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的版本更新,往往伴隨着不少新內容的上線,《燕雲十六聲》也不例外,在三月底上線的河西版本中,遊戲官方陸陸續續開始將之前爆料過或者沒有爆料過的內容一一公開,還有官方未曾過多言語的細節巧思,玩家們也能在遊玩遊戲新內容中進行發掘與感受。除了新地圖、新玩法以外,還有部分玩家可能沒怎麼注意但值得一提的,是《燕雲十六聲》河西的音樂。遊戲以“聲”命名,這其中的淵源可不簡單。
早在首次內測之前,《燕雲十六聲》便發布了一則《如果聲音不是用來聽的》推文,在推文中,遊戲官方便言明,聲音是《燕雲十六聲》的“靈魂要素”,貫穿在遊戲中的方方面面,製作團隊也希望通過聲音傳達更多對其的理解。與其說聲音是用來聽的,不如說聲音在訴說著許許多多的故事。
在《燕雲十六聲》的最新版本中,與河西地圖一同上線的,還有用於傳達河西故事和情感的「河西原聲樂輯」。這是《燕雲十六聲》遊戲原聲音樂輯(河西卷),目前已經上架網易雲音樂,大家可以前往收聽,從中窺見河西地圖的別樣風貌。
遊戲音樂設計負責人還就音樂的呈現與想要表達的情感,做了一系列分享。從《燕雲十六聲》的官方信息中,不難看出河西的大主題之一便是歸家,而這其中的核心情感,便是“思鄉”,這也是河西的主旋律想要呈現的。
主旋律的演奏中,運用了生長於西域的傳統樂器篳篥。乍一看,好像是因為西域和河西相呼應,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樂器篳篥演繹出來的聲音其實和其生長的環境並不相同,反而顯得“濕潤”,正如思念家鄉的柔和情感在心田涌動一般,更顯得溫柔。
在河西篇章的音樂演奏中,用到的傳統樂器遠遠不止篳篥這一種。在《玉門關》的樂篇中,二胡、塤、簫、篳篥、羌笛等樂器都以和諧的韻律共同譜奏華章;在《俠跡-問渠幾許》的樂篇中,長笛溫馨而悠揚的旋律,將“溫馨的遺憾”盡數傳達;在《鎮守-白頭城》的樂篇中,馬頭琴、管弦樂交織的曲調,又將軍隊的威嚴與空寂描繪......音樂在情感的融入中,變得更像是一個又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
黃沙大漠,邊塞隔壁,不知埋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也不知留下了誰人的遺憾和思緒。故事和情感總有一個能動人心弦,你是否也和《燕雲十六聲》中描繪的那些河西故事一樣,有着屬於自己的“溫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