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春馬離開已經接近半個月,但關於他為何會選擇自殺,讓大家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疑問,先前就有很多猜想,關於事務所、關於父母的,有些是太過於屬於【猜想】性質,傳到國內後還被添油加醋了,因此部屋君此前沒有發過任何自殺原因的文章。
這兩天,也有日本媒體通過採訪相關人士,更深入的去挖掘相關信息,最新一期的《周刊文春》就發了一篇《“發生了全盤我人性的事”,三浦春馬在“遺書”中坦露的苦惱與矛盾》。
部屋君需要先說明的是,先前三浦春馬生前所屬的amuse事務所表示過沒有遺書,留下的是春馬記錄日常的日記,文春的這篇報導算標題黨,事實上文春了解到的是春馬的日記內容,而且文春不是直接拿到日記、看到日記內容,而是通過一位友人轉述來寫的。
全文有五千多字,但其實並沒有多少句是日記內容,不過也從各個方面探究了春馬生前的經歷,因此部屋君今天就全文翻譯了這篇長文。(翻譯的時候心情真的會很沉重)
畢竟《周刊文春》不是福利機構,雜誌要盈利的,原文是付費閱讀的內容,當然部屋君這裡是免費的,還給大家全文翻譯了(基本就是文春5133字原文的翻譯,會有一點點自己註解,方便大家理解,以及部屋君自己添加了一些配圖)。
同時部屋君也會概述另一個日媒《news sport》的長文,來儘可能的帶大家了解春馬的心境,多少了解一下他為何會走上絕路。
《“發生了全盤否定我人性的事”,三浦春馬在“遺書”中坦露的苦惱與矛盾》
文章內容包含:
三浦春馬遺書的核心內容
將我的人性全盤否定的事件
溫柔與孤獨的30年
遺書中圍繞着死亡與自己對話“背負着凋零的命運”
死亡前夜扔掉的女性的內衣
秘密下葬並沒有告知親生父親到場
“請幫幫我”向大叔父諮詢私生活上的問題
“那傢伙絕對會火起來的”小栗旬讚嘆不已的演技
讓醫療相關人員驚嘆的企劃:主演ALS電視劇
“想要不被人察覺自己想死的事情令自己非常痛苦”。
他留下來的日記中記錄了對人生的懊惱。對他的死表示哀悼的聲音還未停止,雖然對他的死有很多種臆測,但是從他本人留下的話,以及親人、朋友的證言中能夠回顧他的三十年人生。
“與關係好的人見面時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想死。我會強顏歡笑,每天生活在謊言中很痛苦。”
演員三浦春馬(享年30歲)於7月18日被發現了在東京都港區的自家公寓里自殺。他的粉絲至今還無法接受作為演員順利積累經驗的他的死訊,無法接受他的死訊的業界相關人士也不在少數。
在他臨死前寫下的日記里明確記述了他與親生父親的對話和對死亡的衝動。
搜查相關人員揭露三田警署為了調查事件性的有無(是否是他殺),對公寓的監控進行查看時發現,在他自殺的前一天晚上十一點左右扔垃圾時的身影。
搜查員確認了裡面的東西,並沒有找到能讓人聯想到自殺的物品,但發現了女性的內衣,也許是去年他出演《Kinky Boots》(長靴皇后)時候留下的。
留在三浦自己房間里的日記到底記錄了些什麼?與三浦常年交好的熟人揭露了其中的內容。
“那裡寫了很多‘考慮過去死’‘該如何死’等關於自己去死的一些想法,是近似於遺書的內容,看了這些就能理解他是如何想的了。”
而且裡面還記述了他被預定於8月15日播出的NHK電視劇《太陽之子》中的角色為影響很深的事情。
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末期,被任命去開發原子彈的科學家們的悲慘故事。三浦春馬所飾演的是為了治療肺部疾病耳聰前線歸鄉的石村裕之。
在日記中,有他通過石村的人生將自己對死的思考,通過問答的形式進行了記錄。
三浦將自己與戰爭期間的石村進行比較,並從中找到了共同點。
