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十八歲那一年,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他是《少林寺》里的“禿鷹”,

是《新少林五祖》里的馬寧兒,是《紅高粱》中的土匪禿三炮,

是《方世玉》里的于振海,

是《連城訣》里的血刀老祖

他叫計春華,在演反派角色的路上,他風光無限,塑造出的“狠毒”的形象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人們只當他的面貌是角色設計的需要,沒人知道,這張“兇惡”面相後藏着怎樣的人生低谷。

正如他所說,他之所以成為演員純屬陰差陽錯。


十八歲那一年,他就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全國武術大賽在即,教練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他以為,機會來了。

計春華從小立志要做一名武術運動員,八歲習武,練武十年,即使筋骨受傷,在訓練上,他也不敢有一絲懈怠。

身材健碩、濃眉俊目的他,是教練眼中的練武奇才,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參加國家賽的重點選手培養,教練要求別人七分,就會要求他十分。

可是這次,他怎麼也沒想到,向來看重他的教練,會因為他的形象勸退他。

一次生病,讓他永遠失去了眉毛、頭髮甚至睫毛,奇奇怪怪的長相不僅讓他無緣成為武術運動員,還影響了他的日常出行。

能遮住大半個額頭的帽子成了他的標配。

夢想落空,19歲的他無奈退隊。

此前十餘年,他的人生里只有武術,如今退隊,他不僅不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於是,他開始閉門不出,開始頹廢不堪,開始一整天一整天地發獃。

父母的擔憂他不是沒看到,他想,總得找點事做才好。

可他怪異得像顆滷蛋,沒人敢要。

與日俱增的自卑讓他覺得:他完了。


但好像又沒完全完,他不想放棄自己,在武術教練勸他回去練習散打時,他又站了起來。

或許,跌到谷底的人只要動起來,往後的每一步都只會是上坡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演鑫炎為《少林寺》選角,因為自卑躲在角落的計春華,還是憑藉出眾的形體被一眼相中,後來看了他紮實的武術功底和“兇狠”的面相,張導更是滿意,當場盤算着“禿鷹”的這一角色。

本非科班出身,入選的計春華,演戲全憑一股子愣勁兒,台詞和動作全靠現學現賣,但他比誰都努力。


雖然武夢破碎了,但他意外地發現似乎在電影里也有拓展自己武術事業的機會。

此後,不斷有名導找上門來,他也成了許多導演口中的御用反派。

那些山重水複疑無路的絕望等待,最終為他換來了屬於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

武術運動員不是唯一的武生路、高考也不是唯一的人生路

因為把成為武術運動員當作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標,所以計春華在夢想破滅的時候覺得自己一輩子就完了。

如今,許多學生將高考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一旦高考失利了便常常一蹶不起,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高考失利了,內心世界崩塌,連帶着外部世界也不想要了。

在大家十幾年的人生中,好像除了學習,就真的什麼都不剩了。

父母常說:

“你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好,其他的什麼都不要你操心。”

“你現在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要想”

“高考就是你現在唯一的目標”

從古到今,家庭對於讀書人的砸鍋賣鐵式付出沒有變、光宗耀祖式期望沒有變。大擺酒席、宴請慶祝的傳統沒變。

有的孩子成了寄託父母理想的容具。

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之間攀比的工具。

好像大家都活得“有模有樣”。

當孩子在父母這樣滿懷的期望和對成績的執念中長大,你永遠不知道壓死孩子的是哪根稻草。

也許有人會說,因為一次高考就走上極端的孩子,即使出了社會也沒有什麼出息。

或是,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也太差了吧。

哈,是的,你們一直在說,那麼請問什麼時候也能聽孩子說說呢?

聽他們說說他們對高考的態度,和他們聊聊高考之外的事,關心關心他們的愛好。

或者,告訴他們,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這條路斷了人生也並不會崩塌。

鍋底法則,只要嘗試再走一步,就不是谷底

如果你覺得高考失利了,你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不見太陽。

那麼,我反而要恭喜你了,你獲得了一張人生的“鍋底法則”體驗卡。

此後你的人生,無論往哪裡走都只會是上坡路。

已經在谷底了,跌無可跌,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乾坤流轉,萬象更。一切都該是積極向上的時候了。


18歲的周杰倫在舞台上被批得一無是處;18歲的李子柒在酒吧為生計和奶奶的葯錢發愁;18歲的岳雲鵬不僅被顧客罵得狗血淋頭還丟了工作......

18那一年,他們也絕望着,想象不出18歲後的摸樣。

我不勸大家要有多堅強,但總之,先活着看看。

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必太在意短期成績的不如意。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