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物娛記
編輯|人物娛記
2025年4月5日,央視《新聞周刊》的一期節目里,一個全程被打上馬賽克的身影引發全網熱議。
眼尖的網友迅速認出,這正是坐擁700多萬粉絲的網紅李美越。
從“東北大花征服世界”的文化符號代言人,到被官方定性為爭議人物,他的故事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戲劇,卻在最熱鬧時迎來崩塌。
十天掉粉超30萬、婚內出軌黑料連環爆、翻譯翻車引全網聲討,由流量堆砌的“愛國人設”徹底崩塌,李美越究竟如何一步步淪為公眾唾棄的人物的?
2015年,混血面孔的李美越因參加綜藝《非正式會談第二季》嶄露頭角,但彼時的他不過是小圈子裡的“背景板”。
轉機出現在2021年,他嗅到了“新中式”文化的風口,開始創作《東北話是國際語言》等短視頻,憑藉誇張的表演和接地氣的選題,兩年內狂攬500萬粉絲。
真正讓他爆紅的,是2023年的一次“無心插柳”。在西班牙街頭,他身穿東北大花棉襖、戴着墨鏡,大搖大擺地走過哥特式建築群。
這段視頻一夜收穫百萬點贊,評論區湧入大量網友驚呼:“原來土味也能征服世界!”
此後,“東北大花”成了他的標誌性符號。他穿着同款服裝出現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紐約時代廣場前,甚至被央視報道為“文化輸出典型”。
2025年3月,李美越迎來事業“高光時刻”——為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Speed)的中國行擔任翻譯,但這場合作卻成了他人設崩塌的導火索。
在上海某理髮店,理髮師解釋“臟辮難處理”時,李美越轉頭對甲亢哥說:“他嫌你頭髮邋遢,不想服務你。”
甲亢哥當場皺眉,直到助理重新翻譯才化解誤會。
更致命的是車內對話:他用“chick in China”(含貶義的“中國小妞”)形容女性,被甲亢哥直接拒絕;面對狂熱粉絲時,他竟稱“這些人像動物一樣狂叫”。
他這些翻譯讓爭議如野火般蔓延,網友發現,這些“失誤”並非偶然——他刻意將中性對話扭曲為衝突橋段,以此製造節目效果。
甲亢哥的粉絲怒斥:“這是在給外國人遞刀子抹黑中國!”
隨着輿論發酵,李美越的“黑歷史”被逐一揭開。
2018年,他與北京女孩羅某結婚並育有一子,卻在妻子懷二胎時出軌空姐。
前妻控訴,他曾在出租屋內當孩子面辱罵自己,甚至摔手機威脅:“你再鬧,我就讓你永遠見不到孩子!”
而且長期以“中美混血”自居的他,實際是美越混血。早年參加《漢語橋》時,他直言“沒有中國血統”,卻在走紅後修改百科資料,打造“愛國僑胞”形象。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他早在2021年便成立文化公司,註冊英文名商標“MILES MORETTI”,短視頻報價高達45萬/條。
網友嘲諷:“穿大花襖不是為了文化,是為了印鈔!”
4月1日愚人節,李美越發佈道歉視頻,卻被發現暗藏侮辱性手勢——在越南文化中,雙手四指併攏、拇指反向的手勢等同於罵人。
更諷刺的是,他一邊刪除負面評論,一邊繼續標榜“傳播中國文化”。
4月5日,央視在報道“甲亢哥中國行”時,將李美越全程打碼。這被視為官方對“劣跡網紅”的定性,話題瞬間衝上熱搜。
網友調侃:“他上過兩次央視,一次露臉,一次打碼。”與此同時,其粉絲量從770萬暴跌至735萬,商務報價縮水30%。
李美越人設的崩塌在預料之中,他精準踩中“愛國流量”紅利,卻將文化符號異化為斂財工具;他深諳衝突製造能帶來熱度,卻低估了公眾對底線的堅守。
當“愛國”淪為表演劇本,當跨文化交流變成刻板印象的狂歡,流量終將反噬投機者。
正如央視的“馬賽克”所傳遞的信號——在中國,尊重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
如今,李美越的賬號仍在更新,但評論區早已被“滾出中國”的罵聲淹沒。
那個穿着東北大花、聲稱要“讓世界看見中國”的身影,最終成了流量時代最諷刺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