她不明白一個道理,浪姐的舞台,就像是娛樂圈這個名利場的縮影。


能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最開始就拼盡全力的,很可能是那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全程勻速前進的。


藍盈瑩總想急切地證明自己,在浪姐舞台上如此,現實中亦然。



藍盈瑩拍戲的量越來越多,可演繹得越來越不走心,大多數角色都流於平淡,至於爆款角色,更是見不到蹤影。


和很多流量小花相比,原本的藍盈瑩完全具備從花旦轉型青衣的潛質。


但可惜的是,到了現在,藍盈瑩已經沒了當初的靈性,泯然眾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