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馬走日
2025年的劇集市場,看着一部接一部新劇上線,卻總讓人提不起興緻。
表面上,各路製作方使出渾身解數,搬出大IP、請來流量明星、砸下重金製作,好像一切都很完美。
可真追劇時,智商下線的劇情讓人想砸電視,木訥尷尬的演技看得人渾身難受,製作上的偷工減料更是處處露餡。
觀眾們吐槽聲一浪高過一浪。
今天,就讓我們扒一扒最近這五部爛出新高度的神劇。
第一部:《白月梵星》
《白月梵星》這部仙俠劇處處透着敷衍和混亂。
從第五集開始,編劇就開啟了死亡輪盤模式,每隔幾集就有角色莫名其妙地領盒飯,死法出奇地相似。
不是為救女主擋刀,就是被反派一劍穿心,甚至連路人都躲不過這種突如其來的暴斃。
網友都說這劇該改名叫《仙俠版死神來了》。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大結局時編劇直接甩出“此局無解”四個字就草草收場,這種躺平式的創作態度讓觀眾忍不住吐槽。
號稱華麗的特效做工粗糙,看着就像網頁遊戲的貼圖。
男女主角的感情線更是生硬,一會拔劍相向,一會深情相擁,前後矛盾得讓人覺得精分。
這種粗製濫造的仙俠劇,不止《白月梵星》一部,楊穎和宋威龍主演的《相思令》也好不到哪去。
第二部:《相思令》
《相思令》的口碑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這部由楊穎和宋威龍主演的劇集,完美詮釋了顏值不能當飯吃的真理。
楊穎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本該是個深不可測的權謀高手,
可她那木訥的表情和獃滯的眼神,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在看一出機器人演的戲。
更糟的是,搭戲的宋威龍也好不到哪去,他念台詞時那生硬的語氣,活像個剛學會說話的AI。
兩人對手戲尷尬得讓人摳腳,網友都說這是兩根木頭談戀愛。
製作組的敷衍程度同樣令人咋舌。
最典型的要數那場沙漠追逐戲,全程用綠幕糊弄事,演員的跑步動作更是尷尬,活像在健身房跑步機上原地蹦躂。
道具和服裝的廉價感更是明顯,女主戴的頭飾被眼尖的網友認出是淘寶十塊錢一個的地攤貨。
最讓觀眾忍無可忍的是劇情邏輯。
編劇彷彿患上了集體精神分裂,女主角上一秒還要手刃男主,下一秒就溫柔地給他療傷。
第三部:《漂白》
《漂白》這部硬核懸疑劇從開播就在不斷挑戰觀眾的智商極限。
這部劇以一起居民樓碎屍案為主線,但從開頭就漏洞百出得令人咂舌。
警方辦案效率低得出奇,兇手卻在案發後還能若無其事地在案發現場晃悠。
更離譜的是,這位神仙兇手不僅不躲不藏,還能跟鄰居有說有笑,好像完全不把警方當回事。
三個反派明明有大把時間逃跑,卻偏偏要在樓里乾等着警察來抓,就為了硬塞進一段綁架女主的劇情。
說到這部劇對女性的刻畫,那更是讓人氣憤,劇中女性角色全程淪為受害工具人,反派還大放厥詞說殺女人跟殺雞一樣。
這赤裸裸的暴力描寫引來觀眾強烈抗議,彈幕里一片罵聲:
“2025年了,編劇的腦子還停留在靠虐女博眼球的年代?”
最無語的是大結局,編劇硬要給反派洗白,最後草草判了三個死刑就完事,這下可好,徹底坐實了爛片的名聲。
第四部:《錦囊妙錄》
《錦囊妙錄》中一個小小歌姬,在縣衙橫着走,對縣太爺發號施令就像對自家下人,這擱誰身上誰信啊?
更絕的是這位神探歌姬的破案本事。
別人破案要查現場、找證據、做推理,她可好,憑着直覺就能瞬間解開謎題。
拍攝製作的敷衍程度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那縣衙的布景,破破爛爛不說,連明鏡高懸的牌子都歪着掛,這哪像個朝廷衙門?
再看那些女演員,穿着是古裝,可那臉上的妝容活脫脫就是現代美妝博主出街的樣子。
最讓人無語的是,編劇為了博眼球,還硬塞了不少煽情戲碼進去,這些戲份跟破案劇情完全不搭邊,看着彆扭又突兀。
這部劇的翻車,也就是當下影視市場浮躁風氣的最好寫照。
第五部:《白色橄欖樹》
《白色橄欖樹》這部劇真是讓人不得不嘆氣,明明是個講述戰地記者與維和軍人的嚴肅題材,卻被拍成了戰地版偶像劇。
戰場場景的製作水平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那些摳圖合成的背景,劣質的爆炸特效,甚至把同一段爆炸畫面重複用了三遍,簡直比手游特效還要敷衍。
這樣的製作態度,怎麼可能展現出戰場的緊張感和殘酷性?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劇中的感情戲。
戰火紛飛的環境下,導演非要安排男女主角來個 30 秒的慢動作擁抱,周圍危機四伏卻當做看不見。
這種脫離現實的橋段,不禁讓人懷疑導演是在拍戰爭劇還是在拍偶像劇。
女主角的人設崩塌更是讓觀眾無法接受,本應是個堅強獨立的戰地記者形象,結果被塑造成了只知道談戀愛的傻白甜。
最讓人不舒服的是,劇組對戰爭的態度過於輕浮,戰地人民的苦難只是草草帶過,反倒把大量篇幅用在男女主角談情說愛上。
輕飄飄的情節完全沒有戰爭題材應有的分量,對戰爭受害者來說更是一種不尊重,這部劇與其說是在拍戰地愛情,不如說是在玩一場戰地過家家遊戲。
爛劇反思與觀眾期待
五部劇的撲街,揭開了當下影視圈的遮羞布,捧流量、亂改IP、糊弄觀眾,這些浮躁的毛病一個沒落下。
可現在的觀眾哪是好糊弄的?彈幕里噴、評分給低分、看兩集直接棄劇,這些都是明晃晃的警告。
與其浪費時間看這些注水的爛片,不如去追真正用心做的好劇,至少尊重觀眾,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
說到底,那些投機取巧的製作方真該好好反思了,賺快錢容易,可觀眾的心不是這麼騙來的。
這個市場,不缺好劇,就缺誠意,想在這行混下去,還得靠真本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