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主流少年
作為娛樂圈的頂流,黃渤一直備受觀眾稱讚。
可沒想到表面風光無限的他,背地裡竟然做了這麼一件事,那就是把親父送養老院。
“黃渤送親爹去養老院”這消息一出,網友都沸騰了。
年入過億還讓老爹住養老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黃渤風光背後的心酸
黃渤這人長的就自帶喜感,往鏡頭前一站就是活脫脫的戲精。
別看他現在演技炸裂,其實背後都是用小角色堆砌出來的。
早年在《瘋狂的石頭》里,他演的那個笨賊黑皮,操着一口帶着海蠣子味的青島話,蹲在樓梯拐角啃麵包那叫一個窩囊。
跟徐崢鬥嘴時眼睛滴溜溜轉,把小賊的精明和市井氣全揉進骨子裡了。
觀眾笑到肚子痛,都說“這哥們兒咋比真賊還像賊”。
轉眼到了《鬥牛》,他能把自己擰成個土得掉渣的農村漢子牛二。
蓬頭垢面跟老黃牛較勁,對着牛說話時眼神里全是庄稼人的軸和倔,連牛都被他帶得像有了戲份。
最絕的是《親愛的》里演丟孩子的父親,那場哭戲直接把導演陳可辛在監視器後面看哭了。
這哥們兒演戲就跟變魔術似的,上一秒還在《泰囧》里耍寶搞笑,下一秒到《無人區》里就能變成讓人後背發涼的狠角色。
網友都誇黃渤現在的演技太好了,可是卻沒想到,這都是他一步一步磨練出來的。
包括黃渤出了名的高情商,也是背地裡吃了不少虧才總結出來的。
上《極限挑戰》跟孫紅雷互懟,跟親兄弟似的吵吵鬧鬧;
跟徐崢、寧浩這些導演又處得跟鐵哥們兒一樣。
記者問他“怎麼看待取代葛優”這種送命題,他一句“我們這是前浪死在沙灘上”既捧了前輩又不失體面。
最經典的是馬雲讓他免費代言,他笑眯眯地說“您給我清空購物車就行”。
輕輕鬆鬆就把尷尬化解了,情商那叫一個高。
仔細觀察黃渤出圈的名場面就會發現,其實針對黃渤提出的很多問題,都有一點針對性。
如果不是黃渤情商高輕易化解,恐怕就會成為“大型修羅場”了。
像黃渤這種出身平凡的人,周圍沒有名師指導,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索過來的。
每一次體面的背後,都是黃渤汲取失敗教訓總結出來的經驗。
然而,當黃渤熬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混出個頭,卻突然被爆把自己親爹送進了養老院。
這個消息一出來,網上好多人罵他“不孝子”。
黃渤這麼多年積攢的口碑也瞬間崩塌,但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黃渤送老父進養老院的背後真相
當看到黃渤含淚說出“我真的無能為力。”才明白他的處境艱難。
原來,黃渤他爸得的是阿爾茨海默症,剛開始就是愛忘事,出門買菜能忘了帶錢,回家找不到鑰匙。
黃渤想着老人上了歲數,記性差點正常,就把父母接到身邊住,還請了倆保姆輪班盯着。
誰知道老爺子病情越來越重,有回把黃渤當成了當年當兵的戰友,拉着他的手非要聊部隊里的事兒,喊得黃渤心裡直發酸。
更嚇人的是,老爺子三次偷偷溜出門,有回在小區里轉了仨小時,保安都沒認出來。
還有一回坐公交坐到郊區,最後靠警察調監控才找回來。
據說家裡光是保姆就換了好幾輪,可老爺子根本不配合,夜裡不睡覺,甚至還動手打了保姆。
在迫不得已下,黃渤只好把老爺子送進養老院。
更何況送去的那家養老院,是黃渤前前後後考察了半年的結果。
這裡每層樓都裝了防滑地板,每個房間有 24 小時呼叫鈴。
還有專門的記憶療愈區,老爺子每天能跟同齡人打牌、做手工。
比起在家裡,這麼看來,好像養老院更加適合老人的居住。
在《忘不了餐廳》里,黃渤說起這事紅了眼眶:
“以前覺得把老人留在身邊就是孝,後來發現,咱普通人都扛不住的事兒,硬扛着反而是害。”
現在黃渤有空就去養老院陪父親,老爺子還是記不得他是誰,但看見他就咧嘴笑,把他人認作自己的戰友,吵着要一起去“打靶子”。
黃渤每次都微笑應對,像哄小孩似地跟着去活動室。
看父親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寫“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然覺得這樣也挺好,起碼父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得到了滿足。
這事兒說白了,跟他演戲一樣,不講究表面光鮮,實實在在讓身邊人舒坦,才是頂要緊的。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黃渤又怎麼會讓父親和自己分離呢?
要知道,父親對黃渤的人生,可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黃渤與他的父親
黃渤現在是響噹噹的“百億影帝”。
可誰能想到二十年前,這哥們兒在青島歌廳當駐唱歌手時,為了賺 50 塊錢加班費,能在台上連唱十首《水手》,唱得嗓子冒煙還得賠笑臉跟客人碰杯。
那時候他住地下室,冬天暖氣跟擺設似的,裹着軍大衣在檯燈底下抄歌詞,手凍得握不住筆。
可是他卻從未放棄,就是因為心裡憋着股勁兒,想讓當知識分子的父親瞧得起:
“您總說唱歌沒出息,我偏要唱出個樣來。”
黃渤父親一直在部隊裡面擔任宣傳幹事,戴副金絲眼鏡,說話文縐縐的,從小就瞧不上黃渤“弔兒郎當”。
黃渤考北電落榜三次,父親說“不是那塊料就老實上班”,他偏要跟着劇組跑龍套。
後來去演《瘋狂的石頭》,父親看劇照說:
“穿得跟個叫花子似的。”
黃渤笑哈哈回“叫花子能當主角,那才叫本事”,心裡卻偷偷把片酬單折起來藏褲兜。
他知道父親一輩子要面子,不想讓老人看見自己為五斗米折腰的樣子。
直到他拿了金馬獎,父親坐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突然給兒子打電話:“演得還行。”
就這四個字,黃渤抱着獎盃眼裡滿是淚水。
雖然黃渤足夠努力,但是那麼艱難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和父親憋着勁兒,說不定黃渤也堅持不下去了。
而且黃渤的父親雖然嘴上說著嫌棄兒子,實際上,卻會默默關注兒子的每一部作品。
在兒子獲得成就的時候,也會送上鼓勵,給他加油。
可誰能想到,黃渤的好日子剛過幾年,父親就開始忘記事情了。
如今時常被父親認作是戰友,黃渤也習以為常了。
有時候他會想,如果當年沒那麼拚命闖,留在父親身邊當個小職員,是不是老人的病就不會這麼重?
可現實沒有“如果”。
就像他在《親愛的》里演丟孩子的父親,哭戲能把全國觀眾看哭,卻哄不好眼前這個把他當陌生人的親爹。
這大概就是人生吧,你熬盡半生把苦釀成糖,卻發現最該嘗甜的人,已經忘了糖是什麼滋味。
結語
這個青島小哥,在鏡頭前能演各種人生,生活里卻選擇最實在的活法。
不擺明星架子,該承擔的責任不躲避,該做的決定不猶豫。或許這就是為啥觀眾都待見他的原因。
娛樂圈裡光鮮的人不少,但活得這麼明白、實在的,真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