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2020年12月30日00:25:04 娛樂 1000

我是葉子聽禪,今日頭條簽約作者,立志做一個有態度、有角度、有溫度的三有青年,歡迎大家關注。

前幾天去看了被譽為2020年國產片驚喜的《拆彈專家2》,不得不說的確製作精良,老戲骨們演戲在線。仔細一回味,能品嘗到十幾二十幾年前的港片味,甚至在格局和特效上面還有所超出。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用一列地鐵列車,運送核彈大衛克羅炮,然後一節一節炸掉整個香港,把香港國際機場轟上天。不得不說,這個想法真得很酷。關鍵是特效跟上了,讓大家享受了一次好萊塢似的視覺洗眼。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但是,看完《拆彈專家2》,我又有一種未曾盡興的感覺。

這種感覺,類似於你第一次與網上女神奔現。女神蜂腰肥臀,明媚皓齒,二話不說就拉着你的小手直奔主題。事後,你點燃一根煙,在賢者時間裡思考,總感覺這次的“快樂”少了點什麼。

少了點什麼?

我想,大概是少了點過程。得到的太容易,回過神反倒不可置信。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這種感覺,在華仔飾演的潘乘風由警隊英雄到恐怖分子,由恐怖分子到英勇就義的兩次轉變時,尤為強烈。

如此生硬地反轉,究竟是因為時長限制,剪了不少華仔內心戲份的客觀條件導致;還是主創團隊注重整體,忽視人物內心的明顯錯誤;亦或是相信科學,認為記憶植入真能改變一個人?

我想跟大家一起,好好捋一捋,這讓我們賢者狀態之時,心有芥蒂的兩次反轉。

華仔第一次反轉,源自對不公的錯誤反抗

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由於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緣故——盧梭

一開始,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妥妥是一個“正道棟樑”。

工作能力強,與劉青雲同為香港爆炸品處理科(CBD)的警隊雙星,多次協作拆除炸彈,救人民與爆炸之中;風流倜儻,有大美女倪妮作伴;心地善良,多次奮不顧身救人,也因為有愛心放出微波爐里的小貓,導致自己被炸斷了一條腿。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然而,在他被炸掉腿之後,努力鍛煉體能回到CBD之時,竟然被警隊領導安排去做文職。也正是因為這個安排,潘乘風認為警隊不公,憤世嫉俗,最後走上了恐怖分子的歧路。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觀眾不理解,警隊對他的安排不是仁至義盡了么?畢竟斷了一條腿,肯定得退出一線,干文職也沒啥不好。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關於這點,很多觀眾陷入了“知見障”,把自己代入了潘乘風,卻沒有身為潘乘風的自覺。

影片里,潘乘風無疑是個擁有特殊才能的天才。也因為其才能,潘乘風驕傲到自負。

影片第一次拆彈,潘乘風脫掉防爆衣作業,我想除了安撫那位害怕的女孩以外,更是源於他對自己的無比自信。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這種人,不讓他展示才能,可能比殺了他更難受。尤其是,他的各項身體數據,完全符合警隊的標準。

因此,在警隊領導害怕擔責任把他安排到文職去時,他才會如此歇斯底里。

另外,警隊對潘乘風的安排,的確存在“不公”。

第一個不公,是調任文職的不公。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無論是警隊還是軍隊,其所在編製不同,“地位”自然不同。重案組高於交警隊,偵查員強於伙頭兵,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其編製等級可能相等,但所能行使的權利大有差別。

調任潘乘風去文職,就像是《逃學威龍》里調任周星星去交警隊,對這些強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羞辱,更是讓他們無任何用武之地,斷了他們的前途。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第二個不公,是對劉青雲的區別對待。

說句實話,這點我覺得拍得特別真實。同樣是負傷的警隊英雄,結果一個陞官,一個調職。雖然有受傷程度不同的原因,但是換個人估計也接受不了。

所以,華仔飾演的潘乘風才會與好兄弟劉青雲分道揚鑣。這裡面隱藏的心理活動,正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嫉妒。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於是,潘乘風從雲端掉到了谷底。巨大的前後差距,與好朋友不同境地的差異,讓潘乘風陷入了“偏激”的情緒中。而偏激的人,更容易受到外在激進思想的影響。

“明明自己沒有錯,卻落到如此田地,那麼能怨恨的也只有這個不公的社會了。”

人性深處,總會因為各種苦難、不公、傷痛,累積層層疊疊陰影般的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及時疏導,總會有一天會突然爆發,給自己和社會帶來災難。

潘乘風的第一次轉變,是人性陷入低谷時的漸漸扭曲。

華仔的第二次反轉,看似兒戲,實則暗藏玄機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

如果說,潘乘風的第一次改變,在影片里是有前戲、有過程、有理由的人性扭曲。

那麼,他看似兒戲的第二次反轉,又是什麼原因?

為了加快節奏,滿足於劇情需要,主創團隊讓潘乘風經歷了一次特別狗血的失憶。之後,更是安排倪妮進行了一系列記憶植入這種高端科學操作,指望欺騙潘乘風,讓他棄暗投明。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說句實話,當倪妮拿着一疊資料,跑到潘乘風面前去騙他時,我是半信半疑的。

因為華仔之前演壞人演得太好了,他看酒店保潔阿姨的那個眼神,眼神里充滿了殺氣,怎麼可能是一個卧底的警察。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結果事實證明,倪妮與警隊只利用記憶植入的方法,不僅騙不了我這個局外人,更騙不到潘乘風。僅僅是不同住所這個紕漏,就瞬間摧毀了虛假記憶建立起的信任。

這個時候的潘乘風,已經明白自己就是恐怖分子,而不是警方派來的卧底。之前記憶差不多清空的他,正面臨一個選擇,向左還是向右?

