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2020年09月08日07:08:05 娛樂 1651

本文轉載至ACGx,

已獲授權轉載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要說迪士尼今年可能最後悔的決定可能就是,《花木蘭》在中國院線的上映比在流媒體Disney+晚幾天

晚一個星期的決定也許在其他的國家未必會有很大影響,但是對於從小就熟知《花木蘭》故事的中國市場而言,其票房結果就是現在誰也難以預料。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其實迪士尼這波在中國市場的宣傳是做得還不錯,劉亦菲的《花木蘭》真人電影在國內一直抱有很高的話題度和熱度,這也導致公眾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一直被大V和媒體們的宣傳轟炸下持續拉高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迪士尼可能真的沒想到,《花木蘭》在影院上線前夕崩盤了!開局5.9,現在4.8分,而且可能還沒到跌停板。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老外客氣多了,IMDb上5.7,沖沖及格線估計有希望。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也難怪豆瓣有人說這是部:

不少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可以看到Disney+的網友,都發出了吶喊: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要知道,當初迪士尼把這個角色交給劉亦菲的時候,許多網友心裡的大石是落了地的。起碼總算有個顏值讓普羅大眾感到滿意的了。

再到後來配角公布,鞏俐、李連杰、甄子丹、鄭佩佩等國內相對有知名度的華人演員參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感覺這波穩了。從土味的國產海報也可以看出,迪士尼是認真研究過國內市場的,知道要把賣點都放出來。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所以從萬眾期待到全網群嘲,《花木蘭》到底做錯了什麼?

鄭佩佩老師一世英名,也救不了這來自陰間的妝容。。。“紙紮”仿妝,回頭率100%!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再有氣質的神仙姐姐,插上翅膀也能一秒變成火雞衝上天。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鞏皇可能真的是被騙去拍電影的,明明是影片中能力最開掛的女巫,卻有一個智商最掉線的腦子,做出了一堆令觀眾尷尬且無法理解的行為。也是白瞎了鞏皇的演技。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關鍵吧,你以為這部片是武打片,它偏偏是雜技片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可當你以為它是雜技片的時候,它偏偏又是個魔法片。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作為迪士尼史上最貴的真人翻拍電影,號稱花了2億美元製作,1億美元宣發的誠意之作:

此前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在中國票房不佳。為避免再次失利,迪士尼做出了很多努力,以確保這一有着數百年歷史民間故事的最新改編版能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迪士尼曾將該片的發布推遲一年多,以等待管理層選中的一位女演員空出檔期來領銜主演,同時該公司還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努力呈現一個符合中國價值觀的主角和故事情節。

R.T. Watson,9月5日,《華爾街日報》

然而網友給出的評價卻是——

疫情之下,作為全球目前唯一一個能夠在影院上看到《花木蘭》的國家(也可能是因為沒有Disney+),或許迪士尼的金字招牌真能夠為《花木蘭》的票房力挽狂瀾。

動畫版《花木蘭》的導演托尼·班克羅夫特

當然即使是真的票房翻車了,也沒什麼好意外的。畢竟這也不是迪士尼真人翻拍第一次翻車了,過去10年迪士尼可謂是在這一領域屢戰屢敗,而這背後到底是為了什麼?

迪士尼

屢戰屢敗的真人翻拍

從上世紀40年代,迪士尼就開始涉足真人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與製作。90年代,迪士尼真人影視部門製作電影的速度曾提高到每年6-8部,產出了大量知名電影。如《加勒比海盜》《公主日記》《納尼亞傳奇》《歌舞青春》等一批賣相不錯的高成本魔幻冒險片和低成本青春校園片,同時也有不少諸如《波斯王子:時之沙》這種大IP遊戲改編的高投入爛片。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迪士尼真人電影製片風格的轉變,是在2010年《愛麗絲夢遊仙境》上映後。這部改編自兒童文學《愛麗絲漫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的3D真人電影,展現了導演蒂姆·波頓強烈的哥特式電影風格,加上約翰尼·德普、海倫娜·邦翰·卡特和安妮·海瑟薇等一干名演員的出演,配以整部電影天馬行空的場景設計和超強的特效畫面還原經典故事,不僅讓它收穫了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且還得到兩個奧斯卡獎項。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幾年,迪士尼真人部門翻拍童話作品上癮。在這些真人電影里,迪士尼一次次複製《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成功模式:聘請一流的製作人員和大牌演員,塑造華麗又精緻的服裝和場景,以求還原經典童話美好的一面。

其中,《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這幾部電影口碑儘管引發了爭論,但是票房數據亮眼,也曾數次獲獎。另一些電影的表現就不那麼好了:《愛麗絲夢遊仙境2》《彼得的龍》《時間的皺摺》《克里斯托弗·羅賓》《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小飛象》都沒能獲得絕對的成功,《時間的皺摺》和《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還進入了2018年好萊塢凈虧損排行榜的前五位。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儘管如此,接下來包括《獅子王》《花木蘭》《小美人魚》《沉睡魔咒2》《彼得潘》《奇妙仙子》《白雪公主》《紅玫瑰》《匹諾曹》《白馬王子》在內的一大批真人電影的製作都已經提上日程

