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和劉宇寧合唱《九萬字》網紅歌曲被熱議,很多人都覺得她這次轉型是“不愛惜羽毛”——
明明是高級嗓,卻唱這種俗歌,還搞擦邊舞蹈動作。
大家都很疑惑:
張靚穎這是咋的了?被綁架了嗎?
我覺得張靚穎想迎合流量是真的。
大概現在音樂市場競爭太激烈了,新人輩出,不整點突破、整點花活兒,很容易存在感不足。
所謂《跳樓機》俗歌一唱,已經有了不錯的反響。
大家都評價,張靚穎把這首歌唱上了一個新的檔次。
這次《九萬字》更是放狠招,視聽雙管齊下,也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嘗試吧。
好與不好,自然任由大家評說,但至少討論度上來了。
我倒是覺得,張靚穎願意試錯,不是自甘墮落,恰恰是她事業野心的體現。
她扭的這幾下,眼神里攻擊性十足,
如果內心糾結擰巴,真是被裹挾綁架了,瞻前顧後,是表演不出這種效果的。
以前大家對她的認知,就是超級女聲實力歌手、很慘的草根出身,以及她那段廣為人知的,被騙慘了的“下頭”戀愛。
是,張靚穎在原生家庭里是被嫌棄的:
爸爸讓4歲的她幫自己洗襪子,
長輩怨她不是男孩子,
早早就不得已出來酒吧唱歌掙錢...
這種底色造就了她的“缺愛”,有了音樂、有了馮軻的賞識,她以為終於可以被好好愛一場了。
然而現實是,對方也不過是看中她的商業價值,傷她騙她。
很多人笑她傻,那麼多規勸她不聽,非要撞南牆。
但,這是她命數里要克服的一難,她得親身經歷,過後才是新天新地。
就算是仙人指路,也沒辦法。
在我看來,張靚穎雖然“苦”,但她一直是向上生長的狀態。
她有實力、有天分、肯刻苦,但在圈內想混出個名堂,光靠這些還遠遠不夠。
張靚穎那段痛徹心扉的感情里,還有一種堅韌的“狠”東西在。
就,她願意去經歷、去撕扯,哪怕代價巨大。
這一點在事業上,也會變成區別於同行的一大利器的。
因為很多新的、有挑戰的東西,她就是敢沖,而且要親自試試才知道。
局外人當然可以輕飄飄地說一句,像感情彎路這種,不遭這個罪,不是更好嘛?
但對張靚穎來說,她還要破掉自己本身的困境,情關難免啊。
很慶幸的是,感情的消耗並沒有破壞張靚穎的生命力。
她沒有因為一段不好的親密關係,愈發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就此沉淪。
知道自己錯了一回,就認了,然後整裝待發。
這樣看,張靚穎對自己是足夠包容的。
她接納生命里好與不好的多樣性,並且始終有勇氣“重開一把”。
我覺得人都是會體驗一次“失控”的感覺的,不管是生活還是感情各方面。
穩定、秩序的東西,確實舒服,同時也要警惕其中的危險。
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就被無常的恐懼打敗了。
是的,很多時候不是突發事件本身對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而是你對“恐懼某種情況發生”,仿若驚弓之鳥,毫無招架之力。
但經歷過一次之後,體驗到沒什麼大不了,
總會重新長出血肉,會有新的體悟,那個時候就接納一切的發生了,生命也會越來越開闊。
而且過程中,是會和自己有更多的相處、更多的了解的。
那個時候,才真正波瀾不驚。
所以,不用擔心張靚穎,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