“作品中的石村作為神風特工隊的隊員等待着突襲敵方航空母艦的命令。親眼目睹了夥伴們離去的情景,因為作戰計劃的改變,暫時脫離前線回到家鄉。雖然延長了他的生命,但是對於這一點,春馬在遺書中明確寫道‘考慮到一邊背負着凋零的命運,一邊想着在家人面前要堅強的心情,就會覺得很心痛。’”(友人口述)
思考的結果漸漸地深入三浦的內心。
抑鬱的狀態逐漸使他自暴自棄
“發生了一件將我的人生全盤否定的事,突然讓我陷入抑鬱、開始自暴自棄。”
像這樣了解他從幾年前開始被精神上的矛盾所折磨的記述,在日記中非常引人注目。
“雖然2017年春馬去了英國短期留學,就是在那前後,他開始對自己的生存方式產生疑問。當時,他不想被周圍關係好的人知道自己想死的心情,開始用強顏歡笑偽裝自己。春馬在遺書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每天伴隨着謊言非常痛苦。這不正是跟自己所飾演的石村的矛盾很相近嗎。’”(友人口述)
▲在英國留學時的三浦春馬
翻閱寫在他遺書中的話,進一步了解三浦至今為止的30年人生,“溫柔”和“孤獨”兩個關鍵詞展露在大家眼前。
作為三浦家當時的土地所有者的不動產公司社長說:“雖然三浦幼年時期住在茨城縣筑波市內的一棟新興住宅區內,但是他的生活並不平穩。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母親帶着三浦離家出走。”
▲7歲時的三浦春馬
“雖然收到了三浦家每月3萬日元的租金,但是自從春馬和母親離家出走開始,就沒有人付過了,之後那間房子就被拍賣了。雖然房子又被買了回來,但是大約兩個月前,他的父親就像是夜裡出逃一樣離開了家”(不動產公司社長口述)
當時三浦去的培養藝人的學校筑波Actors Studio的前會長加藤麻由美說:“排解了三浦的寂寞的是,四歲就開始的藝能活動。”
春馬從小就擁有自己的世界觀,前往拍攝的途中聽他講述了自己創作的電視劇“聽我說說關於宇宙的話題”。之後的拍攝又讓我們聽了“繼續上次的話題…”一定會說的就是飛向宇宙的話題,那孩子的創造力真的非常驚人。
另一方面,他則是比別人更愛撒嬌。
“因為回家後也是自己一個人,所以也有住在我家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催他回家,他說‘我不想回去’。那是他父母離婚,開始跟新的父親一起生活的時候的事情。”(by藝能學校前會長)
為了早點適應新的父親,他學會了演繹笑容的方法。
與母親的決裂,與親生父親的再會
“有一件將我的人性全盤否定的事件,突然讓我陷入抑鬱、開始自暴自棄。”
當時他的繼父是土浦市內一家牛郎店的老闆。母親是店裡的客人,兩個人情投意合,之後便結婚了。大約在20年前開始在土浦市內的一個獨門獨戶的房子里居住。(牛郎店的原工作人員口述)
在家庭環境改變的同時,三浦作為演員的才能也逐漸展露,2006年參演了《14歲的母親》人氣大漲,第二年出演了《戀空》並奪得了日本奧斯卡最佳新人獎。成功擠進了人氣演員的行列。
2009年上映的《熱血高校2》的製作人山本又一朗對三浦的才能如下描述。
他得到了小栗旬的“那傢伙絕對會火起來的”非常高的評價。這也許是從兒童劇團中成長起來的人的惺惺相惜吧。總的來說他是一個非常認真的青年,演技非常自然,讓人不知道是演技還是本色出演。
三浦曾經跟周圍人說過作為演員的樂趣,三浦的另一個熟人是這麼說的。
春馬在從堀越高等學校畢業後,他的堂兄曾經問他“為什麼會喜歡當演員?”他說“因為能體驗各種人生所以喜歡”。
平時是非常溫柔成熟的人,在電視上會明確的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一直覺得這是非常棒的才能,所以因為敬佩而一直關注着他。
那時候他的家庭關係還很好。
2010年4月5日三浦春馬20歲的時候3個人曾一起在土浦市內的帶陪酒服務的卡拉OK里慶祝過。
店裡的媽媽說當時闔家歡樂的情形至今為止還記憶猶新,“春馬君靠着媽媽,‘媽媽、媽媽’地喊着撒着嬌。雖然當時唱歌還沒有現在這麼擅長,但是說了‘因為下次要給你唱歌,所以現在在做發聲練習’並且得到了‘因為你擅長高音,所以用假聲唱是不是比較好’的建議。說蛋糕要在家吃,其樂融融的生日聚會持續了三個小時。”