這裡導演安排了一場,潘乘風以前同事被自己現在隊友硬生生虐待打死的戲份。

他的恐怖分子隊友們看得興高采烈,而他卻不禁淚濕眼眶。

這個細節,其實暗示了記憶清空後,潘乘風人性深處,終究是以善良為主。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取決於他過去的經驗記憶。那當這個人喪失過去的記憶時,能影響他做出選擇的,應該是人性和內心深處真正本質。

《拆彈專家2》的主創團隊們相信“人性本善”這個原始動力,所以記憶清空的潘乘風為了香港的無辜市民們,在被發小謝君豪綁在定時炸彈時,不住請求他停下恐怖襲擊,最後甚至犧牲了自己。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這些行為,跟之前心狠手辣,製造恐怖爆炸襲擊造成多人傷亡的潘乘風,簡直判若兩人。用科學洗腦、記憶植入的方式當然可以圓過去,但是卻比不上人性深處的善良本質讓人動容。

其實,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一個爭論了上千年的話題,辯論雙方誰也無法說服彼此。即便近些年,德國的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這個試驗很簡單,科學家會故意裝作不小心把一些小東西掉在地上,實驗室24個嬰兒在幾秒鐘之內,都會同時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之後更是有嬰兒會把掉了的叉子推給科學家。而科學家,從不說謝謝,或者做出其他表示感謝的行為。

整個實驗做完,科學家們相信嬰兒有着真正的純粹的利他精神,人性本該是善。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我想,華仔的第二次反轉,也正是為了突出“人性本善”的特質。

所以,如果不相信人性本善,那麼華仔轉變最深層次的動機沒有了,自然感覺主創團隊處理得不夠潤滑,是一個硬傷;如果你相信,就會明白第二次轉變的意義。

人性深處,總是光明和黑暗並存

有人說,《拆彈專家2》是港片的最後吶喊,是港片的復生之作,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

我想說,他們說得都對,但是純粹從商業價值出發,是否不夠“豐滿”?

導演邱禮濤可是能拍出《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性工作者十日談》和《等待董建華髮落》等類型片的怪人,在他典型香港導演形象的背後,其實有着獨特的社會視角與某些悲天憫人的情懷。

《拆彈專家2》兩次反轉暗藏玄機,揭示了人性本質,你看懂了嗎? - 天天要聞

他現實地拍着商業港片賺錢,執拗地拍社會底層片抒情。在他浩瀚如煙的作品中,黑幫、三級、恐怖、喜劇樣樣沒有放過,有的偶爾搞點黑色幽默,有的又歸於平凡倒向市場。

他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既會向現實低頭吃飯,又會偶爾出格抒發野望。

我們又跟潘乘風有些相似,遇到挫折和不公待遇時積累負面情緒,總想着報復回去;看見有人需要幫助,又會忍不住去幫忙。

潘乘風的兩次轉變,告訴我們:“人,其實如硬幣一樣有着兩面,光明與黑暗並存。”

只不過,光明是與生俱來,黑暗是後天沾染。為了不讓黑暗徹底遮蔽了光明的本性,我們這些凡人能做的,只能如禪宗神秀大師所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 天天要聞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隨着新劇《無憂渡》的空降上線,因稅務風波沉寂了近兩年的宋祖兒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待播作品《艱難的製作》(已改名為《光榮的製作》)《折腰》也傳出風聲有望於年內播出。宋祖兒的復出被網友戲稱為“熹妃回宮”,作為以美貌聞名的高國民度小花,她的回歸也勢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着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 天天要聞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着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南朱北李”,一代樂壇雙璧。朱逢博唱歌那會兒,李谷一還在拉幕布。這是李谷一親口說的,沒人不佩服朱逢博的嗓子,那種天生的清澈和爆發力,在那個時代,真的聽一次就忘不掉。但就是這樣一位影響了中國幾代歌者的“東方夜鶯”,在晚年,卻孤獨地守着丈夫的骨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 天天要聞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日前,劉德華帶着新電影接受了專訪:劉德華表示,目前他歌迷會年齡層很寬,有幾個月大的會員,也有92歲高齡的老人。他們都會一家人去看他,這種感覺很奇妙,“我也在夢裡,聽到你三歲就喜歡我,那句話我會記下來,三歲孩子對明星的定義是因為知道劉德華。”採訪中,劉德華還透露,自己女兒會跟別人說我爸爸是劉德華,很多同...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 天天要聞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在這個五一檔,一部名為《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簡稱《蒼茫愛》)的電影悄然登場。這部由90後導演陳孝良執導、鳳凰傳奇成員曾毅首次擔綱主演的公路喜劇,從片名到內容都充滿了年輕人的大膽嘗試。影片將國民金曲....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 天天要聞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電影《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新作《沉默的審判》在台北開機,原班人馬再集結。導演黃精甫前年憑藉《周處除三害》獲得不俗口碑,今日《周處除三害》原班團隊在台北亮相,宣布推出新作《沉默的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