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觀(深度好文)

2025年03月29日22:02:12 娛樂 1163

蔡康永曾說:“人際關係是用來成全自己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經常在關係里犯糊塗。

有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討好別人;有人寧願痛苦反芻,也不願和爛人爛事翻篇。

把別人的情緒置頂,將自己的感受置後,就會永遠陷入關係的內耗之中。做到錯過而不留戀,喜歡而不卑微,討厭而不翻臉,才是成年人該有的社交觀。

1

錯過一個人,沒有必要懷念

張小嫻曾說:“人生聚散離合,如浮雲變幻,緣生緣滅皆由天定。”

這世上所有的關係,有緣起,就有緣盡;有相遇,就有錯過。

絕大部分人的出現,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當一段緣分無法延續時,痛苦懷念,只會傷及自身。

默默退場,深深祝福,才是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最好的方式。

作家陳紅和好友金同一塊長大,自小兩人的關係就十分要好。

兩個人約定着,以後要對方給自己做伴娘,老了也要住到一起,互相幫襯。

但後來,兩人因為一件小事爭吵,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聯繫。

直到某一天,陳紅收到金同發來的一條短信。

她在短信中說,自己決定去香港發展,希望陳紅能來送送自己。

可由於堵車,當陳紅趕到機場時,金同的飛機早已起飛,兩人就這樣錯過了相見的機會。

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群,陳紅恍然明白,這世間,誰都不可能陪誰到永遠,於是在心裡默默和金同告了別。

其實人這一生,遇見誰,離開誰,都是尋常。

太執着於長久的關係,只會讓你的人生陷入痛苦的深淵。

有一句很通透的話,叫:人要活在緣分中,而非關係里。

緣起時,好好善待彼此;緣散了,就應瀟洒地告別,將回憶留在風中。

從此山水不相逢,不問故人短與長。

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觀(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2

看穿一個人,沒有必要揭穿

清代學者汪詩儂在《所聞錄》里,有這樣一段記載。

有位老儒曾寫下一篇《不動心說》,獻給曾國藩

文中,他自誇品行出眾,在利益誘惑面前絕不動心。

此文恰好被曾國藩的幕僚李眉生看到,他覺得此人太過虛偽,於是提筆在旁邊寫道:

“你對人間的一切誘惑都不動心,只想見中堂大人。”

曾國藩知道後,對李眉生語重心長地說道:

“我當然知道此人言行不一,而你現在將他揭穿,只會給自己積怨,甚至惹來禍端啊。”

生活中,見到嘴臉虛偽的人,我們也會忍不住想要拆穿對方。

但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你拆穿別人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有些人有些事,看破不必說破,看穿不必揭穿。

你唯一要做的,是明哲保身,少惹閑事,離這種人越遠越好。

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觀(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3

討厭一個人,沒有必要翻臉

在這漫長的一生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

年少氣盛時,厭惡一個人,我們總會冷麵冷語,不顧一切地與對方撕破臉皮。

但這樣做的後果,只會給你招來攻擊,讓你陷入難堪的境地。

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像鬼谷子說的:覺人之偽,不形之於色;吃人之虧,不動之於口。

無論我們多麼討厭一個人,都沒有必要翻臉。

沈從文自幼家貧,卻非常喜歡讀書。

很多同伴見了,便認定他在裝腔作勢,於是一個勁地嘲笑他。

面對這些刺耳的聲音,沈從文也想過翻臉,跟那群人好好乾一架。

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這樣做得不償失。

於是他默默忍了好多年,始終沒跟那群人起過正面衝突。

直到後來,他憑藉著《邊城》聲名大噪,他就徹底地遠離了那些人。

生活中,與一個討厭的人起正面衝突,只會給你招致無妄之災。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不與爛人爛事糾纏。

你只需強大自己,等你足夠優秀時,那些你討厭的人,連影子也會消失在你的世界中。

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觀(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4

離開一個人,沒有必要傷害

感情的世界瞬息萬變,而結尾又總是讓人唏噓。

對很多人來說,離開一個人之後,似乎只有讓對方受苦,才對得起自己曾經錯付的感情。

殊不知,不詆毀,不糾纏,才是一段感情最體面的退場方式。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曾經的相聲舞台上,郭德綱李菁是黃金搭檔。

甚至他們的關係,比現在的郭德綱和于謙還要好。

他們因相聲結緣,1998年,還一起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

那時,由於事業剛起步,本是富家公子哥的李菁陪郭德綱吃了不少苦,甚至經常自掏腰包來補貼德雲社。

經過幾年的發展後,德雲社日漸紅火,可兩人卻因發展理念的不同而產生了分歧。

後來由於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兩人自此分道揚鑣。

但即使分開,李菁還是會誇讚郭德綱:“勤奮和執着,這麼多年一直在對相聲付出。”

而郭德綱也從未說過任何詆毀對方的言論。

成年人對待感情,都應該有這樣清醒的認知:情出自願,事過無悔。

遇見一個人,是幸運;離開一個人,是選擇。

說好的好聚好散,就不要彼此傷害。抬起頭向前走,與你同頻的人,正在翻山越嶺赴你而來。

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觀(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5

敬畏一個人,沒有必要諂媚

很多人在強者面前,天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於是他們使盡渾身解數討好對方。

殊不知,他們卑躬屈膝,點頭哈腰的模樣,恰恰是強者最討厭的。

真正有能力的人,永遠欣賞的,是與自己旗鼓相當之人。

有個人去參加一個筆會。

會中,有位頗有名氣的作家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驗,受到了一眾人的附和吹捧,而這個人卻一言不發。

有人提醒他:“說兩句好話,就當尊重前輩了,你何苦不說話呢?”

他說:“我尊重前輩,但是沒必要諂媚。我認同他說的話,但非要我吹捧他,我做不到!”

幾年後,這個人也通過寫作成了名,又在一次筆會中遇到了那位作家。

沒想到,對方竟主動來與他結交,兩人因此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

《菜根譚》中也有言:“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

做人懂點人情世故是沒錯,但若過了頭,就會變成虛偽、諂媚。

最終,你的諂媚,會拉低你的身價,讓對方瞧不起你。

所以說,人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的風骨。

哪怕世事再複雜,願我們都可以做一個不卑不亢的人。

林清玄說:“世間最難的學問,是與人相處的學問。”

但無論和誰相處,我們都要保持為人處世的清醒,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委屈、改變自己。

當你清醒了,你就會明白:社交中,沒有什麼比人格獨立更重要。

只有人格獨立了,你才能以通透的眼光看待複雜的人際關係,到那時,任何關係都傷不到你。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