充實的私生活業餘與工作上飛躍性的進步緊密相關。
2014年播出的電視劇《我存在的時間》由三浦春馬主演並成為話題。三浦春馬飾演的是患有ALS(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即漸凍症)的大學生,實際上這也是他自己提出的企劃。
▲三浦春馬主演的日劇《我存在的時間》的台詞
“這是讓ALS患者以及他們的家族都能接受的真實的描繪。處理疑難雜症的影像作品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但是這部作品由主人公病情的加重,日常生活變得不如意,對自己的將來感到悲觀、絕望的心情也被很好的描繪出來。雖然知道得到了日本ALS協會的協助,但是聽到這事三浦本人向電視台提出的企劃後,真的非常驚訝。”(醫療關係人員)
ASL協會的前理事川口友美子透露“三浦與同協會的幹部見面,認真的聽取‘這種時候會怎麼想‘之類的話。至今為止還沒有在ALS的故事中描寫過有尊嚴的生,而不是有尊嚴的死,我認為這是他的代表作。對他來說,對演技的追求與面對自己的痛苦是密不可分的。”
三浦老家的朋友揭露,大概十年前,他感受到了演員人生的界限,曾經向母親說過想要引退的事。
“我曾經親眼看到春馬對母親訴苦說“我不想幹了”。他母親說‘不行’。之後問了春馬真心話,他說非常煩惱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就算是鄉村的工廠也好,什麼地方都可以,想要在不起眼的地方悄悄生活。”(by老家友人)
這樣的三浦從小就信賴母親那邊的在學校擔任法人的大叔父,要是有什麼事情就會與他商量。
“請幫幫我,我有事跟您商量”,大約七年前,三浦開着自己的愛車造訪叔父經營的學校時這麼說道。
他私下裡遇到點糾紛,好像還沒有跟公司說。我對他說“去跟公司里的法律顧問談談,這才是解決的方法啊。直到三四年後才再次接到他的聯繫,果然還是有糾紛。至今為止跟我談了兩次,為何這次沒有來找我啊”。(by大叔父)
大叔父繼續說著,肩膀因為悲傷而顫抖着。“2003年的時候我的28歲的長子去世了,那時候在北海道有攝影的春馬仍然抽時間與經紀人一起用了十分二十分左右的時間來參加葬禮。我至今為止無法忘懷。”
雖然大叔父與三浦的生母常年斷絕關係,但是在三浦死後,心亂如麻的她馬上就給大叔父打電話。
我接了電話“我現在在警局裡,已經取回了春馬的遺體,我該怎麼辦。”我回答道“就悄悄下葬吧。”(by大叔父)
本雜誌對很多相關人員得到了“三浦一直憧憬闔家歡樂的氛圍”的證言。
從初三開始就教他衝浪、關係密切的“茨城元氣計劃”的代表卯都木睦回顧道“春馬在我家留宿的時候,我用一個大盤子準備了我、妻子、孩子三人、以及春馬份的烤肉。那個時候春馬目瞪口呆,一臉‘這是什麼’的感到新奇的樣子。春馬是獨生子,大概沒見過這種互相分享食物的情形吧。”
所以三浦的人生,與家庭關係有着不幸的命運。大約五年前,三浦與常年互相扶持的生母斷絕了關係。
春馬在工作和戀愛的問題上與母親發生了衝突,與她斷絕了關係。春馬並沒有告訴母親自己的電話號碼,但母親卻周折多人要到了他的電話。
大概三年前開始,三浦開始有了自殺的想法,遺書中也有如下記載。
當時從抑鬱的狀態中無法脫身,考慮過該如何去死,死的這個字在三浦的腦中揮之不去。
這時候,他與20年不見的父親重逢。2017年在英國短期留學的時候,老家的朋友告訴他,他的父親緊急接受了心臟手術,可能要撐不下去了。自己曾想過去死,但是不知為何想去見見他。
留學歸來後,三浦如願與奇蹟生還的父親見面了,從父親的口中知道了三浦兒時不知道的秘密。
遺書中這樣寫着:告訴了我與母親離婚的理由;與親生父親的重逢給了我一次重新思考人生、審視自己的機會。
關於與親生父親的重逢,三浦笑着說,收到了很多從未謀面的親戚的歡迎,人數很多,嚇了一跳。