對電影公司來說,拍電影有賺有賠,及時止損也是情理之中。比如環球的怪物電影“黑暗宇宙”,就在《新木乃伊》撲街後被迫暫時中止。但是對迪士尼而言,大張旗鼓堅持PG13真人童話電影計劃,不僅是為了IP的翻新,還因為迪士尼的流媒體迪士尼+對於片庫擴充的渴求

用真人電影翻拍經典,

完成IP的翻新

迪士尼的真人電影翻拍的內容源頭中有不少來自知名童話故事或兒童小說,這些內容曾被迪士尼改編為動畫電影,且給全球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儘管對這些公共IP下手的不止迪士尼一家電影公司,但是如今提到《白雪公主》《美人魚》這些作品,大多數觀眾首先回憶起的卻是迪士尼過去製作的那些動畫電影。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過去迪士尼將經典文學或童話改編為全年齡向的動畫電影時,為了讓熟悉故事的成年人也能從動畫中感受到新意,製作者會在數部動畫電影中加入了觀眾喜聞樂見的歌舞情節,甚至以喜劇+音樂劇+動物的方式來改編《哈姆雷特》為《獅子王》,在畫面方面則從2D逐漸向3DCG轉變以強化動畫的表現力。幾十年過去,“編織童夢”“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已經成為了迪士尼作品的標籤。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這些公共IP經過影視化的改編,連同其衍生品、線下樂園一起,早已經成為迪士尼資產的一部分。幾十年過去,要在全球觀眾心目中鞏固這些公共IP和迪士尼之間的緊密聯繫,IP翻新勢在必行。

當迪士尼又一次將這些IP翻拍為真人電影時,在製作、宣傳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把過去製作版本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復刻進新片。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迪士尼在不同的娛樂環境下對於改編作品的要求,過去追求的是“去原作化”,而今追求的則是“還原動畫化”。

如今以真人電影的方式進行,不管是創新還是還原,每一部作品都保留了迪士尼作品的標籤,向大觀眾和小觀眾們傳遞迪士尼的精神——永遠保持童心和夢想。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所以,即使是這些標籤對當下的成人觀眾來說已經審美疲勞,即使是好萊塢對IP的過分追逐讓經典IP失去了票房低風險這個保障,迪士尼的真人電影的製作仍將繼續下去。因為這對迪士尼想要實現的野心來說必不可少,哪怕有時票房不佳!

擴充Disney+的片庫,

佔盡流媒體優勢

去年4月11日,迪士尼宣布了流媒體Disney+將於當年11月12日上線的消息。迪士尼為迪士尼+的上線所作的準備,顯然滿足了資本市場對它的期望,當天迪士尼股價大漲12%。

為了對抗Netflix以及其他流媒體平台,迪士尼不僅豪擲713億美元收購21世紀福克斯,在4月11日的發布會當天,迪士尼旗下迪士尼真人部門、迪士尼動畫、皮克斯工作室、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20世紀福斯影業、福斯探照燈影業和藍天工作室八大分支部門攜新作齊齊亮相,這些部門將會為Disney+提供400多部電影,其中包括100部新片,以及25個原創劇和7500集節目。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這些部門還將為Disney+製作大量新片,迪士尼真人部門將有10部重製電影以及多部原創電影,包括《小姐與流浪漢》《石中劍》《彼得潘》。這3部即將重製的電影,過去的動畫版本也是由迪士尼製作。

尬吹聲中《花木蘭》口碑走向崩盤,迪士尼真人翻拍已“走火入魔”? - 天天要聞

回顧迪士尼幾十年來在文娛市場里的動作,從80年代主攻音像製品發行,到90年代收購ABC電視台,再到2019年進入流媒體市場,如同好萊塢其他娛樂公司一樣,迪士尼早已經從單一內容製作轉型為發行、製作、投資一體,而這一切的根基就是圍繞自己旗下IP進行內容衍生創作,提供給影院之外的音像製品、電視節目以及流媒體這些觀看成本相對低廉的娛樂方式。

互聯網創造的流媒體時代的內容製作,和過去的音像製品、電視節目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如今大舉翻拍的真人電影計劃,不僅能夠翻新IP,電影下線後還能進入Disney+平台。如若後續真人電影整體表現不佳,等Disney+順利上線後,這些電影放棄影院直接進入Disney+播放,也是不無可能的。

事實上,也不用等到票房不佳才進入Disney+,《花木蘭》已經成為了首部沒有經過院線放映就在Disney+播放的電影。也正是因為這個舉措,可能讓迪士尼高層這輩子都追悔莫及。

畢竟在風評急轉直下的境遇下,前有《八佰》、《信條》兩部叫座大片,後有《姜子牙》等一眾國慶檔大軍壓境,留給《花木蘭》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你會去影院支持嗎?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新聞業懷舊中的“話語制度”——基於電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 天天要聞

新聞業懷舊中的“話語制度”——基於電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當下諸多大眾文化事件生產着關於新聞業的懷舊話語。本文着眼於2023年上映的電影《不止不休》及其所觸發的討論,探究懷舊話語之於中國新聞業的制度性意義。圍繞案例,本研究分析了關於中國傳統媒體“黃金時代”的懷舊話語中,“讚歌”與“輓歌”、神化與祛魅如何並存、溝通。研究發現,“黃金時代”為新聞業制度維繫創造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