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金鳳》:皇后穿和服,龍袍秀櫻花,倭寇風引發強烈抵制

前陣子的插圖風波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教材插圖的畫風不符合大眾審美,從而引發全網對於文化教育的關注。

未料插圖風波剛結束,網劇《我叫劉金鳳》一開播便引發眾怒,遭到無數網友的抵制、批判:滿屏都是倭寇風!

《我叫劉金鳳》改編自《皇后劉黑胖》,這是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的古裝劇,

但這部劇從皇上皇后再到大臣,全員穿的衣服全都是日本古代服裝造型,儼然成為了一部以中國古代歷史為背景,卻用來弘揚日本文化的古裝劇。

1、女主—皇后劉金鳳,其服裝造型與日本和服可謂是一脈相承。

日本和服是由唐朝的服裝演變而來,但是它的風格卻有明顯的特點: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屬於典型的平面裁剪風格。

和服在領窩處還開有一個20公分的口子,這是方便將多餘的部分摺疊。

雖然和服承至唐朝服裝,但是經過改良後已成為日本的民族服飾,極具象徵意義。

雖然現代日本人平時不會穿和服,但在婚禮、節日、廟會等場合依然要穿,和服顯然已經是日本的代名詞之一。

看見和服不會有人想到唐朝,而只會第一時間下意識地聯想到日本。

比如在今年二月份的時候,某女子身穿日本和服在大理洱海遊玩時,就被工作人員嚴肅的要求她離開景區。

理由非常簡單,這裡是中國,不允許日本和服進到景區。

雖然這位女子理直氣壯地表示,穿什麼衣服都是她的個人自由,拒絕道德綁架,但是絕大多數網友卻紛紛表示:

可以接受日本動漫、日系車,但是卻無法接受和服,因為和服是日本文化的象徵!

中國的皇后穿日本和服,着實難以置信!

2、男主—皇上段雲嶂,他身上穿的並非是帶有龍形圖案的龍袍,而是印有日本櫻花圖案的日式服裝。

日式服裝的花紋有個特點,不像唐朝服裝圖案那麼的飽滿、大氣,而是比較扁平,並且色彩比較單一。

有網友指出這是日本狩衣,它是日本官家的便裝,比如非常著名的日本陰陽師安倍晴明身穿的就是日本狩衣!

狩衣是日本古代官家男子的便裝,儘管它是借鑒漢唐服裝的造型演變而來,但它現在就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徵。

但以中國歷史為背景題材的皇帝,竟身穿日本狩衣,這顯然服道化過頭了!

3、反派—大臣劉歇,他的造型不用多說一眼就能聯想到日本,實際上它正是日本古代的公卿服。

日本公卿服飾源自於隋唐時期,是日本達官貴族的禮服或者常服,也叫議政服,非權勢顯赫的人不能穿。

公卿服極具日本民族服飾特色,尤其是頭部的垂纓冠造型,當真令人過目難忘:除了日本,再無第二家。

直到現在日本皇室和大臣,在某些重要場合依然會身穿公卿服出席,已傳承千年。

從皇上皇后再到大臣,《我叫劉金鳳》的服道化可謂滿屏倭寇風。

如果這部劇是日本題材的小說,設其定的劇情是日本古代某段宮廷秘史,那麼滿屏的倭寇風自然不會引發爭議。

但關鍵就在於這部劇,是以中國古代宮廷歷史為背景的古裝劇。

中國的古裝劇放着本土服飾不穿,卻身穿象徵著日本文化的服裝,這無疑已經觸及到了很多網友的底線。

因此《我叫劉金鳳》一經播出,便立即遭到無數網友的不解、批判:

文化入侵都不帶遮遮掩掩,直接來了是吧!


以前是暗着倭,現在光明正大倭,就是一步一步試水挑戰底線,希望搞倭風的全部虧到血本無歸!

甚至還有網友向廣電局舉報:以倭代華,騰籠換鳥,魚目混珠,居心叵測!

雖然網友的情緒反應很激烈,但是卻能夠理解網友的心情。

如同教材插圖風波一樣,網友之所以批判《我叫劉金鳳》中的日本元素,最根本的原因是擔心“文化入侵”。

因為如果任由外來文化肆虐,極有可能會導致本土文化受到一定影響。

其實網友的擔心不無道理,就拿最簡單的結婚典禮來說:現在基本上都是新郎身穿西服,新娘身穿白色婚紗為主,很少會看見有新人舉辦大紅的中式婚禮。

外來的西式婚禮逐漸成為主流,本土中式婚禮反而卻已經淪為小眾婚禮,這種改變與西方文化有非常大的關係:

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西式婚禮已經成為大眾普遍認可的潮流。

正是因為有前車之鑒,這就不難理解《我叫劉金鳳》會引發強烈抵制,網友所擔心的無非就只有一點:

滿屏的倭寇風如果不加以及時制止,任其在熒幕上霸屏,一旦形成潮流,到時候想要改變這種風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