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2025年04月06日17:13:07 娛樂 1286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這個清明假期,你是否與家人共享一部好片?2025年清明檔,電影市場再度證明“小而美”的能量。《我的世界大電影》《向陽·花》《不說話的愛》三部題材不同的影片以高口碑撐起檔期熱度,親情、女性成長等現實主義主題引發廣泛共鳴。這並非清明檔首次“黑馬”頻出,近年來這一傳統節日逐漸成為新片競逐的“情感剛需檔期”,小檔期為何能持續孵化佳片?背後有怎樣的供需調配?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情緒經濟學

檔期與題材的雙向奔赴

清明不僅是祭掃的日子,更是春天新生的開始,觀眾既需要宣洩情緒,也渴望被治癒撫慰,今年清明檔影片精準切中這一心理。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不說話的愛》用聾啞家庭的無聲對話詮釋親情羈絆,被觀眾一直點評為“紙巾指數”(觀眾帶紙巾比例)超高影片;《向陽·花》講述一群社會女性的自我救贖,在與命運對抗中重新書寫另一種“芳華”,貓眼數據顯示女性觀眾佔比81.3%;而《我的世界大電影》則展現了一種別樣的“合家歡”,在奇幻冒險旅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療愈。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業內學者認為,這類影片填補了傳統大檔期缺失的“中間情感帶”——既非合家歡的喧鬧,也非文藝片的疏離,而是提供具有公共性的情感療愈。

片方的“錯峰戰術”

避開大檔期內卷

“大檔期拼排片,小檔期拼長線。”在電影行業內一直有這樣的“默契”策略。春節檔、暑期檔往往被頭部商業片壟斷,而清明、端午等檔期排片競爭較小,口碑效應更易發酵,中小成本影片開始轉向“檔期錯位競爭”。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2024年清明檔票房冠軍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的奇幻世界迷人治癒;2023年新海誠的《鈴芽之旅》最終總票房達到8.07億元;2022年的《精靈旅社4:變身大冒險》,2021年的《我的姐姐》……縱觀近幾年清明檔票房冠軍,細膩敘事與題材深耕似乎是這些影片的共同特徵,與大製作、大明星的高流量對比,它們“內斂”許多,潤物細無聲地在觀眾與社交平台上形成“自來水”式傳播。

今年《我的世界大電影》《向陽·花》《不說話的愛》《熱烈》也十分符合以往檔期特點,在各自垂直題材中形成能量場,刺激行業重新評估小檔期價值。

市場下沉

小城青年的觀影紅利

清明檔的發力,某種程度上是“小鎮青年”與“都市情緒”共同作用的結果。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二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較多,尤其是四線城市的觀影熱情高漲,以電影《向陽·花》為例,截至4月6日,四線城市票房佔比18.8%,三線城市票房佔比16.7%,二線城市票房佔比15.7%,從城市活躍度來看,四線城市活躍度最高,其次為二三線城市。

清明檔觀察:當“小檔期”成為情感共鳴試驗場 - 天天要聞

清明節,回到故里、祭奠先人、踏青出遊,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長輩們,他們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取放鬆,而看一場電影恰是不錯的選擇。“假期踏青,帶着父母看看電影,感覺是一種難得的‘家庭團建’,這種感覺還和春節不太一樣,特別的舒適。”觀眾李曉說,這次她特意選擇了《不說話的愛》,把平日無法言說的感激,在大城市打拚無暇顧及父母的愧疚,借電影一併向他們表達出來。

隨着電影市場進入“碎片化消費時代”,清明檔的持續升溫或許預示着當一部電影能精準對接某個節日的國民情緒時,三天假期足以讓它長成參天大樹。這不僅是檔期策略的勝利,更是中國觀眾用腳投票選出的內容進化論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宋經緯

編輯:宋經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網紅”局長被批評,到底冤不冤? - 天天要聞

“網紅”局長被批評,到底冤不冤?

(圖片來源:pixabay)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成了很多人的“寶兒”,他們有的喊我去他們村吃櫻桃,有的喊我去泡溫泉,還有的給我唱歌跳舞,仔細一看,這些人不是文旅局長就是駐村書記。但講真,花活看得太多,我反而更不知道該選誰了。這可能也正是當下文旅局長們的苦惱所在,“網紅”這條賽道人滿為患,但流量總共那麼...
於東來,劉強東聯手! - 天天要聞

於東來,劉強東聯手!

據河南日報報道,胖東來商貿集團聯合京東物流集團打造的首個河南供應鏈產業基地——京東物流(許昌)供應鏈產業基地項目將於今年6月全面投入運營。項目負責人介紹稱,該項目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約25億元,利稅5000萬元。據了解,該項目佔地135畝,計劃總投資12.5億元,總建築面積18.5萬㎡。主要建設2棟線上運營中心(含揀貨車...
曾經美貌驚人,如今卻嚇慘觀眾,這5位女星,實在是太可惜 - 天天要聞

曾經美貌驚人,如今卻嚇慘觀眾,這5位女星,實在是太可惜

娛樂圈內美女如雲,有的是天生麗質,而有的人在擁有了貌美如花的顏值後卻不想失去。整容可能是這些人最後的倔強,看看如今有多少人毀在了整容的手上,本來好好的一張臉如今變的無比的嚇人。難道接受自己隨着時間自然變老是這麼難以接受的一件事嗎?
業內人士質疑美電影關稅政策:如何定義“外國電影”? - 天天要聞

業內人士質疑美電影關稅政策:如何定義“外國電影”?

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以美國電影業“正在迅速衰亡”為由,宣布將對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不過,白宮發言人5日對媒體表示,美國政府“尚未就外國電影關稅做出最終決定”。然而,對電影業的關稅威脅,仍然讓美國很多電影業內人士憂心忡忡,擔心關稅給好萊塢帶來又一次衝擊。近年來,不少美國電影公司前往英國、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