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2025年02月03日20:50:16 娛樂 2778

新春檔,無論是院線還是網大,都在全力以赴地衝擊着市場。

然而,相比於院線的百花齊放,網大這邊就要落寞許多,只有兩部喜劇,其中一部還是“強行主旋律”的“正能量喜劇”:《真愛找麻煩》。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看完這部戲,只有一個想法:內娛的喜劇人越來越走下坡路,讓人越發地想念鼎盛時期的周星馳沈騰不可能是周星馳的接班人,賈玲也不行,內娛的喜劇人與周星馳的差距太大,有如天壑。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真愛找麻煩》是一部典型的“開心麻花式”作品,男主演喬杉,女主演韓云云

一個沉浸國內喜劇圈多年的“熟臉”,一個開心麻花團隊的“顏值女神”。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他倆組隊宛如“縮小版的沈騰賈玲”,再搭檔上張本煜,何歡,可謂喜劇陣容拉滿,在這個基礎上此外還搭載了海一天、九孔、孔連順以及李雪琴等實力派,妥妥的“院線級”戰力。

事實上最初的《真愛找麻煩》就是“院線”,只是奈何成績太差,才轉去了網大,結果看了後才發現,這部戲就算放在網大,都是九流水平,毫無營養可言。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真愛找麻煩》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家信託公司,為一位買賣殭屍肉的老闆當白手套,隨着這家信託公司的會計穆小春(何歡飾)在酒吧,遇見了自己的學生時代白月光,已經變成大老闆情人小妹的紀娜(韓云云飾)。

紀娜想擺脫大老闆“顧總”的控制,於是讓穆小春與其好友申野(喬杉飾)帶她逃離,然後報警。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報警後當地警方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布局,讓顧總與信託公司一步一步走進陷阱,最後落網。

劇情的前半段,全都是“虛假”的,都是為了襯托最後的“抓捕行動”。

從敘事的風格來說,反轉很大,但卻無法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相反,有一種看了一小時的電影,結果被導演餵了一坨大的的錯覺。

看完這部戲,真的感覺沈騰也好,還是賈玲也罷,亦或者是其他的內娛喜劇人,都已經到了“江郎才盡”的地步了。

沈騰馬麗賈玲之流無論是打造影視作品,還是出演小品,都會在結尾處“強行升華”,上價值,這樣的操作,讓喜劇逐漸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回首周星馳過去的“無厘頭”作品,從不會講述大道理,劇情只有無盡的搞笑,儘可能地讓觀眾笑。

可周星馳的作品又不同於如今的內娛喜劇,只是讓人笑,周星馳將細節、人生道理等元素,隱藏在了細節里。

看懂了周星馳的作品的人,都知道周星馳拍的作品很有深度,是悲劇,看不懂周星馳的作品人,會覺得周星馳的作品很搞笑,是部不錯的爆米花作品。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無論是看得懂周星馳,還是看不懂周星馳,都能在周星馳的作品中,得到滿足。

反觀內娛喜劇市場近幾年的作品,越來越沒有內涵,所謂的“底蘊”,全都擺在了劇情里,讓作品看起來假大空的同時,又失去了喜劇的元素,即無頭又無尾,這部《真愛找麻煩》就是典範。

一部網大足以見證,內娛喜劇已經江郎才盡,讓人愈發的想念周星馳 - 天天要聞

全片充斥着無聊的網絡老梗,沒有自己的創新就算了,還在劇情的後半段進行強行地拔高,將劇情的前半段全部“否認”,進行“正能量化”。

讓一部本就沒有太大笑點的喜劇,變成了一部講假大空人生哲理的文藝懸疑片,讓人看得無趣又無聊。

按照這樣的拍法,內娛喜劇,與周星馳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別說接班人,能有周星馳一成功力,就已是王炸。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