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74歲的張紀中在送娃上學的路上因分了神,一腳油門蹭了別人車。
他卻搖下車窗急吼吼喊“我是張紀中,我不會跑的”,誰料對方卻反問:“張紀中是誰?”
此事件輿論愈演愈烈,不少網友吐槽 ,張紀中活得像“時間管理大師”,不僅要抽空送孩子上學、白天拍戲掙錢、深夜還要哄小31歲嬌妻睡覺,甚至在今年春天還迎來了第四胎。
還有不少網友調侃,是因為他已經步入花甲卻還在拚命造娃,或許精力不足才導致意外發生。
一邊要努力掙錢,一邊要照顧嬌妻幼子,這般生活節奏,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車禍風波引出高齡“造娃”
5月7日,杭州街頭一場輕微的交通事故被迅速送上了熱搜。
事故本身並不嚴重,僅為一次普通的車輛剮蹭,但肇事者的身份卻令輿論關注格外集中。
74歲的導演張紀中,因在送孩子上學的途中發生事故,再次成為公眾話題的中心。
這位曾執導《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一系列武俠劇的老導演,近年來因作品減少,已鮮少出現在主流影視評論的視野中。
然而,張紀中的名字並未被遺忘。
他在公眾面前的曝光,更多地來自其個人生活的波瀾,尤其是與現任妻子杜星霖之間的婚姻,以及不斷擴大的家庭。
張紀中與現任妻子相差30多歲,在結婚後不足十年的時間裡,二人育有四個孩子,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尚在牙牙學語階段。
一方面是年逾七旬的父親,另一方面是年紀尚輕的妻子與年幼的孩子,這種年齡與代際的巨大跨度,在普通人群體中並不多見。
事故發生後,張紀中並未迴避責任。
據當事人敘述,他主動表明身份並承認全責,其第一反應是希望能先將孩子送到學校。
這一細節被廣泛報道,並在網絡上引發了多種解讀。
一部分網友對其責任感表示認可,認為其在第一時間仍將孩子放在首位,是一種值得尊重的父愛。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高齡駕車送幼兒是否本身就存在安全隱患,以及公眾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應承擔更高的行為標準。
事實上,對於張紀中來說,這並非第一次因家庭問題引發社會討論。
早在幾個月前,他因為再次迎來幼女的出生而登上熱搜。
在許多網民眼中,這位已經到了該“抱重孫”的年紀的導演,卻仍在不斷擴展自己的家庭,似乎與社會對高齡男性的一般預期存在不小的落差。
有人戲稱他為“娛樂圈造娃第一名”,調侃背後,是公眾對他生活選擇的複雜態度。
“老來育娃”的艱難
高齡育兒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現實挑戰。
張紀中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養育四個孩子確實不易,壓力也很大。
為此,他不得不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繼續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
從體力上說,74歲的年紀早已過了普通人退休安享生活的階段,長時間照顧孩子、早起送學、持續工作,對身體和精力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
從心理層面來看,高齡父母往往面臨更深層次的焦慮,一方面希望陪伴孩子成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時間帶來的種種限制。
在輿論的聚焦下,張紀中也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的代表。
他的生活軌跡不僅折射出個體選擇的多樣性,也引發了對當下社會家庭結構變遷的思考。
隨着二胎、三胎政策的開放,以及再婚家庭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重新步入育兒階段,這種趨勢打破了傳統“一次婚姻、一代人撫養”的家庭觀念,也讓“年紀大了還能不能當爸”變成一個值得探討的現實問題。
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總是容易被放大。
作為導演,張紀中曾在作品中塑造了許多重情重義的俠義人物,如今的他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面臨情感與責任的雙重考驗。
他的婚姻、他的孩子、他的工作節奏,構成了一個“高齡再創業”的鮮活樣本。
而正因為其身份特殊,他的行為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與批評。
在本次車禍事件中,不少人認為他雖無意犯錯,但仍應作為公眾人物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事故也引發了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關注。
早高峰本就車流密集,再加上年長司機可能存在反應速度下降等問題,風險係數明顯提高。
如何在保障家庭需求的同時,更科學地安排日常事務,是許多中老年家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輿論之外,張紀中的這起車禍也提醒人們,不應忽視高齡駕駛背後的潛在隱患。
公眾人物的輿論漩渦
按照慣常邏輯,七旬老人理應是享受含飴弄孫生活的階段。
但張紀中的家庭現實卻打破了這一設想。
他不但沒有退休,還依然在撫養未成年的孩子,並且承擔著相當強烈的經濟壓力。
這種生活狀態,對許多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但同時也是現代社會複雜性的一個縮影。
過去,人們對家庭的理解多基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年齡上的自然差距,一般來說,父母與子女之間有着清晰的代際關係。
但在張紀中這樣的家庭中,孩子的年紀可能與孫輩無異,甚至造成外界誤認為是祖孫關係。
這種錯位感也加劇了公眾對其家庭結構的關注與議論。
張紀中的選擇既是個人的自由,也是時代的產物。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婚戀、生育和家庭規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無論是高齡再婚、生育,還是年長男性繼續承擔父職,都在逐步成為可以被理解的生活方式。
這背後不僅有情感因素的推動,也有現實壓力的倒逼。在張紀中的案例中,兩者交織,使他成了輿論風口上的人物。
與此同時,這樣的事件也讓人意識到,父親這一角色的社會期待正在發生變化。
從過去強調“賺錢養家”,到如今更多關注“親身參與”和“責任擔當”,父親身份的定義正在被重新建構。
而張紀中是否能夠在高齡狀態下繼續扮演好這一角色,也成為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在網絡時代,公眾人物的生活很難保持完全的私人空間。
他們的選擇、行為甚至情緒,往往會成為外界解讀時代現象的入口。
在張紀中的例子中,車禍只是一個引子,背後所引發的討論遠遠超出了交通安全本身,延伸至家庭結構、父職責任、公眾形象乃至代際焦慮等多個層面。
信源:
新浪網2020-09-12《69歲張紀中再當爸?知情人士證實嬌妻湊成“好”字》
深圳晚報2024-10-18《73歲張紀中,官宣妻子四胎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