與親生父親的重逢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轉機。其實他本不姓三浦,一直使用的是繼父的姓。大約三年前他脫離了戶籍,改姓三浦。9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離世前1個月,他把個人公司的登記信息也換回了三浦。(註:現實中的三浦春馬,在母親改嫁後使用繼父的姓,不是用“三浦”這個生父的姓,而演藝活動則繼續使用“三浦”)
親人和友人在7月20日為經歷了三十年動蕩的三浦送行。但是其中並沒有親生父親的身影。
以上就是《周刊文春》的全文內容。
下面,部屋君再來提一下另一篇來自《news sport》的長文,因為有些與文春差不多,所以分享一些文春沒有寫到的春馬的事。
三浦春馬日記中的內容,有對做演員的感悟、共演者的想念、家裡的事等,還有自己與生命的對話,有些是記錄形式,有些是問答形式。
一位春馬親近的人透露“他從高中開始就很紅了,為了工作越來越經常的請假,我問過他你現在幸福嗎?他沉默很久後小心翼翼的看了看他的母親,他一定會遵循母親的建議,然後說過‘通過演戲能體驗不同的人生也挺好的’”。
比起自己的真實人生,他更通過演戲讓自己不斷前進,這種想法體現在他在塑造角色時的嚴苛上。
“去年,他在舞台劇《罪與罰》中演一位殺了人而內心痛苦的角色,為了完成好這個角色,他曾長時間去找牧師請教”(by舞台劇相關人士)
“為了角色,塑造不同的體型在他看來也是應該的,為《罪與罰》瘦身7、8公斤們今年是,又為了《長靴皇后》每天去健身房增肌,每天吃6頓咖喱和意大利麵,拚命的達到理想的體型。減肥之後又馬上增肥,這對身體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但三浦先生認為這是應該的。”
▲三浦春馬《罪與罰》劇照
因此,他對作品的真誠傳遞給了身邊的人,突然離去讓人都難以相信,給他的評價都是“很自律”、“努力家”、“對誰都是家人一樣的溫暖”...
一位春馬的熟人說“他靦腆的笑容完全沒有距離感,當別人誇他溫柔時,又展現出很不好意思的樣子”。
這些毋庸置疑也是他真實的一面,事務所人士透露,他在夜深人靜時會向朋友傾述煩惱,然而與家人卻在某個時期有了隔閡。
“4年前,他換了手機號,說是為了與父母斷絕來往,叮囑我們不要告訴他們,在這之前,他與母親、繼父關係都還好的,似乎是因為金錢問題與過度干預他的生活,讓關係破裂的”。(by事務所人士)
“他從今年開始不用line了,我以為他又是在為塑造某個角色做準備,這種孤獨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by電視台人士)
或許是因為他的克己,讓他發出的求救信號,無法傳遞給別人。
前段時間出演的《太陽之子》中,他的角色將戰爭前線的痛苦藏於心中,對家人非常溫柔開朗,是一個強行讓自己振作的人,最後選擇投海自殺,春馬似乎把自己與所演的角色重疊了。
這種對於“人生、生命、死亡”的思考,也體現在《我存在的時間》中,即使痛苦也要振作的角色澤田拓人的這種精神,也體現在三浦春馬身上。
逃離自己人生的道路,寄託於角色身上,從角色找到出路,久而久之,他就再也回不去了。
精神科醫生分析,三浦春馬是一個完美主義的人,完美主義者會陷入“不是100%,就是0%”的想法,自我認同感低,所以會努力過頭,一旦有人說自己演的不行,或者達不到某個高度,馬上會不安。
三浦春馬曾在雜誌採訪中說:“以前有位經紀人對我說‘你是完美主義者,但也請放過自己’,所以我現在的想法變成了‘我不用太完美也行’”、“我有煩惱也會向人求助,會原諒自己的不足,現在很開朗”,
雖然表現的在努力放過自己,但其實沒有真正做到。
在去世前一個月,他把現實中的所有相關事務的登記姓名都換回了原名“三浦春馬”,用本名做回自己,永遠的把自己停留在意氣風發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